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毒酒事件再次引发思考:食品安全 谁来保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08:22 法制日报 | |||||||||
本报实习记者黄俊杰 本报记者游春亮 一些每天吃饭的时候一定会喝上一小杯米酒的广州人,最近他们的饭桌上却从没有摆过酒;以前在广州随处可以买到的散装白酒,如今已经在广州的一些店铺里消失了踪影;甚至广州最近喝过白酒的人们,这几天身体如果有什么不适,就会马上到医院做检查……这些都是记者今天在采访中看到的。
记者今天上午从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获悉,广州“假酒中毒”事件自从5月11日发现以来,最近已经有9人中毒死亡,假酒中毒者已经增至48人。不少喝惯了散装白酒的广州人变得“谈酒色变”。继去年6月广东省深圳市发现含有大量工业用化学物的“毒蛙”、去年7月广州奶类市场发现由感染肺结核的病牛身上挤出的“结核奶”等事件后,这起“假酒中毒”事件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人们不禁要问谁来为食品安全事件打“预防针”? “假酒中毒”事件回放 2004年5月11日晚,湖南衡阳籍的民工邓仁贵在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医院转往157医院的路上一直处于昏迷不醒的状态。23时许,邓仁贵的病情出现恶化,至23时25分死亡。在邓某的死亡通知书上,诊断死亡的原因为:急性酒精中毒。 无独有偶,同样在5月11日晚,广州市竹料镇的白云区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一名病人段董树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抢救无效死亡。段董树一向喜欢喝酒,5月7日早上,段董树的妻子经过钟落潭一农贸市场的一家小店,花了5.5元为段董树买了4斤半40度的白酒。5月11日上午10时多,喝过酒的段董树突然眼睛看不见东西,家人把他送到村子里的卫生站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又迅速转送到广州市白云区红十字会医院治疗。医院判断病人可能为甲醇中毒。段董树的家人立即将家里剩下的散装白酒送到广州市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化验,检测结果是剩余散装白酒中甲醇的含量竟然高达29.3%。 12日晚,广州市太和镇报告有3人怀疑饮用毒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3日,广州市竹料镇报告有2人、钟落潭镇报告有1人怀疑饮用毒酒死于家中。 事件发生后,广州市的卫生部门与公安、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追查有毒白酒的来源。据广东省打假办等单位5月14日召开的现场会议上通报,毒酒的来源已初步查清,有12名涉案人员被刑事拘留,在逃2人正在追捕中。用经公安部门追查,勾兑散装米酒的工业酒精先是由不法商人李立春(38岁,江西人)卖给该市天河东圃化工城的商人程才明(广宁人),程才明又转手销售给越秀区仁济路36号首层前座晋生化工物资公司的易新灵(33岁,广州人),易新灵又卖给钟落潭镇五龙岗村易树发(广西人)和太和镇易辉发、陈凤姣夫妇(广西人),这三人将其勾兑成有毒散装米酒后分别流入钟落潭镇和太和镇等地市场,造成群众伤亡。案发时,部分假酒已销往广州市花都区等地。 政府事后处理迅速及时 据不完全统计,5月12日到5月16日,广州市工商局等有关部门共检查市场、商铺、食肆16003个,检查化工企业52家,查扣涉嫌有毒散装白酒230公斤,封存散装白酒114.6吨、工业酒精25.4吨,立案调查40宗,取缔无照经营商铺、地下作坊108间。 同时,广东省卫生厅近日发出了“关于开展散装白酒专项监督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对辖区内酒类生产企业、酒类经营单位的检查,重点清查农村、城乡结合部的散装白酒销售点。同时,该省卫生厅也呼吁当地群众不要购买散装白酒,不喝来历不明和无厂名、厂址及生产日期的白酒,发现假酒线索要及时举报;广东省工商局要求各地工商部门立即开展散装白酒专项整治行动,对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各类食品销售网点,进行拉网式检查,坚决取缔无证照生产销售散装白酒的行为;广东省打假办则在全省范围内立即组织对散装白酒的全面清查行动,彻底收缴以工业酒精勾兑的假冒白酒。 食品安全事件如何预防? 在广州开展的对散装白酒专项监督检查中,执法人员最近在增城麻车村当场查获了一个没有相关许可证的酿制散装米酒的手工作坊。该作坊里用水泥砌成的工作台上堆放着六七十斤米饭,工作台上方的墙体已经长出黑绒绒的霉菌,苍蝇在蒸米上成群飞舞,脚下污水横流。这只是众多被查获的酿酒作坊中的一个。按照广东省1998年通过的《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条例》,从事酒类生产的企业,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和《酒类生产许可证》之后,方可获得营业执照。但是,由于酿酒工艺简单,不少人为了牟利就开起了酿酒作坊,这些证照不全、脱离有效监管的小型酿酒作坊存在十分突出的卫生问题。而其中的一些不法分子,更是拿甲醇来勾兑散装白酒,在牟取暴利的同时,也制造出了上述使人中毒致死的悲剧。 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陈树新认为,对付造假者比较有效的办法是“群防群治”。广州市质监局目前在广州市白云、海珠、花都、番禺等制假售假严重的城乡结合部实行了“协管员”制度,聘请了一千多名“打假协管员”。在一些现场复杂、隐蔽性强的制假案件当中,“打假协管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查获的制假案件中,属于协管员举报的占了很大比例。 “我们希望不是每次出了事情后才去处理,而是当我们购买一种食品的时候,能够知道这是可以让我们放心食用的。”住在广州市白云区一位姓陆的市民这样对记者说。 国家质检总局于2003年下半年开始,对肉制品、乳制品、方便面、饮料、调味品等10类食品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于得到食品市场准入资格的10类贴上“QS”标签的食品,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那么,酒类、奶粉等其它食品是否也可以加强对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中的监控,设置一定的门槛,预防广州假酒、阜阳奶粉等惨剧的发生?对于消费者,是否应该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在购买的食品和选择购物场所的时候,看看是否存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并及时地协助有关部门对不法商人进行举报?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建立防范机制,思考如何去预防像食物中毒之类的事件再次发生?毕竟,已经有9条宝贵的生命因为那些5.5元就可以买4斤半的白酒而逝去了。 (本报广州5月17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