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雷锋叔叔上卡通(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1日07:19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风雨中,雷锋叔叔张开臂膀保护孩子,象征着少年儿童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茁壮成长。
超人的形象代表力量与和平。
尊老爱幼。
  全画以红白两色构图,白色象征雷锋纯洁的心灵世界,红色象征雷锋精神在“红色中国”星火燎原的光辉历史。
雷锋为百姓义务送粮。
  “可能你怎么也没想到,这些挥舞拳头的超人,头顶硕大南瓜军帽、憨态可掬的卡通人物,就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雷锋叔叔”,昨日,长沙市少年宫主任陶中石捧着143件入围的“卡通雷锋”绘画作品,一边逐一点评,一边高兴地向记者介绍:“想不到收到了这么多好作品。作为雷锋家乡的长沙市开展雷锋卡通形象设计大赛,在全国还属首创。”

  “雷锋卡通形象”绘画比赛是我市2004年中小学校园文化节中的一项活动,却在全市80多万中小学生中掀起一股“卡通雷锋”热。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征集到近1000幅作品。陶中石说:“活动旨在通过形象设计、卡通绘制,更生动地诠释雷锋形象,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雷锋的热情。”

  定论:雷锋形象越来越弱化

  物质文明在高速发展,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雷锋精神在目前这一代孩子中越来越弱化。不久前,一家调查机构做过一次“你还记得雷锋吗?”的主题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介于9岁至15岁之间的未成年人。结果显示,知道3月5日是“学雷锋活动日”的仅占42.5%;知道毛泽东给雷锋的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仅占30%。该调查虽不很权威,但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当代中小学生对雷锋似乎了解不够。

  把雷锋形象卡通化,用一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进行雷锋精神教育,似乎很有新意。但是,当我们把雷锋和米老鼠、机器猫、蓝猫这些卡通形象等同起来时,是否是对英雄形象的一种弱化?这究竟是对雷锋精神的误解,还是对雷锋精神的时代创新?对此,人们说法不一。

  争论:雷锋形象能否卡通化

  正方观点:雷锋精神要有时代性,就要以新形式出现。过去那种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已不能抓住孩子们的心,卡通化形象更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性,极具创新意识。

  ———育英小学3年级学生陈贝:我很喜欢看卡通片,我觉得把雷锋叔叔变成卡通人物我会更加喜欢。

  ——参赛中学生唐文婷:我设计的雷锋卡通形象,都是以非常可爱的形式出现的。之所以设计得可爱,是因为雷锋在人们心中扎下了非常深的根,是我们的榜样。

  ———市十五中教育处主任李荣勇:我们教育孩子就要贴近孩子的思想。儿童善于模仿,喜欢生动活泼的形式。把雷锋变成卡通人物,避免了原来生硬的说教,以一种容易让孩子接受的方式教育他们学习雷锋精神。

  反方观点:雷锋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雷锋已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雷锋形象卡通化,会使英雄形象弱化,降低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与地位。

  ———市民李大卓:虽然把雷锋卡通化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可能把雷锋形象恶化,影响雷锋形象。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东西很复杂,他们难免把社会中的不良风气融入到雷锋形象设计中。

  ———湖南大学四年级学生张春:学雷锋就是要教孩子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把雷锋变成卡通人物,有炒作之嫌。

  结论:德育教育要有创新

  具体从事德育教育的工作者却用“与时俱进”和“创新”来肯定雷锋形象卡通化的创举。市教育局学生工作处处长王瓦利认为,雷锋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体现,同样需要与时俱进。现在的少年儿童生活的环境是多元化的,他们接触的东西远远超过以往。因此他们更加有自己的主动性,有自己的思想、爱好。卡通化的形象,比较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

  市少年宫主任陶中石同样认为,小孩子都喜欢动画人物,以卡通形式来宣传雷锋精神,很具创新意义。德育教育必须理解少年儿童的心理,用他们所喜爱的方式来教育他们,这样才不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儿童有自己的学习和表达方式,我们成年人要予以尊重,要让儿童成为“小主人”,而不要成为“小大人”。

  记者特意就此采访了雷锋家乡望城县雷锋纪念馆馆长骆志平,他认为此举丰富了未成年人学雷锋的形式。他说,以前学雷锋就是参观纪念馆,听报告会,每年在3月5日上街做好人好事,学习形式很单调。现在绘制卡通雷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雷锋精神的过程,因为他们要画出雷锋形象,首先就要了解雷锋。卡通形象本身是一种表现手法,本身不带有任何褒贬色彩。

  记者手记

  雷锋,这个名字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这个助人为乐的好青年,这个平凡的共产主义战士,近半个世纪以来成为举国上下学习的楷模。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伴随一代又一代人成长,雷锋精神更成了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在变,今天的孩子对雷锋精神的信仰会不会变?从这次颇有新意的雷锋卡通形象设计大赛激起的巨大反响来看,新世纪的新一代孩子心中仍有雷锋叔叔的光辉形象,雷锋叔叔仍然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正如一名老德育工作者所评价的,在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雷锋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雷锋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如何寻找迷人风景

  圆梓

  先说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很少出门的小孩老是抱怨人间没有美丽的风景,遂向一老者请教。老者说,不远的地方有十分迷人的风景,我带你去寻找。两人徒步走了五公里,小孩问:“风景在哪?”老者说,还在前面,不远了。走了二十公里,小孩又问风景何在,老者说:不远了,等下你就明白了。走了五十公里,小孩还是没有看到老人所说的诱人风景。不过通过一天的旅行,他发觉自己很愉快,沿途的所见所闻比他想象的一切都具吸引力。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老者所说的迷人风景!

  如今长沙市举办中小学生“卡通雷锋”绘画大赛,鄙人认为,其引导方法,与寓言中的老者就颇有类似之处。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雷锋都是一道离我们遥远的风景,可望而不可即。雷锋仿佛是神,而且是千百年难得一遇的神。这样落实到具体的学习行动中,就难免缺乏自信:一是不会相信别人能真正成为雷锋,二是不敢相信自己能真正学好雷锋。在这种“畏难”心理的作用下,年复一年的“学雷锋活动日”,尽管也搞得火爆、轰烈,有时却流于浮浅和形式,难以让雷锋精神真正在心中扎根,故而有“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之说。

  让学生设计“卡通雷锋”,而且以大赛的形式予以促动,乍看上去不很严肃,有悖常规,其实正是这种不拘一格打破常规的方式,激发了学生们学习雷锋的热情和灵感。因为要设计雷锋形象,就要明晓雷锋事迹,弄懂雷锋精神,更深一层的,还要钻研雷锋精神的独特魅力及其时代意义。这个明晓、钻研、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恰如寓言中的小孩,他所经历的寻找风景的旅途,实际上就是观赏风景的过程。寓教于乐,寓教于潜移默化之中,这是一种智者的引导、教育方式。

  当孩子寻找风景时,他会发现,原来身边的风景是如此的绚丽多姿,令人流连忘返;当孩子钻研雷锋、设计雷锋卡通形象的时候,他们大概也会发现,原来雷锋并不是严肃得板着面孔,并不是遥远到爪哇国里去了,他的身影,其实离我们很近,很亲切。这样的风景,也许比他们想象的更迷人。

  作者系东湖社区居民(来源:长沙晚报)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迷住男人的数码武器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