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什么时候科学家离我们不再遥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7日09:27 大华网-汕头日报

  一家著名研究所举行“科技活动周”开放日免费参观活动,让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参观重点实验室、研究室等科普场所。

  能够亲眼看看这座亚洲一流、拥有十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研究所,让很多参观者很兴奋。一位高二学生对记者说,我觉得科学家非常了不起,我们的生活能够不断向前推进靠的就是科学家的努力,他们的工作多神圣呵。科学家的实验室、实验器材是啥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娱乐我做主快乐无止境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中国时尚品牌网展
样的?他们的日常工作是怎样的?真希望见见这些院士科学家,不过我也知道他们特别忙,见我们也不现实。

  中学生流露的遗憾让记者有些难过。记者特意向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瑞士联合技术学院生物系的科特·伍斯里琦博士请教,在他的国家他是不是参与公众科学普及活动?这位博士回答说,他在国内每年很多次到学校做科学报告。他用了school这个词,显然是指中学和小学。

  当然,对参观者来说,不一定非得见到院士才算见到了科学家,院士们也的确特别忙,不可能放下重要的实验室工作来当接待员。但毫无疑问,院士是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公众对他们的关注某种程度也是对科学的关注。如果院士们离公众近些,尤其是离孩子们近些,人们会感到科学和科学家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接近,极大地调动起人们对科学的兴趣,院士们的影响力对科学普及工作会有更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常常抱怨科学离公众太远,公众的科学素养太低。科学素养是培养、熏陶出来而不是天生的,当我们大学、研究所的高墙阻挡了公众探索的目光,当我们的科学家埋头在自己的实验室,而留给大众的是太多的神秘,当我们面向公众的科学报告艰涩得只有专业人士才听得懂,我们是在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还是让科学离公众更远些?

  但愿更多的科学工作者能抽出一点时间走近老百姓,写科普文章也好,做科普讲座也好,或者在这样一个公众开放日和学生们谈上半个小时也好。让我们觉得,科学在我们身边,科学家在我们中间。

  新华社记者赵华

  (据新华社大连5月16日电)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韩法院驳回总统弹劾案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印度2004年议会大选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汤尤杯中国捧回双冠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