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综述:当前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争论与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4日03:14 北京娱乐信报

  自去年以来,围绕着中国经济是否出现过热问题,在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讨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出现“过热”,是“过热”还是“局部过热”?二是今后的物价走势,究竟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或者是资产价格膨胀?三是此轮经济升温的主要动因究竟是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的民间投资主导,还是依然由地方政府行为驱动?四是究竟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娱乐我做主快乐无止境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中国时尚品牌网展
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以应对当前局面?是市场调节,还是行政干预,或者是兼而有之?

  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年4月上旬,也就是当今年一二月份以及一季度的数字出来以后,人们的认识开始趋向一致,4月上旬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4月下旬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向市场发出了强烈信号。至此,中国经济是否“过热”问题的答案似乎已经出来。尽管高层决策并没有使用“过热”一词,但是中央银行以及中央政府各部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实际上都是针对“过热”的,都属于“抑制过热”的措施,而不再是鼓励什么“新的一轮上升期”了。至于说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宏观调控,我个人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中央银行应当是宏观调控的主角。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中最频繁出现的主要角色理应是中央银行,尤其是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尤为突出。

  应当承认,此轮加强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预见性还是比较早的,动手也比较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自去年中期中央银行开始加强宏观调控以来,首先,货币政策决策受到了来自于各个方面前所未有的压力,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受到空前挑战;其次,中央银行所发出的一系列货币政策信号不断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噪声”的干扰,尤其是被一些政府部门及相关官员的声音所湮没,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大受影响;再次,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被各个环节的阻力所削弱,致使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企业和广大投资者们未能及时根据央行的货币政策信号调整自己的投资计划,未能主动采取措施进行自我约束,因而导致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被大大削弱。

  正因为央行的货币政策作用受到阻力、干扰和削弱,才使得自去年中期以来的一系列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效果不大理想,以至于政府今天不得不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进一步强化调控力度。

  其次,强化行政审批的做法有可能使市场化改革出现倒退。

  起初,有关部门迟迟不愿意承认经济过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如果承认中国经济已经过热,那就意味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当尽快中止,国债项目应当尽快退出,因为没有哪个国家在经济增长速度高达9%以上时还在拼命发行国债,但是,如果国债项目停下来,有关部门就会失去国债项目的审批大权。

  后来,有关部门终于不得不承认经济出现过热,但仍坚持称目前只是部分行业过热,因此解决办法就又是通过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的办法来控制“局部过热”。如此,可以一举两得:一边审批国债项目,一边审批过热行业,并美其名曰“调整结构”,使得本部门的利益最大化。

  总之,经济“冷”的时候要加强行政审批,“热”的时候也要加强行政审批,其后果必然导致日益市场化的经济基础与日益强化的行政审批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从而有可能使市场化改革出现倒退。

  据反映,目前,地方政府领导的主要精力大都放在了“三跑”上面(跑北京、跑部门、跑项目)。各省市驻京办事处越盖越豪华,以至于目前北京最好的餐馆大都在各省市驻京办事处,而来京跑项目也已经是造成北京目前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尤其是每年“两会”期间,北京的主要宾馆爆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地、各级大小官员加上各类企业家纷纷到北京“找关系”、“跑项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已经建成、剩下的只是如何加以“完善”的今天,我们的行政审批反而强化到如此地步,不能不令人深思,而其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更是值得高度关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加宁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美英军队虐待伊战俘
我国成功控制今春非典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羽泉2004北京唱演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