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SOS:救救普氏原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4日08:44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 韩萍

  普氏原羚属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原羚属。雄性成年个体重约二十七公斤,雌性个体重约二十三公斤。普氏原羚体长约一米,雄羚长一对有环棱的黑色硬角,角尖相向内弯。嘴唇黑色,颌下白色。普氏原羚喜集群活动,群体大小从数只到五六十只不等。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迷住男人的数码武器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1875年俄国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在我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探险期间,首次采得该物种的模式标本,并于1914年将其定名为普氏原羚,纳入现在的分类阶元。

  普氏原羚是我国的特有物种,1996年、1998年普氏原羚先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列为极危级动物,1999年中国的濒危兽类红皮书将其列为极危级动物。2001年《全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规划》将其列为全国15大重点拯救物种之一。

  昨天与今天

  普氏原羚是典型的食草类动物,美丽的青海湖草原是它们目前惟一的栖息家园。历史上普氏原羚在我国境内分布很广,从1875年发现该物种以来,中外科学家曾进行过多次考察研究。1938年G.Allen在他的《TheMammalsofChinaandMongolia》一书中绘制了东起现今内蒙古东胜市以西,包括阿拉善左旗、宁夏北部,西至甘肃省民勤一带的普氏原羚分布图。1949年Stroganov在甘肃西南部采得标本,后又在青海湖环湖地区采集到标本,并在新疆境内发现其踪迹。这表明历史上普氏原羚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地。

  从普热瓦尔斯基首次采得普氏原羚模式标本至今,近一百三十年过去了。由于历史上无节制的猎捕,以及我国北部、西北部草原牧业区的不断开垦、开发,当地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普氏原羚的分布区不断缩小,种群数量也急剧减少。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普氏原羚已在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境内绝迹,从八十年代末期至今仅局限分布于青海境内的青海湖环湖部分区域,极有在短期内灭绝的危险。1995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博士蒋志刚在其发表的论文中写道:“普氏原羚还能生存多久,尚难定论。该物种很可能在我们了解其生态、进化和遗传特征之前,即从我们这个星球上永远消失。”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羚羊专家组Dr.David.Mallon得知普氏原羚的现状后认为:“普氏原羚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

  近几年来,青海省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多次合作,对青海境内的普氏原羚分布及种群数量进行了资源调查和相关的研究工作,发现普氏原羚目前仅局限分布在青海湖环湖地区的共和、海晏、刚察、天峻四县的7个分布区区域,切呈不连续的隔离分布状态,总面积约为825平方公里,种群数量仅三百余只。

  缺失的家园

  有关部门和专家通过多年对普氏原羚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仅存于青海湖地区的普氏原羚物种面临着种种危机。

  种群数量低、性别结构失调、种群自身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氏原羚曾广泛分布于青海湖环湖区域并延伸分布到共和盆地部分区域,种群数量在当时能达到一万只左右。而目前整个青海境内的普氏原羚仅存三百余只,种群数量下降了97%,而且分布在彼此隔离的7个分布区内,野外种群高密度分布区域也仅有一百余只。通过多次调查发现,普氏原羚种群中雌羚较多,雄羚较少,性别结构严重失调。种群数量低、性别结构失调,已在生物遗传多样性上严重影响到普氏原羚的延续繁衍,如不加强保护,一旦发生灾变,极有可能突然消失灭绝。

  生境破碎。半个世纪前,青海湖盆地及共和盆地的普氏原羚分布区是连成一片的整体。这些年来,随着环湖地区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增长,畜牧业、农业以及铁路、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环湖社群村落等人为生产、生活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干扰和阻隔了普氏原羚的栖息生境,致使普氏原羚原本连续分布的栖息生境受到严重阻隔,已演变成彼此隔离的斑块生境。生境破碎给普氏原羚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造成无法逾越的人为障碍,同时也加剧了普氏原羚种群灭绝的危害程度。

