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拍疯了” ———京城春拍火爆收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1日06:44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一年一度的京城春拍盛事,随着嘉德、华辰、荣宝三家拍卖行的收槌而落下大幕。在短短的一个周末的时间里,置身于三家公司的十几场拍卖会,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拍疯了”。在全世界都在把中国经济当成一名已经启动的百米赛跑运动员时,我们不难从每场拍卖会的举牌落槌之间,感受到这名运动员加速度时迸发的炽热能量。

  怎一个“火“字了得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迷住男人的数码武器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有人把艺术品比作“挂在墙上的股票”。然而,当中国股市今春还在低位徘徊不前的时候,艺术品拍卖市场却迎来了新的高峰。5月17日晚,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嘉德拍卖会最后一个“瓷器玉器及工艺品专场”落槌。至此,本次嘉德春拍会总成交额突破3亿6千万元,将其在去年秋季创造的国内拍卖会总成交额纪录整整推高了一个多亿。而华辰和荣宝的拍卖会也分别成交9500万元和9100万元,均是各自的最好成绩,其中荣宝的成交额比去年提高了近一倍。

  本届春拍会,三家拍卖行中国书画专场均交出骄人的成绩单,再次显示了中国书画在国内藏家中的人气。嘉德公司四场中国书画共一千余件拍品总成交额高达2.49亿元,继去年秋拍会,再次刷新国内中国书画拍卖的最好成绩。除了中国近现代书画持续火爆外,本次嘉德古代书画专场以6623.9万元的成交总额,89.58%的成交比率收槌,可以看出,书画市场的买家不再只偏重于近现代书画作品,对古代书画作品的重视程度有了大幅度的升温。有关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是相对于近现代书画作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古代书画的价格相对偏低,如前几年,一些具有二、三百年历史的书画作品常常只能拍到几万元的价格。

  市场地位进一步崛起

  1991年6月3日在美国加州比华利山庄举办的古德曼金银币藏品拍卖会上,铸于1903年的光绪元宝奉天省造癸卯库平一两,以18.7万美元创造了当时的中国钱币拍卖世界纪录。在本次京城春拍会之前,曾经在一次海外拍卖会上诞生的这一中国钱币拍卖的世界纪录,十几年来一直未被刷新。

  但是,5月15日嘉德拍卖会钱币专场拍出的一枚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金质呈样币一枚以176万元成交,不仅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而且宣布了中国国内钱币拍卖市场的崛起。其购买者为中国国内买家。

  近一百多年来,中国传统艺术品一直呈现出从东方向西方流散的趋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传统艺术品交易的市场被西方各大拍卖会垄断。但近十年里,随着中国国内收藏大军日益崛起,中国国内艺术品拍卖会的国际地位开始浮出水面。虽然,中国国内当下在中国传统艺术品全球拍卖市场中还远远达不到绝对中心的位置,但其作为全球拍卖市场一个重心的分量却逐渐显现出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艺术品从世界各地回流到这里,期待着用一个天价唤回自己应有的价值。

  新兴力量不容忽视

  据京城各大拍卖行的老总透露,这两年每次拍卖会都能看到许多新面孔,有的大东西(高额拍品)卖完了,连他们都不知道是谁买的。事实上,京城拍卖市场近几年来,每年均保持了30%-40%的增长,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力量是刚踏入收藏领域的新兴力量。这一群体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者,他们的出现不仅带来了充裕的资金,也带来了全新的收藏取向,突出表现在对中国近现代以及新中国时期艺术作品的认同。

  5月15日上午举行的“2004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在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里总成交额就突破了2000万元,创国内同类型拍卖会的最好成绩。而嘉德公司前两年油画专场的成交额都在1000万元左右,去年的春、秋两次拍卖会的成交额达到了3500万元,今年则有望突破4000万元。

  在拍卖会现场,记者采访到了吴昌硕《花卉十二条屏风》的竞得人,旅美收藏鉴赏家崔如琢。崔如琢透露说,这件拍品的真正买家是中国南方一位年轻的民营企业家,崔如琢作为其艺术顾问向其推荐了这件拍品。这位企业家正在计划自建博物馆,近两年为了充实博物馆的馆藏,崔如琢已经帮助这位企业家在中外各种拍卖会上投入了3000余万元。

  崔如琢说,国内找他做艺术顾问涉足艺术品拍卖的还有好几位企业家。

  在本次拍卖会期间,中国第一家华商银行发行的一张五十两票,以39.6万元拍卖成交,创造了中国纸币拍卖新的世界纪录。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其买家是来自上海的一位经济成功人士,他并不是专业的钱币收藏者,其竞买的理由很简单:“这枚纸币是一百多年前在上海发行的,应该回到上海。”拍卖成交后,他还大叹:“太便宜了!”

  在5月16日举行的“2004年荣宝春季拍卖会”上,一把“龙吟虎啸”琴,以385万元拍卖成交,创造了宋代古琴拍卖的最高价。其买家的理由更让记者意外:不为自藏,是要送给老板的孩子学琴使。(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作者: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编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