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关于“端午节”话题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9日10:18 光明网

  “光明视点”记者 李韵本期策划 徐可 单三娅

  本期提示:5月6日,有媒体刊发了一则消息:亚洲某国把端午节列入其国家遗产名录,并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哗然。叹息者有之,指责者有之,更有如岳阳市的文化部门,说要捍卫“属于我们的端午节”。但更多人则是在激动之后,开始思考:应该以怎样的心态看待此事?并进而反省:我们在保护自己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娱乐我做主快乐无止境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的传统文化上做得怎样?

  指责不如自责

  听说亚洲某国要申报中国的节日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社会上各种议论纷起。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几位研究中国文化的专家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魏英敏说:“初闻别国要把我们的传统节日当作他们的文化遗产申报,确实让人不好接受;继而又听说该国要申报的是一个地域性庆典——端午祭,而且在当地也有上千年历史了,从内涵、形式到时间,均与我国的端午节有所不同。这样看来,有些人的反应是过于敏感了。”同时也有专家认为,我国的不少传统习俗在唐宋时期传到国外后,被不断地注入了当地的文化内涵,并最终演变成他们自己的一种传统文化,受到当地国民的尊重。

  其实,世界历史上许多国家的文化都是在相互影响中发展起来的,有的文明甚至源自别国,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否认它的独特性。中央党校教授刘景録说:“我国不也早就把源于印度的佛教纳入中华文化的体系了吗?我们没有权力、也没有理由指责、反对甚至阻挠他国申报遗产的行为。”

  另一方面,“端午节”的话题,也引起了人们对共生文化保护的思考。吃粽子、过端午节,除了中国以外,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许多亚洲国家也都有类似的民间习俗。与之类似,我国还有不少文化遗产在相邻国家、地区也存在,比如克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玛纳斯”、蒙古族的马头琴音乐艺术等。共生文化现象不仅在亚洲,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2003年7月,联合国公布的第二批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就有一些是多国性的,比如比利时和哥伦比亚的嘉年华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安东尼·克罗兹在2002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就此提出建议:“(无形文化遗产保护)要充分认识某些超越国界项目的重要性。也许中国有些文化遗产,是需要与日本、韩国或者更多的国家合作来共同保护的。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多国联合申报共同的文化遗产项目。”他说,在这个问题上,要对自己民族的遗产感到自豪,但不要持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有些项目的保护不是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完成的。看来,对于带有共生特点的文化遗产,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其他相关国家携手合作共同保护,也许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自责不如反省

  “芒刺在背未必不是好事,知道疼和哪儿疼,才能除疾治患。”一位网友对此事的评论一语中的。

  比照有些国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有些人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冷落了,有的人甚至采取了漠视的态度。时至今日,仍有些年轻人,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知之不多的时候,就盲目地选择了远离、抛弃。刘景録认为:“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文化命脉,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与精神。我们对它要有温情与敬意,岂可随意怠慢。”一个时期以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上,由于一些人重借鉴吸收、轻保护传承,厚此薄彼,致使传统文化逐渐与现代社会疏离。

  作为长期积淀的产物,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过节就是一种集体传承民族文化的仪典。专家学者们谈到,端午节不过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我们还有春节、清明、中秋、重阳等大大小小许多节日,这些节日如一条珠链,将传统文化串接起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中,潜移默化地积淀成一种文化心理,并且在“润物细无声中”铸造了民族精神。正如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燕瑾所说:“节庆文化维系着世界各地华人的民族情感、凝聚着人们的中国心,这条精神纽带是海峡分不开、大洋隔不断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齐家也认同这种看法:“民族和平崛起,依靠的就是文化的力量,传统文化扎根于人们心底,其凝聚力之大是无可替代的。”

  但是,现在不少年轻人崇尚西方文化,疏远民族文化,热衷于过西方节日,而对民族节日却不感兴趣。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所长王殿卿教授尖锐地指出“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不认同、不亲近、不继承,爱国主义从何谈起?”“文化亡则民族亡,文化兴则民族兴。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被自己的子孙逐渐罢黜而无动于衷!”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语重心长的话,表达了众多关注传统文化命运者的共同心声。可以说,此番公众对“端午节”话题的讨论之热烈,不仅是对传统节日受到冷落的关切,更是对传统文化流失的焦虑。

  争论不如行动

  在来自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面前,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急剧恶化,现状堪忧,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无形文化遗产形势严峻,有些甚至几近失传。更多的人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如何在现实条件下,更有效地保护、继承传统文化,铸造民族精神,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就传统文化的保护递交了议案提案。如纪宝成代表建议将我国传统的清明、端午、中秋等节纳入法定假日;冯骥才委员建议确定国家文化遗产日,以唤起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豪。

  关于“端午节”的话题,表达了人们唯恐中华文化在激烈的世界文化竞争中处于劣势,被人排挤的忧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白庚胜谈到:“在咱们冷落自己传统的时候,人家对传统却视若珍宝,此事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要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加大保护抢救力度,变被动为主动。”

  专家认为,很多地方对无形文化遗产还缺乏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其实,较之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更脆弱,很可能随着一代人的逝去而消亡。据悉,1998年以来,文化部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共同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立法调研。在此基础上,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建议稿),于2002年8月上报全国人大,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目前该法律草案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与此同时,有些地方已率先出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如云南、贵州等省,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有法可依提供了有益经验。2003年,文化部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抢救工程”,中央财政为此设立了专项资金,并投入5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今年又投入2000万元,专款专用。今年4月9日,文化部与财政部又联合颁布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这些都显示了国家对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捍卫民族文化独立性和丰富性的高度重视。

  专家学者们还有一种共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给传统注入新的活力,使之合乎文化发展的时代精神。王殿卿说:“把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化,激活它们,这是我们一代人的任务。”儿童诵读古代经典的倡导者郭齐家教授对此更是深有感触:“要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引导它们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之更活泼,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来主动亲近传统、感受传统。”(来源:光明日报日期:)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台湾“大选”验票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