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州假酒事件追踪:谁为被假酒残害的民工负责?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6日21:22 东方网

  东方网5月16日消息:近日广州市白云区出现了“假酒中毒”事件,不法分子竟然用工业酒精勾兑出散装白酒残害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9人中毒身亡,另外还有因饮用假酒的33名中毒者躺在病房里等待救治,其中10人病情严重。

  震惊南粤的“假酒中毒”事件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娱乐我做主快乐无止境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中国时尚品牌网展

  今年40多岁的刘砍山瘫软地躺在病床上,双眼被白纱布蒙着,手腕上正打着点滴。记者14日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住院部见到了这位在“假酒中毒”事件中最早被送到医院的患者。

  来自湖南的刘砍山在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做零工。5月9日晚上,他在钟落潭中心市场十字路口买了一斤白酒,当晚一个人自斟自酌地喝了半斤,第二天一早,他就感到四肢乏力,眼睛模糊看不清东西。随后被送进医院急救。经抽血检验,刘砍山血液中的甲醇含量严重超标,肝转氨酶指数比正常人高出数十倍。刘砍山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但病情还很难预测。

  坐在一旁的刘妻一脸愁苦地告诉记者:“来广州至今都没有找到固定工作,只能偶尔帮人家打零工挣点钱,本来生活就没有着落,没想到丈夫又被假酒喝倒了。”

  与刘砍山相比,因为喝假酒而中毒身亡的死者更显不幸。5月11日晚,58岁的白云区钟落潭镇梅田村村民段董树,分两次喝了老伴从钟落潭钟生农贸市场购买的散装白酒后不治身亡。同一天晚上,一名湖南籍外来务工人员也因饮用劣质散装白酒而死亡。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院长江朝强感慨地对记者说;“我从医20多年来,从未见过广州市出现如此严重的甲醇中毒事件。”他告诉记者,入院病人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报告都符合甲醇中毒的特征,有部分病人的肝、肾和心脏受损。

  到16日记者发稿时止,广州假酒中毒事件中已有9人死亡,33人中毒入院,其中10人病重。

  “毒酒”为何会流入市场?

  甲醇,别名木醇或木酒精,无色透明液体,经口摄入0.3-1g便可致人于死。为什么不法商人用工业酒精勾兑含有大量甲醇的“毒酒”,竟通过市场的流通渠道送到了消费者的手中?记者为此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造假酒,成本如此之低

  目前已经查明,制造“毒酒”的窝点分别在广州市白云区的钟落潭镇和太和镇,“毒酒中毒”事件中的14名涉案人员已有头有12人被刑事拘留,2人在逃。这14个涉案人员中有9名来自广西,1名来自江西,还有4名分别来自广东的清远、兴宁、广宁和广州。他们所用的工业酒精是多渠道贩卖而来。两个窝点共购买了5桶工业酒精,每桶330斤,目前已经追缴了4桶多,还有40多斤流落在外。

  制假者为何胆敢视生命为儿戏制造毒酒?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陈树新说,这与制假的暴利与低风险有关。

  据陈树新介绍,正常情况下,散装米酒的利润极低:1斤大米能酿出1.5斤米酒,大米1.3元1斤,散装米酒1.5元1斤,扣除人力、物力,1斤米酒的利润不过2角钱。这样的微利自然不能满足不法分子的贪欲,他们拿甲醇勾兑散装白酒,成本几乎可忽略不计。

  执法人员在检查中还发现,不少酿酒作坊连基本的计量器具都没有,完全靠人的“手感”和“目测”。这样的生产条件,很难保证其生产的米酒能对消费者负责。--买危化品,如此之易

  把工业酒精加以勾兑变成白酒,难道制酒者不知道这样的产品会致人于死地吗?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无法采访到那些制假的不法商人。陈树新认为,据推测,利欲熏心加上无知才是悲剧酿成的主要原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绝大多数的造酒者、卖酒者和饮酒者不知甲醇为何物,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能致命的危险化学品。

