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普查证实:广州的增城市有座绝无仅有的围垄屋(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7日10:04 新华网 | |||||||||||||||||
记者绕着围垄屋转了一圈,发现整个建筑竟然是圆形的,房屋占据了约3/5的面积,其屋外空地的石基约占1/5,石基前面呈半圆形的池塘则约占1/5。 围垄屋正门祠堂前是天井,天井两侧设庑(大房),分别隔为四小室;外庑顶高大,与两进的屋顶融为一体,观似蝶形,仅檐下一部分成廊。 二进形制与一进略同,而明间则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设堂位拜祖,后面是厅,两边有侧门敞通前后并又经后门出往祠堂外的鹅卵石铺砌的半月形空地上。 在围垄屋外的石基上,有两对高达1.7米、酷私秦代钱币的石碑。据陈氏家族的陈老先生介绍,该石碑可见证陈氏家族的光荣历史,因为这些石碑都是为清朝年间陈家后人中了当时的状元、榜眼而设立的。 据老人介绍,以前屋外的石基上有6对石碑,但因为保护不好被其他人移走铺路或盖房用了。陈氏家族以前有规定,谁科举中了状元、榜眼或者探花,就会立石碑纪念,每逢榜眼或者状元中举那一天,就会在石碑上升旗,以此表明陈氏族人出了大官、有了名人。 围垄屋整个房间不过20多平方米,房间里面也是呈扇形的,后面的墙宽4米多,而门口宽却不到2米。在高约2米左右两边墙上面,都有椽子横架穿通,从地面至屋顶约10多米高的空间,共有2层椽横架于两墙之间。据屋主介绍,用椽子架两墙之间是为了固定建筑。 核心提示 最近,广州市开展的文物普查证实,增城市中新镇坳头村的光布围垄屋是广州地区独一无二的围垄屋,对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目前,光布围垄屋已被广州市列为内控文物保护单位。 昨天,记者来到坳头村一探围垄屋,与世代居住于此的陈氏族人交谈,了解围垄屋的威水史。据悉,围垄屋的大部分屋顶已经过多次翻修,只有祠堂的墙砖和屋瓦是清朝年间烧制的。目前,围垄屋中共有7户人家居住,现有30多人。 围垄屋全接触 清朝建筑远看就如寺庙 昨天下午,记者驱车来到位于增城市中新镇坳头村的光布合作社。刚进村内,就看到长40米左右的围垄屋。此建筑坐东朝西,北边及东面是一片片高约20米左右的翠绿竹林,南边和西边是绿油油的稻田,而围垄屋左边还有一条小溪流过,潺潺的流水声和风吹摇动的竹林,让人仿佛来到了世外桃园。 据资料记载,光布围垄屋建于清康熙22年(1683年),通宽38.8米、通深36.2米,面积1454.56平方米。围垄屋平面呈半月形,围垄四周外墙有1.5米高的椿墙,椿墙上建起约30米高的泥砖墙。围垄屋外面所有墙为土墙,房顶上盖为瓦。围垄屋两边的山墙呈弯弯的几字形,而且特别高,远远地看好像一座寺庙。据介绍,围垄屋的大部分屋顶已经过多次翻修,只有祠堂的墙砖和屋瓦是清朝年间初建而成的。 围垄屋有段古 抗击日军门梁曾遭焚烧 世代居住于此的居民陈火坤,指着围垄屋的被烧得黑乎乎的左侧门门梁对记者说,这是上世纪30年代日军入侵后留下的痕迹。 据现年58岁的陈家媳妇邓春梅介绍,她听老人说,在上世纪30年代日军入侵坳头村时,光布小山村外建有碉楼,村民持猎枪与日军进行枪战,但最后因寡不敌众只能撤退。当时,住在围垄屋的100多户陈氏族人迅速向后山撤离,日军进村后就放火烧围垄屋。幸亏当时有八路军及时增援,日军马上撤退。陈氏家人回到围垄屋后,马上将刚燃烧不久的左侧门大火扑灭。 围垄屋后人记 有后人移居新加坡发展 在提及住在围垄屋陈氏族人的情况时,陈火坤老人指着屋外写着的“家属光荣”的匾牌对记者介绍,陈氏一族还出了一名部队首长,现不知身在何处。 记者看到,匾牌左边刻着“陈正海”与“1949年5月光荣参军”的字样,左边则为“增城县新三区人民政府”字样。另据介绍,原先有170多名陈氏族人住在围垄屋中,由于住不下,陈氏后人就搬至福和镇以及坳头村外居住,有的则搬到广州,还有的外出打工一直未回没有音讯。而可以肯定的是,在解放前,陈氏后人有人移至新加坡发展并定居,现在已发展成为有40多人的陈氏家族。解放后,陈氏后人曾经回围垄屋探亲,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光布围垄屋内冬暖夏凉 在围垄屋外采访时,恶毒的太阳一会儿就把记者晒了个大汗淋漓,但当记者走进一房间时,顿时觉得无比凉快。据陈火坤老人介绍,围垄屋冬暖夏凉,夏天无论外边有多高温度,屋里还是保持在10摄氏度左右。记者在屋中看到,屋内摆放着彩电、DVD、音响等现代生活家用电器。 在谈到现时的生活状况时,陈火坤老人指着围垄屋旁的稻田和荔枝果园说,现在他们都是靠种田、经营果园为生。而且,他还准备多承包稻田和果园,以后就可以移迁新房搬出围垄屋了。(李宪锋摄影周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