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夏粮增收在望 农业部对增产250亿公斤信心十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13:36 华夏经纬网

  华夏经纬网5月25日讯:据新华网报道,初夏来临,数亿农民和千万计的农机在中国粮食主产区正陆续投入紧张的夏粮收割大战。来自各地信息表明,一系列重农利农政策实施后,经历了4年粮食产需不足的中国可望在今年的夏粮生产中重新品尝到增产丰收的喜悦。在农业大省安徽,部分地区已经开镰收割。凤阳县种粮大户陈兴汉告诉记者,他家种的700亩夏粮预计产粮25万公斤,比上年增产20%以上。加上秋季收获的1400亩水稻,今年陈家的粮食产量将达到100万公斤,而上年仅为70万公斤。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迷住男人的数码武器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安徽省在调查分析后认为,今年全省夏粮面积3100万亩,预计总产80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3%,当地农机局为此派出了300万台农机。另一个中部产粮大省河南通过对42个县动态监测后预测,夏粮总产量将比上年增长3%左右。西部天府之国四川夏粮的播种面积达到2727万多亩,比上年增长近4%,夏粮增收基本已成定局。

  农业部利用卫星图像,对全国主产区的小麦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全国主产区小麦长势良好。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说,夏粮的丰收在望为中国全年的粮食生产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农业部门对实现今年增产250亿公斤粮食的目标信心十足。这将确保有关部门制定的今年粮食总产量达4550亿公斤的目标。

  以小麦为主的夏粮在中国全年的粮食生产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习惯食面的北方,它是全年粮食丰欠的主导。而在吃米为主的南方,经过了4、5月份青黄不接、陈粮不足新粮未上的季节后,夏粮能起到平抑粮价等关键的调节作用。

  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大事,上世纪90年代中,中国通过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1998年突破5000亿公斤大关,粮食供给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然而,多年相对饱和的市场造成粮价低迷,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开始受到打击。一些地方对调整农业结构片面理解,大幅压缩粮食种植面积,造成耕地大量减少。这些都导致了粮食产量下降,自2000年以来,中国粮食已连续4年产不足需。中国政府今年以来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各地紧紧围绕中央制定的“确保粮食总产量4550亿公斤”、“粮食单产力争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等目标,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这就意味着一年要增产粮食约250亿公斤,在中国粮食发展史上是罕见的。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何开荫认为,当前粮食生产形势喜人、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主要源于政策的拉动和粮价的攀升。

  他分析说,连续几年粮食产量下降后,随着库存的减少,粮食价格去年底开始上涨。市场就像一个无形的手,利好的价格信息首先让农民看到了种粮的利润。另一方面,中央出台的一系列重农政策不仅保护了粮食生产,还保证了农民种粮更有赚头。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后,今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有望比去年增加2400万亩左右,这是保证粮食增收的基础。降低农业税税率,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政策的出台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农民成为粮补改革最直接的受益者;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增加了农民收售底限。从今年新粮上市起,中国将进一步放开粮食收购价格,由取得经营资格的企业随行就市收购。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格为1.4元/公斤,价格低于1.4元时,由国家指定的粮食企业按照1.4元的价格敞开收购。其它粮食品种也都有不同的保护价。

  另外,中国还在粮食主产区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对购买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的补贴,以此推动农业科技的广泛运用,提高粮食的单产。农业部门还派专家定时、定点,对苗情、墒情、病虫情进行会商、指导。种粮大户陈兴汉介绍说,他在政府帮助下引进的良种,今年每亩实现增产50公斤左右。

  “如今种粮有赚头了,农民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很多外出打工的年青人也回乡种起了田。”陈兴汉说。(来源:华夏经纬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利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中超 奥运男排落选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