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德育课:彻底摆脱满堂灌——上海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报道之七(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4日08:06 东方网-文汇报
  新教材用真实现象让小学生直面社会寻找答案

  新德育课:彻底摆脱满堂灌——上海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报道之七

  记者何连弟报道

  本报讯遇到大人要乱穿马路怎么办?广告上的内容是不是都能相信?怎样才能防止公共设施遭受损坏?如何劝说家人做好垃圾分类?这一道道来自现实生活的问题,将出现在今秋开始在全市推广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新教材上,处处“为难”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找答案。

  作为《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沈晓敏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德育课程直面学生社会生活中的困惑和难题,作出了许多大胆的改进和创新,力求“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切实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翻开《品德和社会》新教材,一个个社会真实现象映入眼帘,替代了过去编造痕迹严重的榜样人物道德故事。如在“为垃圾寻找出路”单元中,教材首先展现了有关垃圾增量和危害的事实(见左图),反映了环卫部门改进垃圾处理方式的情况和苦恼,然后要求学生对自己家里和小区是否做好垃圾分类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讨论对策。

  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在新课程中彻底行不通了。新德育课通过一个个范例,展示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人物对话提示学生考察、分析、思考的视角和方法,激发学生广泛参与交流。教材中有个单元名为“学会购物”,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平时家庭购物的去处,发现各种商店的特点,找出购物的“窍门”。

  图文并茂是未成年人流行的阅读形式,新德育教材每个单元由一幅导入图引入,选取了大量反映社会真实生活场景的照片、图画,不再像过去的课文插图只重视装饰性。如在“人人有需要”单元中,用三幅图生动细致地展现了从古到今人们在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变化,使学生通过解读图片理解到人们满足了最基本的需要以后,又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沈晓敏介绍说,上海自上世纪90年代末在全国率先开始德育课程的改革,在“德育”与“社会”的结合上进行了高水准的创新,如今教育部的德育课程标准也正是强调德育课程以生活为基础。此外,上海的新德育课程还十分重视体现城市特色,如“它们都姓‘公共’”单元展现了上海城市公共设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又指导学生为防止公共设施受损提出具体方案,并畅想未来更人性化的公共设施,从小培养学生拥有现代市民的社会参与意识。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爱孩子从这里开始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意乱情迷不妨颠鸾倒凤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关注2004年高考
中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AC米兰中国行
飞人乔丹中国行全记录
豫剧大师常香玉逝世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