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穷县的富帽子与富县的穷帽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31日14:06 新华网 | |||||||||
作者:秋子依风 据5月2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地处黄河南岸的青海省尖扎县2002年被纳入国定贫困县,2003年财政收入为3262万元,而支出却高达9687万元。就是这个捉襟见肘的贫困县,自2003年至今不到两年时间,竟动用巨款购买各种小轿车20多辆,每辆车的价格为20万至40多万元。一时间,贫困县买豪华轿车的事被炒得沸沸扬扬,人人义愤填膺。其实,这种事并
与穷县戴个富帽子相对的是富县戴着穷帽子。笔者曾经到一个有名的贫困县采访过,经过几届政府的不懈努力,这个县的经济水平飞快提高,已经达到了相当富裕的程度,完全可以称得上一个富县了,但这个县却依然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为什么呢?让我们听听当地的一位领导是怎么说的:“我现在经济搞得好并不一定要摘掉这个贫困县的帽子,一来可以说明我的政绩突出,贫困县都能搞出这么好的经济!如果给我一个富县的帽子,虽然经济还是一样好,但没有这个贫困县的帽子的衬托,政绩就不突出了。再说,我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国家每年给我拨款几千万,我干嘛要摘掉这个贫困县的帽子?”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但这个县一跃从贫困县成为富裕县,面貌焕然一新,却并没有弹冠,更没有摘掉这个贫困县的帽子,令人玩味。帽子如同人的脸面,贫困县本不是一个好帽子,有人却愿意戴着不放,并不是不要脸面,一方面是为了得到实惠,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脸面。那位领导确实说得有道理,戴着贫困县的帽子把经济搞好了不是更大的脸面吗?! 与那个贫困县买豪华轿车装面子不同的是贫困县戴富帽子不仅仅是为了领导的面子,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政绩观念在作祟。穷县戴上富帽子说明我经济搞得好啊,实惠没有了,面子捞到了,政绩捞到了,为个人的升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富县戴穷帽子,归根结底也是这种原因,这叫殊途同归,或者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富县戴穷帽子可以在政绩上大作文章,为领导捞取升迁的资本。 穷县的富帽子与富县的穷帽子都是官场的恶习,必须加以革除。人民的政府本来是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服务的,何必计较是穷帽子还是富帽子呢?把帽子放在第一位的人在乎的是自己的前途,走的是“终南捷径”,图的是个人升迁,根本没有把为人民服务摆在心中。这种官员是政府的耻辱,败坏政府的形象。另外,穷县作假戴富帽子与富县乐意戴穷帽子也让我们反思我们考核官员的标准问题。经济固然重要,但并非考查官员的惟一标准,而且用经济发展的尺度去衡量官员的政绩一定要科学,不能只听官员的汇报,只看表面现象,应该深入了解为官一任到底有没有造福一方,要让事实来衡量官员,看群众是否认定经济发展。毕竟群众才是经济的神经末稍,最能感受到经济到底发展没有,百姓到底有没有得到实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