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千万“留守儿童”需关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6日03:34 中国青年报 | |
据新华社成都5月25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周俏春邬焕庆)2004年3月,由于父母双双务工在外,四川省富顺县某镇一个13岁的初一女生小英,在事先无人知情的情况下生下了一个孩子,尚未成年的女娃娃竟然当上了母亲!据有关方面的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000万左右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学习应该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 小英出事后,富顺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派出所反映的案情后,立即展开了调查。3月 小英的父母4年前就到成都打工,两人一般都是过春节时才回家一趟。据刘某交代,从2003年3月起,他趁小英无人看护,利用给糖果和钱的方式多次诱奸小英。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人。类似小英这样的父母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在农村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仅小英所在的镇中学2700名学生中,就有1600名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长期由老人或亲戚代为照顾。 四川省社科院教授胡光伟认为:“外来务工的大潮造成许多像小英这样的孩子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成为最容易受到侵害的一个群体。” 监护权的缺失还可能对留守孩子的正常学习、成长等造成影响。 记者与仁寿县教育部门联合对全县2000名打工者子女的学习成绩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有48%的孩子学习成绩为较差(每学期均有不及格科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 四川省自贡市十中政治老师王东说:“不少家长出门打工前都会为孩子放在哪家照顾而左右为难,隔代养小孩效果不理想,很多爷爷奶奶的知识还赶不上小孙子,他们只能督促不能教导,小孩的作业做对做错根本看不出来。放在亲戚家吧,不是自己生的小孩,往往不会在教育上特别花心思,就算发现孩子有学习下降或是结交不良朋友的苗头,也不好严加管教。” 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外出务工的青壮年为拉动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农村的基层组织应该更加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