  栖息地逐步丧失。普氏原羚是天然依赖于草原生存繁衍的草原动物,草原面积的大小和草场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其生存状态。青海湖环湖地区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给有限的草场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一方面,超载放牧使普氏原羚丧失了大面积的栖息地;另一方面,环湖百分之九十以上草质较好的草场目前已全部承包给牧户,各家都建起了纵横交错的网围栏,直接限制了普氏原羚的生存与活动,在牧民放牧季节,普氏原羚只能生活在生境质量更差的沙丘地带和沙化草原,同时还受到围栏和天敌的阻隔和威胁。这一点在湖东、元者、克图以及海晏、刚察分布区表现得尤为突出。2003年8月12日,专家到克图调查时,一个多小时时间内在克图草场只观察统计到53只普氏原羚,当时草场内无牧民放牧。12月15日上午在原地点调查时未发现一只普氏原羚,而近四平方公里的冬季草场上却有三千多只牲畜。这种境况已严重影响了普氏原羚的生存和繁衍。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双重原因,青海湖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整体成恶化趋势。主要体现在草场退化、土地沙化、草原鼠害加剧、沙漠化逐步吞食草原以及现有可利用草场产草量下降、杂毒草增加等。其中草场长期超载放牧导致的草地退化日益严重。据了解,环湖地区现有各类退化草场69万公顷,约占草场总面积的35.65%;另外,湖区风沙活动加剧,沙漠化土地不断增加。据统计,1994年环湖沙化土地面积为11.7万公顷,到1999年沙化土地面积扩增到12.24万公顷,平均每年增加0.31万公顷,年递增率为2.7%。生态恶化致使普氏原羚生存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空间急剧缩减。2003年12月14日,专家们在切吉滩二次调查时,访问了在此长期生活的牧户仁前本,他说:“四十多年前,这里雨水好、草好、放牧牲畜少,我经常见到一百多只的‘黄羊’(普氏原羚)群,而近二十多年,这里风沙大、牲畜增多、草越来越少,这几年我常在这里放牧,也就见到几十只‘黄羊’。春季放牧时,我还亲眼见过被饿死的‘黄羊’。”

  天敌威胁。普氏原羚还时常受到狼、狐狸等天敌的威胁。目前狼是普氏原羚生存的主要天敌,对幼羚和体况不佳的成羚均造成极大危害。随着狼种群的增加和普氏原羚种群的减少,二者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使本已极度濒危的普氏原羚面临更大的威胁。

  现实和困难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生态位置极为重要。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基因资源,一些植被、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观仍处于原始状态,保存较为完整,尤其以名贵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国内外。目前,仅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级、二级野生动物就有74种。普氏原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些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青海湖湖面水位下降,沙漠化趋势加剧,草场植被减少,不仅使环湖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也使普氏原羚的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

  进入二十一世纪,普氏原羚的保护引起了青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加大对普氏原羚物种的拯救工作,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措施:一是强化宣传,不断提高保护意识。近年来,青海省充分利用全省开展的“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以及“环湖国际自行车拉力赛”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氏原羚物种的保护和相关的科普知识,努力营造野生动物受法律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加大执法保护力度。在青海省林业局的指导下,青海湖环湖区域的共和、刚察、海晏和天峻四县逐步建立了林业森林公安执法机构,并不断开展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至今,环湖区域未发生一起捕杀普氏原羚的案件,滥捕滥猎野生动物行为被基本杜绝。三是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充分发挥其保护功能。目前,普氏原羚分布的区域有近百分之三十的范围在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近年来,随着保护区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完善,逐步加大了对环湖区域普氏原羚资源的保护。保护区一期工程规划实施建设的4个保护站中,有3个保护站直接关系到周边地区普氏原羚的保护。此外,救护、驯养和人工繁殖普氏原羚的科研工作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和突破。四是积极开展普氏原羚资源调查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中科院和青海省合作,对青海湖环湖区域的普氏原羚资源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内容涉及普氏原羚的分布、数量与种群结构,生活习性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同时科研人员还针对普氏原羚的濒危现状,着重研究了其历史分布、生境选择的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对普氏原羚生存的影响等。2003年8月和12月通过系统调查,基本查清了普氏原羚在青海境内的分布、数量及主要濒危因子。这些研究工作为今后开展拯救、保护普氏原羚这一濒危物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五是实施普氏原羚拯救保护工程。2001年国家计委批复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中,将普氏原羚列为全国15个重点拯救物种之一。2002年12月,国家林业局编制了《全国普氏原羚保护工程总体规划》,规划的总目标是通过扩大、完善自然保护区,实施栖息地恢复和人工驯养繁殖工程,力争在2010年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普氏原羚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实现野外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同时建立和发展一定数量的人工种群。2003年10月,青海省林业局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又编制完成了《青海省普氏原羚野外种群保护站建设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些工作的开展,对加强青海湖环湖地区普氏原羚这一珍贵物种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还很难保证该物种能够长期的存留下来,其生存窘境仍不能忽视。

  青海是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省委、省政府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保护普氏原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普氏原羚从最濒危的一百五十余只增加到306只,种群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是,普氏原羚保护工程的实施仅靠青海本身的努力是不够的。由于经费短缺,造成普氏原羚保护力量薄弱、保护工程不到位、主要保护站点建设滞后;由于草场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影响了牧民群众保护普氏原羚的积极性,难以形成分布地区社区共管的良好局面;由于没有普氏原羚保护事业经费和保护工程的立项实施,使普氏原羚的保护、恢复和发展工作始终处于低层次、低水平。

