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华时评:“城镇化率”岂能弄虚作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17:34 新华网

  新华网重庆5月18日电(记者刘亢朱彬)记者最近在陕西、重庆部分小城镇调查时,一些知情人士说,出于彰显政绩的需要,部分地方为了“做大”小城镇规模,在人口统计中出现了虚假现象,人为地“提升”了城镇化率水平。而且弄虚作假手段花样翻新,人口数字要多少就报多少,关键看领导“需要”城镇化速度有多快。这种弄虚作假行为亟待制止。

  城镇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由于各地将城镇化率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娱乐我做主快乐无止境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简化为主要看城镇常住人口与全体居民人口之比,一些地方为了拔高城镇化率,不惜在人口统计上进行人为“调控”。

  知情人士透露说,当前小城镇人口统计中弄虚作假的花样繁多。一是在“其他常住人口”上做文章。进行城镇人口统计时,是按本地户籍中非农业人口加上其他常住人口计算的。数字水分比较大的主要在于“其他常住人口”统计上,由于其不易核查,人为操作余地非常大。二是“建设延伸区”弹性大。按照有关规定,在对小城镇人口统计时,城镇建设延伸区内的农村户籍人口按城镇人口统计。为了提高人口基数,延伸区范围可以人为扩大或缩小。三是农民新村人口是否纳入统计范围大有讲究。部分农村集中修建了一些农民新村,它们一般远离小城镇,对其并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意义,但如果因为需要,农民新村人口也可以统计为小城镇人口。四是将几个乡镇合并为一个镇,分散在几处的城镇人口算为一个镇的城镇人口。如果不了解情况的人,很难搞清楚这些城镇面积和人口是分散在几公里,还是几十公里远的几个地方。

  一些地方小城镇建设中出现弄虚作假现象,与地方政府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目标有关。某市1999年提出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37.3%,但到2003年时,又提出到2005年达到41%,到2010年要达到50%。由于提高城镇化率成为了一种政绩需要,上级在指标上的大跃进,自然会带来下面数字的大跃进。某县级市提出“百万农民进城工程”,要求每个镇每年必须增加300名常住人口,并签订了目标任务。由于绝大部分小城镇缺乏二三产业的支撑,对农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只好在数字上做文章了。

  推进城镇化战略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但城镇化建设如果不遵循内在经济规律,而是将其当作又一个“政绩工程”,必然带来泡沫。小城镇建设关键是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提升城镇的竞争能力,保持产业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促使小城镇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路子。推进城镇化决不能脱离实际,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更不能把城镇化搞成“政绩工程”。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台湾“大选”验票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