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端午节被别国抢注事件追踪:澄清端午节抢注真相(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2日11:59 汉网
  每年端午节划龙舟,已成为湖南各地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资料照片)。 周柏平 摄

  昨日,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龙海清受辽宁大学民俗学教授乌丙安委托,约见本报记者——澄清端午节抢注真相

  就目前吵得沸沸扬扬的端午节被别国“抢注”事件,昨(11)日,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龙海清受事件的起源者辽宁大学民俗学教授乌丙安的委托约见本报记者。他表示,别国申报无可指责,但这事给国人提了个醒,不实实在在地保护好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就会让它白白流失。

  起事人并不指责别国申报

  龙海清介绍,此次事件的起因,是乌丙安教授向文化部部长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中国应重视民族传统节日,像韩国就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本国的“端午祭”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乌丙安的本意是提醒国人也要重视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而没有丝毫指责别国申报的意思。然而此事见诸于媒体,特别是到了湖南这个端午节更有特别意义的地方媒体这里,却有些变成了对别人的无端指责。因此,前日他接到乌丙安的电话,希望他向湖南人做个澄清。

  端午节起源众说不一

  龙海清首先谈到了端午节的起源,他讲各地对此说法不一。影响最大的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现代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即古代吴越人(一个龙图腾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也有另一种传说,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据说吴王夫差听信谗言把伍子胥赐死后,还把他的尸体在农历五月初五扔到钱塘江中,后来他成为“波神”,江浙一带的百姓每逢五月初五,都要举行各种祭祀伍子胥的活动。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农历五月时值夏季疫病流行的时节,为了消除毒气、驱厄辟邪,预防疾病,民间采取种种预防措施,如沐浴、用雄黄消毒等,从而形成了端午节的种种习俗。此外,还有纪念越王勾践训练水兵、纪念介子推、纪念女娲等多种说法。

  这说明,端午节并不是湖南的独有特产,而且也不是我国所独有,在亚洲国家中如日本、韩国都有过端午节的文化传统。把我国的端午节作为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现象看待是应该的,但是如果说其他国家也过端午节,韩国甚至有意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就是抢了我们的,那就大可不必。

  韩国比我们重视得早

  龙海清进一步说,大家都过着同样的节日,而这些节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不断传播交流,被赋予了新的不同的、更丰富的内容,这是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播交流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尽管端午节可能最初起源于中国,但是韩国的“端午节”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形成了自身的民族文化习俗,而且他们比我国重视得早,在1967年,韩国江陵市“端午祭”就被批准为国家级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予以保护了。因此,如果韩国有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们无可厚非。

  重在唤醒保护意识

  龙海清说,“端午节”事件意义在于,唤起了国人对本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要比其他国家历史悠久得多,内容丰富得多,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往往被人们忽视,也没有得到重视和应有的保护,端午、重阳节等传统的民族文化节日已渐渐受到冷落,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反而越来越时髦,被商家和媒体炒作得更厉害了。

  当记者问及“端午节”这个在湖南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有关单位或部门有没有收集、整理出一整套文字、音像资料时,龙海清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能再雷声大雨点小

  其实,早在2002年,有关部门就曾召开保护湖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方案,其中包括成立保护领导小组、建立保护基金、筹备湖南首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等,本报也曾给予高度关注,并写出了一系列保护湖湘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报道。龙海清说,湖南的保护启动工作其实是走在全国最前面的,可是雷声大雨点小,两年过去了,由于资金等问题,前年就筹备举行的湖南首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到现在还没定下日期。

  这次“端午节”事件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不能忽略我国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工作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来源:据《长沙晚报》)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中国时尚品牌网展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美英军队虐待伊战俘
我国成功控制今春非典
西安宝马假彩票事件
车臣发生爆炸总统遇难
羽泉2004北京唱演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