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命禁区的“南丁格尔” 记新疆军区护士姜云燕(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2日16:54 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5月12日电 通讯:生命禁区的“南丁格尔”——记新疆军区喀喇昆仑模范医疗站护士长姜云燕

  人民日报记者 郭嘉 新华社记者 李清华、李志刚

  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喀喇昆仑山脉,有一个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喀喇昆仑模范医疗站”的新疆军区三十里营
房医疗站。在这片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冰雪世界里,活跃着一群把爱心无私奉献给戍边官兵的女医护人员。护士长姜云燕,就是她们当中的优秀代表。

  10多年来,她像一只搏击于冰山云海间的“云燕”,不辞辛劳地为边关将士送温暖、送健康,用爱心、勤劳和智慧践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她先后荣立二等功、一等功,并荣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和第39届“南丁格尔奖章”。

  喀喇昆仑的召唤

  姜云燕出生在河北省定兴县一个农民家中,幼年时父母因病先后去世。她和姐姐是在当地政府和乡亲们的关怀、照顾下成长的。姜云燕从小就立志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以报答人民政府和乡亲们的养育之恩。

  1993年6月的一天,17岁的姜云燕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样一件感人的事:在遥远的喀喇昆仑山上,有一个叫三十里营房的地方,那里有一群身穿绿军装的白衣战士,她们为伤病的边防战士奉献着天使般的爱心,被战友们称为“昆仑女神”……

  军中白衣天使的事迹,使姜云燕坚定了立志报国、奉献社会的决心,也萌发了加入到那个英雄的群体中去的强烈愿望。

  两个月后,姜云燕踏上了寻找三十里营房医疗站的万里征程。遥遥边关路,莽莽昆仑山。从未出过远门、只知道昆仑山在祖国西部的姜云燕,几经辗转来到青海,才知道自己要寻找的“三十里营房医疗站”是在新疆南部的雪山上。这时,她虽然身患重感冒,身心都很疲惫,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爬也要爬到喀喇昆仑山。

  追逐着西天的彩霞,经过半个多月的颠簸,姜云燕终于找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地方。

  “我要当兵,我要在喀喇昆仑山上像你们一样为边防官兵服务。”风尘仆仆的姜云燕眼含泪水恳求部队首长。面对这样一个执著的姑娘,部队领导犯难了。因为这样招收新兵在部队尚无先例。于是,官兵们劝她回家,并为她凑了一笔路费。姜云燕恳求说,哪怕让她当编外“兵”也行,千万不要赶她走。无奈,部队领导只好让她暂时留下来,在医院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从此,三十里营房医疗站多了一个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的年轻身影。姜云燕既能吃苦,又心灵手巧。每天打扫卫生、做饭、洗衣被,端屎倒尿,脏活累活抢着干。没多久,她还悄悄地学会了换药打针。她的执著、真诚和勤劳,感动了医疗站官兵和上级领导。同年12月,经南疆军区特别批准,姜云燕成了一名光荣的白衣战士。

  “生命禁区”的救护

  三十里营房医疗站,担负着喀喇昆仑山脉方圆44万平方公里内所有边防官兵的医疗救护任务。这里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大气中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巡诊治病,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姜云燕第一次出诊,是到海拔4800多米的天文点哨卡接一名叫屈波的昏迷战士。到达哨卡时,她忍着高山反应带来的痛苦,一跳下车就全力救护战友。

  山道弯弯,崎岖不平,下山途中救护车颠簸得厉害。为减轻病员头部震荡,姜云燕将那位战士的头紧紧搂在怀里。几个小时后到达医疗站时,她的双腿已麻木得不能动弹。

  在姜云燕的心目中,喀喇昆仑山上的戍边官兵是世界上最能吃苦、最能奉献的军人。她总是以边防卫士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建功雪域高原。一次,姜云燕和医疗小分队上哨所巡诊。当车行驶到海拔5000多米的野马滩时,突然天气骤变,狂风大作,一场暴风雪向她们袭来。顷刻间,车辆被淹没在莽莽雪海中,她们只好下车徒步行走。严重的高原反应使姜云燕头痛欲裂,脸色发青。突然,她身子一软,掉进了雪坑,转眼间被风雪掩埋。同行的姐妹们哭喊着拼命地扒雪,才把她拽了出来。

