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中国核电20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6日20:50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任芳、王宇)自1985年开工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核电站至今,我国已建成秦山、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共8台机组投运,在建3台机组。到2003年,核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约2%。 我国核电诞生的道路漫长而曲折。从国际上看,国际核大国从原子弹爆炸到拥有核电站一般为10年左右,而我国从1964年引爆第一颗原子弹到1994年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
1970年9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开发核电的条件,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出了建设核电站的指示。但是,当时正值十年动乱,国外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使中国的核电建设难以起步。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酝酿引进核电技术,并与法国进行了谈判,但以失败告终。1980年,我国决定通过自力更生建设核电站,这才使秦山核电站得以开工建设,并于1991年并网发电,实现了我国核电“零”的突破。 鉴于大亚湾核电站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国广东核电集团1997年开始建设岭澳核电站,目前岭澳一期的两台机组都已投入运行。与大亚湾核电站全部依靠引进不同,岭澳核电站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工程的整体国产化能力已达到30%,为我国下一步推进核电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从全球范围看,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巨大。目前,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已达440台,核电在全球供电量中所占比重为16%,这一比重在世界上17个国家已超过25%,其中法国2003年已达到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