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了解公众科学素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0日10:14 北京日报

  昨天上午,中国科协在京公布了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达到1.98%,比2001年的1.4%增长了近0.6个百分点,比1996年的0.2%提高了近1.8个百分点。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正在稳步提高。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协介绍了我国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概况。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迷住男人的数码武器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是目前国内惟一一项针对公民素质的全面调查,其结果为有关机构科学技术决策和公共政策决策提供了量化依据,在国内国际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学素养调查概况

  我国曾分别于1992年、1994年、1996年和2001年进行过4次该项调查。

  第5次调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论证、问卷修改后,于2003年2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实施。调查目标是了解目前我国18至69岁的成人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整个调查共取得有效样本8474份。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有关部门对样本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怎样才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

  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目前各国普遍采用这个标准,我国也一直沿用此标准进行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算是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

  公众科学素养基本状况素养在不断提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按照国际上通用的科学素养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进行统计和计算,目前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达到1.98%,比2001年的1.4%增长了近0.6个百分点,比1996年的0.2%提高了近1.8个百分点。从数据不难看出,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正在稳步提高。男女水平差距在缩小

  男性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2.3%,女性的比例为1.7%。与2001年调查相比,不同性别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差异在缩小(2001年时,男性比例为1.7%,女性为0.98%,二者相差0.72个百分点)。年龄与素养成反比

  年龄越大,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越小18-29岁为3.7%,30-39岁为1.8%,40-49岁为1.4%,50-59岁为1.1%,60-69岁为0.5%)。受教育程度决定科学素养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依次为:初中1.5%、高中或中专6.2%、大专10.7%、大学及以上13.5%,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0。学生基本科学素养最高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职业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有着明显差异:学生15.6%,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8.2%,专业技术人员7.4%,国家机关、党群组织负责人5.4%,办事人员与有关人员4.1%,生产工人、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2.5%,商业及服务业人员2.3%,失业人员及下岗人员2.3%,离退休人员2.0%。城乡差异显著

  城市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4.1%,2001年为3.1%;乡村居民为0.7%,2001年为0.4%。中西部地区提高最快

  东部地区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2.0%,中部地区2.3%,西部地区1.5%。与2001年相比,中部地区增长1.4%,西部地区增长0.8%,东部地区反而下降了0.3%。中高收入者素养高于低收入者

  城市各收入水平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是:高收入者5.2%、中收入者4.7%,低收入者3.1%。

  乡村各收入水平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是:高收入者0.9%、中收入者0.5%、低收入者0.6%。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在为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稳步提高欣喜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落后地位。2000年美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17%;1992年欧共体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已经达到5%;1989年加拿大公众科学素养已经达到4%;日本在1991年已经达到3%。在对科学知识的调查方面,瑞典排在第一位,将近73%的瑞典国民对科学技术观点达到了解的程度,中国只有接近40%的公民达到了解的标准;在对科学方法中“对比实验”的理解方面,仍然是瑞典居第一位,达到70%,中国接近18%。在对科学方法中“概率”的理解方面,达到80%以上的有4个国家:荷兰、丹麦、瑞典和芬兰,中国为41.6%。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渠道电视报纸是主要渠道

  调查显示,高达93.1%的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报纸也是我国公众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为69.5%;阅读报纸的城乡差异显著,城市公众比例为83.4%,农村公众的比例为58%。通过广播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比例为31.9%;通过亲友或同事、杂志或刊物和专业技术培训的比例分别为28.5%、27.1%和21.6%;排列之后的依次为图书、因特网和音像制品。更相信专业培训

  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对于科技知识和信息来源的信任程度,与其获取信息的渠道基本一致。惟一不同的是对于专业技术培训的态度,在获得信息渠道的排名上,它占第6位,而公众在认为可信的渠道的排名上,它占第3位。九成多公众不上网

  调查显示,我国公众接触媒体频率最高的是电视,其中每天看电视的比例高达82.0%;其次是报纸、广播、杂志或刊物及图书。

  令人有些吃惊的是,我国公众几乎不接触因特网的高达91.6%。与之对应通过互联网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比例仅为5.9%。绝大多数人一年内没去过科技馆

  我国92.3%的公众在过去一年中没有参观过科技馆,参观过3次以上科技馆的只有0.7%,参观过一二次的为7.2%。

  根据调查统计,在各种公众没有去科技馆参观的原因中,“本地没有”占第一位,比例为57.7%,“没有时间”占17.8%,“不感兴趣”占8.9%。“门票太贵”不是影响参观的主要原因,比例只有1.8%。对致富、健康等信息最感兴趣

  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对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的应用和医学新进展等科技信息的感兴趣比例分别为56.8%、55.6%和48.6%。排在公众最感兴趣的前三位信息分别是致富(83.1%)、健康与卫生保健(75.1%)和教育(69.1%)。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职业声望教师最高科学家第二

  调查显示,我国公众认为教师的职业声望最高,为57.5%;科学家居第二位,为46.9%;医生居第三位,为42%。其它的职业声望依次为:军人或警察、法官、政府官员、工程师、律师、企业家等。绝大多数公众相信科学有益发展

  我国81.5%的公众对科技发展持积极态度:赞成“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我们的后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占88.3%;赞成“尽管有些科学研究不能立即给我们带来利益,但是科学研究是必要的,政府应该支持”,占85.3%;赞成“总体上说,科学家的工作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占82.1%;赞成“应用新科学技术成果会使工作更轻松愉快”,占80.5%;赞成“科技给我们既带来好处也带来坏处,并且好处多于坏处”,占71.3%。部分人对科学有些忧虑

  我国24.7%的公众对科学技术发展持保守的态度,对于持保守的原因,解释如下: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越来越多的人失业”,占39.4%;认为“我们过于依靠科学,而忽视信仰”,占23.8%;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占18.4%;认为“即使没有科学技术,人们也可以过俭朴的生活,可以生活得很好”,占17.2%。半数公众对科技发展过于乐观

  通过调查,有50.8%的公众对科学技术发展持过于乐观的态度,乐观看法如下: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使我国在近几年内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占62.8%;认为“有了科学技术,我们就能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占38.8%。特别链接

  各国的科学素养计划

  国民素质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基础性影响,而国民素质的集中体现就是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因此,二战以后,世界各国都积极实施本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并制定相应计划美国从1972年后每两年就进行一次全国调查。在1985年哈雷彗星光顾地球时,在千余名科学家建议下,美国开始实施“2061计划”,即在76年后哈雷彗星再次光临地球时,要使美国18岁以上公民人人具备科学素养。

  印度科技部于1999年制定“大众基础科学标准”,着力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欧盟于2001年12月4日制定“科学和社会行动计划”。

  依据科学家意见,中国科协于1999年提出“公民科学素养标准(2049计划)”,即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使我国18岁以上公民人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这是一项超长期、分阶段、滚动性的计划。目前,“公民科学素养建设实施纲要”也在抓紧制定中。本报记者童曙泉范 涛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