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沉降之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7日11:51 上海侨报 | |||||||||
本报记者 张远方/报道 事实上,长三角各大城市也都在承受着沉降所带来的危害。 江浙沉降之患
苏州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殷世林告诉记者,因为沉降严重,沉睡地下4万年之久的太湖古河道近年来也逐渐被显露出来。而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古河道露出来,这在国内外都十分罕见。 在苏州市相城区黄埭、蠡口、黄桥一带沉降最严重的地方,记者看到这里水面越来越逼近房屋,农田水渍化越来越严重,为了挡住悬在村外的悬河,村里的堤坝也越来越高。蠡口电厂西莫阳水闸大坝上,记者测量发现,闸内外水位相差44厘米,据介绍,相差最大时达到1.5米。外河成了生活在大坝内村民心中的“悬河”。 苏州地震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殷世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造成这里地面沉降的原因主要是长期、超量、集中开采第四系承压水层的地下水,使含水砂层严重失水,砂层紧密,引起地面下沉。 据有关专家统计,20世纪30年代时,苏州只有地下深井两口,到90年代,已增加到304口;地下水开采量从20世纪30年代的日开采500吨飙升至90年代的12万吨,由此带来的便是地下漏斗水位由3米下降到61米多。 古河道地区地面大幅度沉降的同时,苏南其他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沉降。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锡常一带的乡镇企业风起云涌,但由于环保意识不强,污水废水随地排放,造成地表水污染严重,不得已只好转向地下取水,而过量的开采地下水又使得苏锡常的“漏斗”连成一体。无锡、苏州、常州三市及外围乡镇,以地下水水位下降10米计算,漏斗面积已达5000平方公里。 受沉降之害的不仅仅是上海和江苏的苏锡常地区。 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监测资料显示,在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宁波平原、温黄、温瑞平原等地,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区域性的地面沉降仍在发展。这种沉降的发展趋势及其危害目前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阶层的关注。 浙江省地下水开采是全省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主要补充,2003年全省各类地下水开采量超过6.63亿立方米,其中滨海平原地区地下水开采量超过1.54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开采在浙江的一些滨海平原地区形成的区域性地面沉降在发展。据介绍,杭嘉湖平原沉降中心位于嘉兴市城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杭嘉湖沉降区呈现出向外围扩展的形势。桐乡市的屠甸镇、海盐县的武原镇、平湖市城关镇等地下水集中开采城镇成为次级沉降中心。杭嘉湖以嘉兴市为中心,平湖城关、嘉善西塘、桐乡崇福为次级中心的水位降落漏斗已波及整个平原,并与苏锡常、上海地区水位降落漏斗相连。 长三角沉降在区域上有连成一片的趋势 在今年2月27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现在北京市还没有明显的地面沉降,不过,在上海发生了地面沉降了。苏州、无锡、常州地区最厉害的沉降了0.9米、1米。是长期(沉降),不是说一时。” 在苏州市黄埭镇沉降土地的河塘边,随处可见的抽水机成了一道“风景”。而这道风景的代价是每个村子年复一年地支出大量的抽水费,这对土地被淹的贫穷村庄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对此,江苏省地矿厅原总工程师方家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地面沉降并不是通过简单的围坝抽水就能解决问题的,最主要的是从根本不要让沉降再发展下去。 苏州市高级工程师殷世林说,国际上对沉降区采取的措施要么是填土垫高,要么是人口搬迁,改变用途。目前,苏州市黄埭镇已搬迁30多户。 中国国家土地资源部部长孙文盛最近指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采取限采、禁采地下水和回灌地下水等措施,上海、嘉兴、宁波等地沉降速度趋缓,但总体沉降范围却在迅速扩展。如杭、嘉、湖的沉降正向整个平原蔓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面沉降在区域上有连成一片的趋势。苏锡常地区的沉降速度也在加大,苏州市自1949年以来累计地面沉降600毫米的面积已达180平方公里,常州43平方公里,无锡59.5平方公里。 据了解,目前,长三角地面沉降最严重的是上海,其次是苏锡常,再次是杭嘉湖。孙文盛指出,上海近年来采取的众多防治办法把沉降控制到了年均10毫米之内,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然而,地下水决定了土地的承载,周边的地下超低水位迟早会影响上海,进而可能造成整个长三角的大片土地沉降。 上海:大脚桶安在孤岛上 把上海形容成安在孤岛上的大脚桶,这个比喻未必确切,但上海地面沉降确是惊人的。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张阿根拿出了一串数字:1921年至1965年,上海144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地面沉降了1.75米,市区的西藏路、北京路口等处最大沉降2.63米。黄浦江从1921年时的“地下流”,到1974年、1992年时的“潮水上岸”,足以说明了上海成了只“大脚桶”。 从1966年起,上海开始限采地下水,向地层回灌自来水,“冬灌夏用”、“夏灌冬用”,以地下含水层储能及开采深部含水层等众多措施把上海地面沉降稳住,1966年至1971年还出现了回弹3毫米。张阿根说,从1966年至2002年上海地面沉降每年平均仅0.5毫米,被国内外同行誉为“奇迹般的成就”。 说上海是“孤岛”,记者根据的是该局张先林处长提供的一组数字。在长江三角洲这一脉相承、水土相连的土地上,上海的地下水位20米,似一座“孤岛”;而周边苏锡常、杭嘉湖、宁绍舟的地下水位均在30米以下。 长三角同属太湖之周,长江之喉,同天同地同水,治理地面沉降理当协同而行。但记者了解到,由于经济发展以及其他诸多的原因,长三角各大城市居然很难知道周边城市地面沉降的数据,更不知周边城市以何种方式防治地面沉降。 像许多专家一样,孙文盛多次要求长三角地区要有一个统一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和预防沉降的整体方案。如果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控制不作统盘考虑,不搞未雨绸缪,后果很难设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