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新闻网:修建“应急避难所”体现生命至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7日11:37 千龙新闻网 | |||||||||
作者:石敬涛 近日,据媒体报道,位于北京市永定门北侧的南中轴路应急避难场所开工建设。据悉,今年北京将建设18个左右的应急避难场所,城八区每区都会有避难场所。而2008年前,北京的避难场所将保证市民足够使用,“确保每个人都有避难场所疏散、使用”。
去年10月,北京市在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完成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试点,全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建立。从“1”到“18”,由点到面,越来越多的“应急避难所”的修建,说明政府管理中一个科学、透明的灾害处理方式和城市危机管理的意识正在形成。假如发生不可避免的灾害,假如灾难来临,比如地震或火灾等,那么,这些越来越多的“应急避难所”,就将成为一个能为千万人提供生命线的避难场所,成为呵护生命的公园。 北京是一个有着1300万人口的特大都市,城市化地区人口密度已是纽约的1.7倍,人口密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拥挤的程度了。与城市功能过度集中相伴而生的,是城市开阔空间的流失与城市公共设施安全风险的不断加大。虽然近年来北京加强了城市广场、公园及绿化带建设,但总体看北京在紧急状态下可用于人员疏散的开阔空间仍然缺乏。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维系北京健康运转的旧有安全系统,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庞大需求,政府必须全新的管理思维来破解这一大命题。 令公众欣慰的是,按照总体规划,在2008年前,北京还将建设一批应急避难场所,其目标是“保证每个人都可确保有避难场所疏散、使用”。“保证每个人都有避难场所疏散、使用”,这种管理思维和执政观念,体现了一个政府对城市公共安全的理性权衡、体现了政府对城市建设的科学和长远规划,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生命至上理念。所以,在现有公共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利用率,注重挖潜,那么,政府“确保每个人都有避难场所疏散、使用”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的。 维护我们的城市安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这一过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但最重要的是,政府所秉持的“保证每个人都有避难场所疏散、使用””的管理之心才是现代城市管理和责任政府公共管理的精髓和根本。有了这一精髓和根本,责任政府才能真正切实提高自身“护巢”能力,为每一个人遮风挡雨,而不是让公众一次次付出生命的代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