  神仙湾哨卡一名战士在执行任务中双脚被严重冻伤,姜云燕奉命护送他下山治疗。寒风不断从车缝钻进来,刺人肌骨,冻伤的战士痛苦地呻吟、哆嗦。见此情景,姜云燕忘记了姑娘的羞涩,解开衣襟,用自己的怀抱去温暖伤员的冻脚。那位战士说什么也不肯,姜云燕坦然地说:“天这么冷,你的脚再冻下去,搞不好会被截肢。我是护士,尽全力救护自己的战友是我的职责。”一席话儿,感动得那位战士热泪盈眶。

  在三十里营房医疗站就诊的除了边防官兵外,还有不少当地的各族群众。姜云燕时刻牢记白衣战士的神圣职责,把民族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

  2000年7月的一天,从红柳滩送来一位昏迷不醒的维吾尔族病人,病情非常危急。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如不立即采取措施,病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生决定迅速清除病人口中的痰物,但当时站上没有吸痰器。怎么办?为抢救患病群众的生命,姜云燕顾不得脏和被感染疾病的危险,用嘴把病人口中的痰一口一口地吸出来,终于使病人转危为安。出院时,那位病人用颤抖的手拉着姜云燕说:“解放军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让我的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你们,你们的恩情,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10多年来,姜云燕和医疗站的姐妹们冒着暴风雪、泥石流、雪崩、滑坡等危险,跑遍了喀喇昆仑山的每一个哨卡和许多民族群众的毡房,在“生命禁区”里书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

  情系士兵弟兄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四季穿棉袄”,这是对喀喇昆仑山的真实写照。长年驻守在这里,除了要忍受高山反应和疾病带来的痛苦外,最难耐的就是寂寞。一年除夕夜,正在值班的姜云燕接到一个哨卡打来的电话:“我们哨卡上好几个战士病了。”姜云燕焦急地问:“得了什么病?病情怎么样?”对方迟疑了一下说:“病得不是很重,暂不需要你们派人抢救,只是大伙儿在山上呆的时间久了,都觉心里憋得慌。”听到这儿,姜云燕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她非常理解战友们的心情,于是,她和几名女护士通过电话与战士们拉家常,并轮流为他们唱歌。当唱完《说句心里话》时,姜云燕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打那以后,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姜云燕开始学习唱歌、跳舞,利用巡诊机会为官兵们演出。

  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地方,不用说唱歌、跳舞,就是说话、走路都很艰难,有时尽管唱出来的一半是歌声,一半是喘气声,可在边防战士们听来都是最动听的歌,赢得的是一遍又一遍热烈的掌声。

  “孤燕万里赴边关,只愿此身报昆仑”。1997年6月,姜云燕被保送到兰州军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深造。毕业后,她坚决要求回到魂牵梦萦的喀喇昆仑山。

  姜云燕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后,谈对象有两个条件:一是对方必须是喀喇昆仑山的兵;二是必须答应她不离开喀喇昆仑山。最终,她把“红绣球”抛给了一个长年驰骋喀喇昆仑高原的汽车兵。

  绿色是生命,是希望。喀喇昆仑山上,除了官兵的军装是绿色,很难再见到别的绿色了。为此,姜云燕冥思苦想,制作了一本本名为《绿色畅想》的花草标本集送给哨卡官兵。一位边防战士在写给她的信中说:“当我面对冰山雪海倍感寂寞时,是你给了我欢乐;当我眼望明月寻找亲人的身影时,是你给我送来了亲情。”

  姜云燕在巡诊时,看到有的战士缺少手套、鞋垫,手脚被冻得又红又肿。她就用自己的津贴费托人从山下买来针线、毛线和布料,利用业余时间为边防官兵织毛衣、打手套、做鞋垫、缝衣服、钉纽扣、洗被褥。医疗站领导看她一针一线地缝十分辛苦,就买了一台缝纫机。从此,姜云燕干得更起劲了。

  一针一线总关情,丝丝缕缕暖人心。一些边防哨卡官兵感动地说:“戴上姜姐织的手套,站岗时钢枪握得更紧了;垫上她做的鞋垫,巡逻时脚踩雪地更踏实了。”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中国时尚品牌网展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美国人质遭断头报复
台湾“大选”验票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美英军队虐待伊战俘
我国成功控制今春非典
车臣发生爆炸总统遇难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