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淮河治污:强化生态手段加强科学研究是当务之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30日09:44 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5月30日电 10年时间,600亿元巨额投资,可淮河污染基本回到“原点”,甚至有污染加剧的趋势。为何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淮河治污出路在哪里?有关领导、环保、水利专家建议,强化淮河治污政策引导,在工程措施相对完善的情况下,加强生态措施、政策配套和科学研究,从根本上治理淮河。

  强化生态手段、涵养中上游水源是当务之急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迷住男人的数码武器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无水的河流就失去了治理的意义;任意一条河流,径流量大小直接影响污染状况。专家无不强调治理淮河先得强化生态手段、涵养中上游水源。

  3月25日,记者驱车在淮河发源地桐柏山绕行百余公里,“山多树少,河多水少”成为淮河源头典型写照。连绵的群山中只见到一处涓涓细流,流量大约是家庭自来水大小。山上以灌木、杂草为主,没有成片壮年林木。裸露的岩石陡坡因干旱而泛白色。桐柏县为兴“淮源”旅游,半山腰修建了约30公里盘山路,原本脆弱的植被涵养体系被人为割断,公路两边常见黄土朝天、泥渣碎石沿坡下滑。从事20年环保工作的信阳市环保局韩国新科长痛心地说:“淮河治理没少投钱。如果治得连水都没有了,剩下就只有‘污染’了。”

  淮河干、支流上,闸坝林立。但这些工程主要功能除防洪与灌溉,就被用作拦蓄径流供本地使用,严重妨碍了河流的自我调节功能,加剧了水体污染。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上就有18道拦蓄闸。有民谚:“颍河18闸,闸闸皆污水。”

  淮河干流全长约1000公里,上游360多公里基本上流经大别山北麓,气候温湿,水量丰沛。承载的人口也只有800多万,约为全流域的人口总量的二十分之一,非常适宜于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桐柏县副县长蒋玉申介绍,该县在退耕还林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财力不足、补偿不到位,力度很小;政策刚性不够、缺少资金支持,县里难以形成生态建设良性循环。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水源与水量直接影响河流的污染,上游涵养水源才是治污之本。

  让环保成为评价“一把手”政绩的“硬指标”,利用现有监测网络建立排污区域赔偿制度

  在沿淮全线采访中,河南信阳地区是唯一提出“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口号的地市。记者在与信阳有关领导深入交流时发现,其实“金山银山”对他们的诱惑更大。面对各地经济高速发展,包括环保局的干部也希望看到信阳城“烟囱林立、机器轰鸣”的繁荣景象;在漯河,“保护骨干企业”的意识深入到老百姓中,记者在小巷中任意采访市民,他们都愿意为双汇集团排放污水辩解几句;蚌埠市已到无水可喝的地步,但高耗水、高排放的丰原集团,还是全市“重点发展”企业。记者采访了数十个县市和乡镇,主要领导几乎都在为“骨干企业”奔走。“环保”喊得最响,摆在最后。

  有30年环保行政经验的周口地区环境监测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余柿认为:“一个地区发展什么行业、走什么路,‘一把手’说了算。‘一把手’最重视的,是考核自己的指标。淮河治污是系统工程,现在是分而治之,必须对‘一把手’有‘硬杠子’。”基层环保执法人员还有更形象的说法:“环保部门与排污企业是猫和老鼠的关系。过去是老鼠偷着做,老猫四处逮。渐渐地老鼠变成了家鼠,还是痾金尿银的宠物鼠。老猫干瞪眼,敢叫不敢下手了。”莲花味精等治污10年,污染依旧,是典型注脚。

  另一方面,淮河流域“人人造污染,家家都喊苦”。从上向下,处处拦住清水,排出污物。下游吃苦受罪之后,再让自己的下游重吃二遍苦,重受二茬罪。处处都有切肤之痛,都不愿有“壮士断腕”之举。

  阜阳市水利局局长陈柏生经过大量研究后建议:利用现有监测网络,建立排污区域赔偿制度。让过度占有资源者付出应有代价!现在环保、水利在淮河流域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网络,累计投资数亿元的监测点使每个县、市断面都有监测仪器与装置。自动监测站可通过卫星直接与国家环保局系统相连,直发监测数据。采用“排污收费”办法,对河流断面水质不达标者,向下游提供补偿,迫使沿淮地区政府加大对本地区污染的治理。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规划管理局领导认为:如果从法规上确立流域污染补偿机制,就网络与技术条件而言,均已具备。

  强化协调、加大投入,填补淮河治污基础理论研究与高科技手段探索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记者用两个多月时间,走访了沿淮干、支流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监测部门和地质研究部门,发现了一个难以理解的现象:危及全国六分之一人口的淮河污染科学理论研究,几近空白。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常印佛多次赴沿淮考察,认为污染防治也仅限于工程“节流”,而缺少高技术手段或有效的生物措施。沿淮的政府领导与水利、环保有关部门也意识到,应该强化科技投入,组织与加强淮河水污染及水资源利用有关方面的科学研究,特别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基础理论研究。

  记者对专家建议进行归纳,其中较为突出的方面有:卫生与研究部门应尽快建立监测与研究机构,对污染导致的现行、潜在及遗传危害进行了解,提出相应的准备;水污染、土壤污染转化到农作物中,对人的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河流污染三者关系与量化测定;土壤、水污染后自洁净周期;沿淮约1.3亿人口依赖的饮用水源“地下淮河”供给能力如何?淮河流域中深层地下水资源补给的速率;食品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染上升为淮河污染祸首,为生物治污提供了什么样的要求;对具有较强洁污能力的植物和生物新物种研究、培养,充分利用自然力治理淮河污染,等等。

  10年治理,600亿元投资,为淮河,乃至中国的大江大河治理提供了比工程价值更高的经验与教训。走治本之路,才能使淮河真正变清。(“新华视点”记者偶正涛、蔡玉高、曹滢)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美进入恐怖袭击高危期
基地在沙特发动袭击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美英联军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飞人乔丹中国行全记录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