  据广州市工商局的同志介绍,检查人员14日发现广州佰醇(化工)有限公司等数家经营单位,未办生产许可证就开始大肆销售工业酒精,有的甚至连销售发票都没有。同时,这些违规经营的商家没有按规定建立危险化学品的销售登记制度,没有留下购买者的详细联系资料。这些都使不法分子利用工业酒精勾兑毒酒有了可乘之机。

  记者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问题采访了广州市安监局危险化学品管理处处长赵志忠,赵志忠说,涉危企业要取得批准书和经营许可证,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出具安全评价报告。广东省从2003年4月开始进行涉危企业的批准书和经营许可证核发工作。广州市有3784家涉危企业,但截止今年4月,只有150家涉危企业取得了经营许可证。

  --造酒业,门槛如此之低

  据陈树新介绍,按照广东省1998年通过的《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条例》,从事酒类生产的企业,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和《酒类生产许可证》之后,方可获得营业执照。但执法人员在最近的检查中发现,广州不少酿酒作坊根本没有《酒类生产许可证》,却有了营业执照,执照上还写明可以“自产自销”。

  广州市商业局副局长、酒类专卖局局长骆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酒类生产、管理目前还不是很规范,从制酒标准、计量、质量和特种设备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规范的问题。

  --小作坊,如此隐蔽

  白云区等地出租屋云集,造假者狡兔三窟。此前的假烟、劣质奶粉、劣质龙口粉丝、工业盐泡菜、毛发酱油、红心鸡蛋都产自这样的出租屋里。这些“无牌无照”的假酒、奶粉,分布广泛、源头复杂、管理起来十分困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毒者的“毒酒”都来源于一些小店铺,有很多还是无证照经营的店铺。而这些小店铺在进货时没有任何质量门槛,他们最关心的是价格,“唯低价者是进”,这样的小店铺给造假者提供了“假货”的流通渠道。“弱势群体”的生命安全谁来保障

  因饮用毒酒而中毒的刘砍山十分后怕地说:“我这条命差点没了!以后看到酒都不敢喝了!”但刘妻却不大相信丈夫能从此戒酒。她说,以前在电视上看到假酒害人,也曾提醒过丈夫,但似乎不起作用,丈夫每天至少要喝一斤半白酒。问到出院后还买不买酒,刘妻似乎很为难,因为散装酒是不敢买了,但又实在买不起瓶装的。刘砍山夫妇的忧虑其实是很多低收入者共同的忧虑。

  首先是因为这些食品的消费者主要是城市化进程中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他们购买力低,只能去一些非正规商场买非品牌产品;其次是因为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产生的贫富不均、文化程度不同决定着消费者占有资源的不同,包括维权意识、话语权等,从而决定着他们享受执法部门的服务也不同。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命安全谁来保障?

  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陈树新说,对造假售假的打击一直都在进行,去年广州市共捣毁制假窝点277个,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货值5467万元。

  但是,造假售假者依然层出不穷,十分猖獗。陈树新认为对打击造假最有效的办法仍然是“群防群治”。广州市质监局目前在广州市白云、海珠、花都、番禺等制假售假严重的城乡结合部实行了“协管员”制度,聘请了1000多名“打假协管员”,每个地区的“协管员”最多可达300人。

  陈树新说,这些“协管员”对自己所分管的地区情况相当熟悉,他们对监管地区的生产企业、集贸、批发、仓储、运输等市场进行全天候巡查,“地下酿酒作坊”很难逃脱他们的眼睛。

  “协管员”将发现的情况报告质监局,并可按照货值获得最高30万元的奖励。在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查获的制假案件中,属于协管员举报的占了很大比例。在一些现场复杂、隐蔽性强的制假案件当中,“打假协管员”凭借自己对当地的熟悉程度,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采访中,更多的专家给出建议:打击“毒酒”、劣质奶粉仅靠举报与事后处罚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给生产企业设定一个较高的门槛。对酿酒等一类企业要建立起一套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的质量标准体系,对其技术生产过程、产品加强监督,同时要将这类企业的计量器具纳入强检范围。

  作者:选稿:李宏洋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韩法院驳回总统弹劾案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印度2004年议会大选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