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经济发展转变移居观念 宁要广州一间房不睡香港床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4日09:34 新华网

  20年前流行“宁要香港一张床,不要广州一间房”如今翻了个儿

  宁要穗一间房不愿睡港床穗港分居家庭又有新矛盾:两地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三成获港绿卡者仍愿留广州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广州民间流行“宁要香港一张床,不要广州一间房”的俗语,道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迷住男人的数码武器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出了一水之隔的广州与香港的经济差异,“移居香港”一度成为时尚潮流。一些急功近利者甚至利用婚姻等各种方式达到移居目的,而随着近年来内地经济发展,当年的时尚潮流已逐渐成为“明日黄花”。

  近日,穗港及海外分隔家庭辅导中心的香港社工梁秋莎女士对广州的穗港分隔家庭成员进行个案辅导时发现,如今有很多分隔家庭的矛盾竟是因为:在广州的一方虽然取得了香港永久居住权却不愿移居去香港,或是移居后没多久仍搬回广州住,夫妻双方依然分隔两地。据她大概统计,这样的群体在穗港分隔家庭中占三分之一左右。

  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的数据显示,1991年,在内地结婚而配偶仍住在内地的香港居民为9.52万人,而1995年则达到11.2万人;穗港通婚情况是,1987年超2000对,1997年仅700多对。专家分析说,在过去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近年来广州与香港的经济水平、生活环境差距逐渐减少,加上今年CEPA的实施吸引了众多港澳投资者,广州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大,更多的广州人理性考虑后发现,选择“广州一间房”更为明智。

  80年代后期流行语:“宁要香港床不要广州房”

  据了解,改革开放后,粤港通婚率高潮迭起。先是“文化大革命”后返城的大龄女知青涌向港澳地区寻真爱;接着又是“文革”中及“文革”结束那几年一批批外流香港的青年,在港拿到ID卡(居民身份证)后,纷纷回乡讨老婆。珠江三角洲和粤东、粤西南沿海地区的乡村里,几乎每个村庄和城镇都有这类婚嫁者,这种现象在很多地方产生互相影响、连锁反应。

  这两次高潮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目睹和耳闻了粤港两地生活水平的落差,加上开放之后甚嚣一时的崇洋心态,海外华人和港澳同胞成了不少女性选择对象的优先目标,由广东“输向”香港的新娘以几何级数的幅度增长;80年代后期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仅广州每年就有超过2000对穗港联姻者。

  今年40多岁的老广王先生那时候正值青年,回忆起那个年代王先生苦笑说是“疯狂”。他说,那时候香港在广州人心中简直就是“天堂”,为了成为香港居民,很多人不惜一切代价。

  王先生10多岁时,有好多儿时玩伴非法越境冒着生命危险跑到香港去,而他因为“胆子太小”没敢去;女孩子到了结婚年龄时,最巴望的就是嫁给一个“香港佬”,都是些年纪偏大、在香港难找到合适对象的香港人。

  王先生摇头感叹:“宁要香港一张床,不要广州一间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时的畸变心态。

  如今穗港家庭新矛盾:移港批复快但很多人不去

  梁女士作为穗港及海外分隔家庭辅导中心的香港社工,每月来广州市妇联辅导中心接访两天,免费为分隔内地及香港、海外的人士或家庭提供社会服务,协助处理婚姻或家庭困难,促进家庭和谐及做好移居香港前的准备。

  她介绍说,前些年从申请移居香港到正式批复,大概要8年到10年时间,因为移居的人太多,而全国每天批复的名额只有150个,近几年,过去积累的已经批复了,申请移居的人没那么多了,通常5到6年就可以得到批复。

  今年以来,梁女士惊奇地发现,移居香港的批复越来越快捷了,却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不去,或是去了又回到广州居住,导致新的家庭矛盾产生,这样的人群占来访者的三分之一左右。

  专家分析一:“安排”一实施 广州更吃香

  广州多位穗港问题专家认为,今年开展CEPA后,香港人在广州经商、工作等方面基本享受本地人同等待遇,致使两地资金、劳动力更易流动,广州的投资环境好,吸引更多的港澳投资者来到广州,他们形成示范和带动作用,劳资流向不再像过去那么单向,给公众形成一个“在广州也可以挣大钱”的印象,让人们看到了在广州发展的美好前景。

