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殊学校找寻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07:05 荆楚在线-楚天金报

  金报记者赵莉

  全国助残日里,王女士正为患有孤独症的8岁孩子伤神:前些时,为了让孩子学知识,多接触同龄人,她将康复了4年的孩子送进了一所接收特殊孩子的公办学校。但那所特校没有针对孤独症的专门引导,不久,孩子病情反弹,不得不返回武汉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康复训练基地———梨园医院幼儿园。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娱乐我做主快乐无止境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康复基地目前开展的还是幼儿园式教育,主要招收学龄前孩子,这孩子再大一点如果还是没地方去,也许就只能接回家照顾了。”园长李丹颇为无奈。

  “现在的情况是‘适龄’进不来,‘超龄’的没去处。”据李丹介绍,现在园里共有62名孤独症患儿,超过7岁的就有21名,这些孩子已到了学龄,在接受教育方面,幼儿模式已不能满足他们,但武汉市目前还没有招收该类学龄患儿的学校。园里将宿舍也腾出来办成了康复场所,但还是不能再容纳更多的“适龄”患儿,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李丹称,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到一定的程序,他们对知识的接纳不存在问题,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天赋,这时,与其他同龄孩子一起生活,有利于他们的康复,只是需要辅助专业指导。她曾和一些家长向教育部门提议,采取学校共建的模式,在正常学校中开设特殊班级,绘画、音乐、活动等课程一起上,另外的课程分开上。但目前为止,教育部门表示“仍需等待”。

  无独有偶,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也遇到了同样的局面。该校接纳了近百名6-17岁的智障患者,受办学规模所限,大龄的孩子呆在学校里,另外一些合适的生源就无法正常入读。他们也表示希望能与职校联合,帮助适龄的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好让他们最终有个出路。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台湾“大选”验票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西安宝马假彩票案
广州假酒中毒事件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汤尤杯中国捧回双冠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