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扶贫:中国经验的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5日00:46 新民周刊

  撰稿/王 健

  2004全球扶贫大会刚刚在上海闭幕。这是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召开的综合性扶贫会议,意义十分重大。在2000年的纽约千年峰会上,国际社会曾经就新千年的发展目标达成共识,其中就包括到2015年要将全球极度贫困人口(即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的人口)减少一半。这就是本次大会召开的主要背景。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爱孩子从这里开始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意乱情迷不妨颠鸾倒凤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数十年来,它在扶贫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早已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中国经验”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大会会在中国召开的重要原因。

  从官方的贫困线来衡量,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从1981年的大约2亿人减少到了现在的2800万人,而如果用世界银行每天1美元的收入标准衡量,同一时期的贫困人口数量大约从4.9亿人减少到了8800万人,可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当前中国的贫困率都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中国大规模脱贫成就的取得首先当然要归功于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首先获益的是广大农民,最初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使中国大部分的农民得到了温饱,既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整个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的前半期,中国的贫困率几乎下降了一半,考虑到前此中国贫困人口的数量,其绝对数是相当可观的。

  不过,当实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扶贫效应后,农村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中国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农民人均收入徘徊不前,有些年份甚至出现了倒退。

  有鉴于此,1994年中国政府启动了“八七扶贫计划”(1994-2000年),力图使当时剩下的8000万贫困人口中的绝大部分脱贫。“八七计划”基本取得了成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1年,中国政府又启动了“新世纪扶贫计划”,旨在中华大地彻底消灭贫困的战斗继续进行着,在10年内使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成为了新的目标。

  在中国古代,一向有常平仓、义仓等等官方或民间的慈善设施,其功用主要就是在大灾大旱之年向老百姓提供救济,这应当算是中国本土的扶贫实践了。而在改革开放初期,当人们开始关注到贫困问题时,所采取的解决之道无非也还是传统的救济式的方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可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却不断发现有些地方在外力帮助下脱贫后,不久又发生了返贫的现象。

  于是,反思之下,中国的扶贫方式开始由纯粹的救济转向发展,这就是中国政府现在重点提倡的可持续的开发性扶贫。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研究表明,“八七计划”期间,每向农业投资1元,就可以使农户纯收入提高0.17元,每向商业、餐饮业投资1元,可以使农户纯收入提高0.76元。只有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百姓学会捕鱼之道,贫困问题才可能最终得到解决。

  而如果从更长远的眼光看,消除贫困更有效的办法则是扩大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工作同样是出色的。不过,中国教育资源的分配仍然存在着不少不合理的地方,在西部地区,还有着几百个县没有完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东西部的教育质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些对于当地的扶贫工作无疑都是障碍。

  在全球扶贫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国总理温家宝发表了主旨演讲,指出目前中国农村仍有近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城镇有2000多万人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

  城市贫困问题的出现是近10年的事情,随着整个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在中国的城市中开始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名词——下岗工人,而他们便构成了当今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正在替整个中国社会为改革埋单。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绝对不能忽视这群人,对于他们的扶助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扶贫涵义,而是关系到中国社会发展的稳定,同时也是社会良知与社会正义所在。

  两千多年前的孟轲在离乱纷纷的战国年代,出于哲人式的关怀,曾经描绘出了一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蓝图。当代中国所能提供的不仅仅只是远古的智慧,更多的则是现实的、鲜活的经验。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些经验或者是教训,有可能对其他国家扶贫事业的开展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泛珠三角区域整合9+2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美国中情局局长辞职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AC米兰中国行
飞人乔丹中国行全记录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