  专家分析二:穗港经济发展差距逐年缩小

  广州的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黎熙元副教授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广州近年经济发展迅猛,与香港缩小了差距,人们能更新观念,更理性地看待“移居香港”问题了。

  据她介绍,过去内地和香港有较大差距,1992年至1997年,香港的大学毕业生起薪点是1.2万元,而那时候内地最高的是深圳,只有3000多元,广州更低;而由于受1997年的金融风暴影响,香港近年来的经济处于低迷至复苏阶段,如今香港大学毕业生起薪点为7000元左右,而广州为2000~3000元,此消彼长,两地差距拉近。香港对内地的诱惑不再像过去那么强烈了。

  另一方面,香港的失业率为6%左右,这并不算高,但由于香港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需要的是高学历、年轻化的人才,并且倾向服务行业方面。如今移居香港的人,大多是40岁以上,教育背景也难达到香港所需的标准,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广州是国内失业率最低的城市之一,目前可选择的工种较多,劳动力、知识型等各方面各层次都有,无论何种背景的人都容易找到一份工作。所以很多人宁愿呆在广州。

  个案一:住港不习惯 还是搬回穗

  陈女士今年40多岁,和老公都是广州人,结婚生子已有20多年,但她父母均在香港定居。陈女士在广州有一份某行业管理工作,每月收入四五千元,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

  近年,在香港的父母考虑到年纪大了,想把陈女士接来身边,便为陈女士申请到了移居香港,陈女士当即辞职先行出发,同时以“夫妻关系”等理由为丈夫及孩子申请移居,准备一家人在港团聚。

  但没过多久,陈女士十分气馁地回到了广州,并表示不想去香港了。原来她去香港后,刚开始想找一份自己擅长的行业管理工作,但没想到去了几家公司应聘,对方根本不看她的工作经验,不是要懂英文,就是要学历在某程度以上,她处处碰壁;父母建议她降低条件随便找一份工,经人介绍到一家小型粤式餐馆做管理,做了几天她便毅然辞职了,因为这与过去自己的工作差距太大,生性好强的她实在难以接受。

  回到广州后,原来的工作也丢了,于是陈女士呆在家里做师奶,掌握让她觉得也很难接受,夫妻俩感情也大受影响,三天两头因为“移居香港”的事吵架。

  个案二:一家几口挤 在港太压抑

  广州的王先生经人介绍与一名香港女士结了婚,双方感情还好,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王先生也可以移居到香港,但他始终不愿意。原来,王先生在广州的住房有200多平方米,而妻子在香港是与父母一家几口人住,并且只有50多平方米,王先生总觉得住起来不舒服,所以仍回到广州住,宁愿经常两地跑。

  去年,妻子在香港怀孕生孩子,王先生过去陪伴,等到小孩平安出生,妻子刚坐完月子,王先生便觉得住得太压抑,急不可待地要回了广州,结果惹得妻子大发脾气,哭哭闹闹要跳楼。

  王先生说,现在广州的城市建设和绿化都做得很好,自己又有这么大的房子,平时可以去爬爬白云山,到公园散散步,四处走访亲友,就算呆在家里也十分开阔舒适,可到了香港妻子家,看着一家几口人挤在那么小的地方,总感觉到心里憋闷,而且他是做业务的,社交圈都在广州,跑去香港又不知道做些什么好,感觉无所适从,所以就算身份移居过去了,他也绝对不会搬去香港妻子家住,今后还是只能这样两头跑。

  个案三:为留港 白领降格成蓝领

  一位50多岁的女士,原本在广州某中学担任教师,工作十多年,成绩不错。由于再婚老公是香港人,她申请了移居过去,但到了香港后,去了好几家学校,没有哪家学校愿意请她担任老师,觉得她年纪太大,英文不达标,甚至学历不高。

  尽管丈夫不需要她去工作,但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她感到不工作更加无聊,于是时不时去帮人补习普通话,感到十分失落消沉。

  无独有偶。广州某医院的一位护士长,40多岁,好不容易与分居的丈夫厮守,可到了香港却没有医院聘她,几经周折,她经人介绍做了一家米铺的杂工。

  据梁女士透露,很多人原本在广州有一份还算是“白领”的工作,移居到香港后,却只能做连“蓝领”都算不上的工作,心里落差实在太大,难以接受,导致出现精神问题,最后只能去求助精神病科医生解决。(祝勇)(来源:信息时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