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际化社区”服务沈城洋居民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1日09:19 沈阳今报

  实习生孙晓青首席记者隋冠卓记者单长英 5月25日,韩国周闭幕。

  韩国人来沈的热情却依然高涨。从2002年开始,沈阳已经成功举办了三次韩国周活动,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参与到沈阳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中。据统计,在沈阳常住的韩国人已经达到了两万人,是来沈阳的外籍人士中最多的。对于来沈的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及其他外籍人士来说,是否能入住舒适的“国际化社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迷住男人的数码武器
命运我把握好运不错过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国际化社区”专打人文牌

  在上海某外国人聚居的社区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社区工作者没有事先打招呼就去一老外家分发表格,女主人对突如其来的门铃声十分反感,从此和社区工作人员有了隔膜。

  上门服务在我们中国传统的社区工作中,是一种便民利民的表现,可是在外国人聚居的社区,却成了令人反感的行为,这就是国际化社区和一般社区在管理上存在的很大不同。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生活习惯使得国际化社区的管理首先要以人为本,符合外国人习惯。相对于直接上门服务和事先打电话咨询来讲,他们会更倾向于后者。这就不得不提到“国际化社区”。

  “国际化社区”是指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籍的人们聚居或工作(包括交往、休闲)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基本特征表现为:建筑设计的国际性、功能集聚性、时空的开放性、配套设施超前性、公共和服务系统管理的先进性及人性化、多元化的宽容性等主要特点。

  O K!洋居民齐赞沈阳居住环境

  位于万豪酒店后身的北方航空城社区居住着许多在沈阳工作生活的外国人,尤其以韩国人居多。他们大多是来沈做生意的商人。“沈阳对韩国全面开放的进程越来越快,尤其是这两年举办的韩国周,加深了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沈城的投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我们都喜欢在沈阳生活。”该社区的金先生用较为流利的汉语说着。

  2002年,沈阳举办了首届沈阳韩国周活动,那一次迎来了2000名韩国客人。金先生就是那次来到沈阳的。在肯定了沈阳的投资环境后,他索性把家人都接了过来,在沈阳安了家,一住就是三年。“沈阳与韩国的四座城市都通了航线,往来之间十分方便。我们居住的小区环境很好,生活设施也很完善。各种商品不但应有尽有,而且物美价廉。”金先生的孩子也在附近的一所学校上学。“我们全家已经融入了沈阳的生活在,这住我们很满意。”

  金先生的想法代表了在这个社区居住的大部分外国人的感受。尽管他们在此居住的租金每月高达三四千元,但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设施、良好的安全保障还是使他们选择了这里。

  李寅淑,韩国人,辽宁大学留学生院料理研究家。

  谈到沈阳的居住环境,李老师有自己的看法,“总的来说,沈阳环境还不错,但是交通不太好,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就好了。”在辽大专家楼住的李老师非常喜欢沈阳,并有常住的打算,对于居住的条件,她首先强调的就是卫生环境,“如果要租房子,首先要选有干净的厕所和洗漱的地方,还有就是应该环保一些,能节约水源的。”和李老师一样,辽宁大学的外籍教师,多数都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楼里。对于沈阳的居住环境,他们毫不吝惜溢美之词,唯一不足的是,他们都希望卫生状况能再改善一点,“垃圾最好不要乱扔,如果每个人都注重环境的清洁,那么就更好了!”

  萨宾娜来自俄罗斯,作为在沈阳工作的眼科专家,她住在金山小区。对于居住的小区,她感受最深的就是小区里的沈阳居民都很热情,唯一让她郁闷的是,小区里的管理人员没有人懂得俄语,只会说‘哈拉少’。”

  沈阳热度催生“国际化社区”

  本次韩国周,有1.1万余名韩国人涌入沈阳,同时带来24亿美元的外资。除此之外,此次韩国周,还给留在沈阳的外籍人士带来了无限商机。一方面,沈阳一年一度的“韩国周”活动的持续加温,会有更多的外来投资者涌入;另一方面,2008年奥运会的部分比赛项目在沈阳举办,这一难得的契机将吸引更大范围的投资者。

  沈阳市民政局社区建设处处长刘元勇表示,近几年沈阳有出现国际社区的可能。随着沈阳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合作的加强,将有大量外国人进入沈阳,并且会选择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域,这样,国际社区服务也将随之成为一种需求,各种国际化社区也会应运而生。

  据刘处长讲,目前在我国仅上海市有国际社区,这种外国人集中居住的社区在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例如在一般的社区里,都设有居委会。“串百家门、知百家情”,是我国传统的社区管理方式,但在注重独立空间、个人隐私的国际社区就行不通了。在一般社区,夫妻吵架会找居委会,而在国际社区没有这种情况。上门调解邻里纠纷,了解家庭经济状况等等,在国际化社区里显然行不通;国际化社区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地,文化背景各不相同,要求在这里工作的社区工作者,其文化素养、外语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都比较高,而目前这支队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而对沈阳这个正在融入国际化都市的城市来说,国际社区的出现也是种必然的趋势。而后的社区组成、管理等问题也将随之而来,对于沈阳的社区建设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洋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有点儿难

  据北方航空城社区该管理处(物业)的刘队长讲,居住在这里的外国人并非长期定居下来,而是在他们社区“租赁”房屋暂时居住,由于工作调动或回国探亲等原因,他们的流动性很强,最长时间也仅在此居住二三年,而最短的也只能住两三个月。

  在对洋居民的管理方面,刘队长表示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体现在语言上,在与外国人的沟通上比较困难,很多时候,这些外国人并不能正确理解管理人员的要求。个别国家的居民在生活习惯上与我国不同,他们夜间活动相对较多,喜欢喝酒大声欢庆,这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此公安部门和社区工作人员就需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制止,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其次他们的流动性强,很少有人能在此买房长住,所以社区对他们的约束力差。

  因文化背景不同,社区搞活动通常都不邀请在此居住的外国人参加。而事实上,社区的外国人从内心却非常想融入到中国特色的社区生活中。金先生对此感慨颇多,“我非常想到社区工作,可我不知该怎么办?我在韩国就是我们社区的志愿者。”

  金先生的愿望虽小,却凸显了我国法律的空白。在采访中,一名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给居委会做了这样的定义:居委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基层组织,它具有双重意义:在行政上,是基层政权的延伸,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作为基层社区的自治组织,又有很强的民间性和自主性。但是,1989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针对中国公民制定的,对居住在社区内的外籍人士,怎样参加社区的活动、如何开展社区管理,在法律上还存在空白。“外国人到居委会?想都没想过。”这名工作人员表示。

  “外国人没有参与居委会选举的权利,因为现有法律框架不允许。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居委会是群众自治性组织,是基层政权的自然延伸,居委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属于参政权,而外国人没有参政权。目前,在西方国家、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都有基层自治,特别是北欧国家开始赋予那些长期定居的外籍人士一定的地方自治权。在中国,社区的内涵被放大了,经济领域的许多禁区已被突破,我印象中,一位‘老外’今年当选为上海市商会的副会长。”沈阳工业大学经济法律研究所于善琦副教授表示。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AC米兰中国行
美进入恐怖袭击高危期
基地在沙特发动袭击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美英联军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飞人乔丹中国行全记录
郑洁无缘2004法网8强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