  青海省林业局副局长郑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普氏原羚物种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普氏原羚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不仅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今后,他们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进一步面向社会、面向各个阶层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拯救、保护普氏原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全社会保护普氏原羚、支持普氏原羚保护工作的新局面。他说,21世纪是绿色的世纪、生态的世纪,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之一,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拯救濒临灭绝的普氏原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任重道远。

  任重而道远

  国家林业局根据《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的要求,于2002年12月编制完成了《全国普氏原羚保护工程总体规划》。规划针对普氏原羚物种目前面临的栖息地丧失、生境破碎、种群数量少和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濒危因子,以拯救保护为目的,对今后10年所要启动实施的重点保护工程,做了全面系统的布局和规划。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扩大完善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以栖息地保护与恢复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极大程度地改善普氏原羚的生态环境,使普氏原羚野外种群得到有效保护、恢复和发展;同时,通过实施普氏原羚人工繁育工程,建立一定规模的圈养种群放归自然,进而扩大普氏原羚种群总规模,使该物种尽快摆脱濒危处境。

  普氏原羚保护工程规划期限为10年,在规划期内将扩大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约三万公顷,使环青海湖地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普氏原羚重要栖息地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并在环湖三县建立3个保护管理站,完善相应的保护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通过采取拆除和降低围栏高度,对退化草场实行限牧、禁牧和人工改良草场等措施,恢复和扩大普氏原羚栖息地面积550

  平方公里,为普氏原羚野生种群的恢复发展和实现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创造适宜的生态空间和条件;工程实施期内规划建立3平方公里规模的普氏原羚人工圈养种群基地,初步建立一定规模的人工饲养种群。工程规划建设总投资为7265万元。

  2004年4月25日,由青海省林业局、青海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的拯救普氏原羚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青海省会议中心举行。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以及团省委、西宁市政府、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领导和专家,省林业局各单位、新闻媒体记者、学生志愿者近千人参加了启动仪式。4月26日,青海省林业局、青海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邀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在西宁就拯救保护普氏原羚进行了专题座谈。

  专家们一致认为:普氏原羚是我国珍稀濒危物种之一,现生存在青海湖环湖地区的普氏原羚种群面临着很多威胁。主要致危因子是环湖地区畜牧业和旅游业超强度发展带来的栖息地质量退化、破碎化或丧失,导致形成小种群隔离的局面。对于经历了漫长进化过程而在地球上幸存下来的普氏原羚物种而言,目前仅存的三百余只种群规模,已在遗传多样性上严重影响到该物种的延续繁衍,如不加强保护,该物种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即从地球上消失。

  因此,专家们呼吁,当务之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对普氏原羚物种濒危程度和保护重要性的科学认识。普氏原羚作为我国特有物种之一,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拯救保护该物种使其尽快摆脱目前的濒危处境是我们大家应该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二是尽快启动实施普氏原羚保护工程。建议在实施普氏原羚保护工程时,优先对普氏原羚的栖息地采取加强保护措施。在青海湖地区的退牧(耕)还草工程中,优先考虑恢复和扩大普氏原羚的栖息地范围,建立普氏原羚的活动通道。将普氏原羚的关键活动区划分为保护区。

  三是开展普氏原羚分布地区社区共管事业。青海湖环湖区域是青海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建议在政府协调下,加大保护经费投入,积极采取草场占用补偿、控制牧场载畜量、退耕退牧还草等措施,形成政府管理部门和社区群众共同保护普氏原羚的新局面。

  四是加强普氏原羚的科学研究。对普氏原羚野外种群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为普氏原羚保护过程提供科技支持。建立普氏原羚人工饲养种群,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系统研究普氏原羚的种群生物学、保护遗传学问题。

  中国野生动物协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动物所首席研究员蒋志刚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拯救保护普氏原羚,必须从加强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保护区范围、制止偷猎活动、改善栖息环境和加强繁育研究等多方面采取综合保护措施。普氏原羚濒危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生境破碎,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畜牧业发展有关。针对这一现实矛盾,实施社区共管措施,通过实行草场占用补偿制度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当地群众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保护区和社区群众共同保护普氏原羚的社区共管很重要。通过驯养繁殖途径,建立一定规模的人工驯养种群放归野外,也是拯救恢复普氏原羚种群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要建立繁育基地,开展普氏原羚的人工繁育研究,尽早建立人工饲养种群。目前,普氏原羚的保护生物学领域仍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今后应重点组织国内、国际科研力量进一步加强对普氏原羚物种的研究。

  普氏原羚保护工程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工程的实施既需要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努力和投入,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