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岭南文化生态面面观:无论如何改,粤剧都姓“粤”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7日15:25 金羊网-羊城晚报

  粤剧大力度改革给观众带来巨大视觉冲击,业界亦喜亦忧观点鲜明

  交响乐进入粤剧,大戏舞台出现真水池,粤剧拍成动画片……最近几年,无论是舞美、音乐,还是剧本,关于粤剧创新的动作层出不穷,力度颇大,非常惹人瞩目。

  粤剧创新出招不断动作大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爱孩子从这里开始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意乱情迷不妨颠鸾倒凤

  粤剧编剧家潘邦榛说,最近几年,粤剧界变革之风劲吹。

  广州粤剧团最近几年重金打造的《花月影》,在审美意识上进行了大胆、刻意的追求,在唯美的效果上下了很大的工夫,给一些传统粤剧观众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广东粤剧院最近的两个戏———《红雪》和《梦惊邯郸》,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戏曲结构上突破相当大胆:《红雪》将三个不同朝代、不同场景的戏交错进行,《梦惊邯郸》则用了倒叙以及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力图展现一种梦境般的氛围,这在戏曲里十分罕见。

  “其实,粤剧的改革创新不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广州粤剧团团长倪惠英说,粤剧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革新。1936年,薛觉先先生就提出了“聚南北戏剧之精华,吸收中西音乐而作曲”(大意)的主张。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先辈们就已经旗帜鲜明地进行革新,去适应社会。

  “粤剧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改革。”倪惠英说。当时的粤剧革新将小提琴、北派的表演、京剧的程式等等元素都吸纳了。“这几年粤剧的改革非常深入,产生的反响也异常巨大。如果粤剧能够呈现一种学习当年马师曾、红线女良性竞争、大胆创新的劲头,粤剧事业肯定会更加兴旺。”

  粤剧革新就怕“四不像”

  在圈内,《红雪》的尝试得到了好评,该剧目获得中国戏曲文学学会第三届剧目金奖。但是,“时空交杂,观众会不会看得一头雾水?会不会造成观众流失?”对于《红雪》的变革,有观众表达了这样的疑问。

  有粤剧观众反映:现在有些变革,把粤剧好的东西丢掉了。有人举例说,如现在不少台词,纯粹是向话剧学,听起来十分尴尬。音乐改革方面,有的在戏里安排了大量的小曲,甚至有的把新近的流行歌曲曲调作为音乐。最近广东某地排演的一出大戏,贯穿始终的主题音乐就是香港歌手徐小凤的《顺流逆流》。音乐唱腔上,改到连唱词都不押韵,不要上下句的规律,破格程度太深。

  对于创新引起争议的情况,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表示了关注。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院长梅晓担心:好的东西丢掉了,新的东西又建立不起来,最怕就是大戏成了面目可憎的“四不像”。“真要这样的话,就是变异,非改革。”

  倪惠英说,关于《花月影》的争议很多,的确有人认为它“改得太厉害了”。倪惠英认为,《花月影》是一种新的尝试,特别是艺术风格走得比较前,和粤剧的欣赏习惯距离比较远。但同时又有很多人很喜欢。两派意见非常鲜明。

  不改革就跟不上时代要求

  潘邦榛说,传统艺术如何跟上时代发展,争取观众?这是他们时刻在考虑的问题。粤剧是一个可塑性、兼容性颇强的剧种,它的精神内核就是其改革创新的原动力。

  梅晓说,粤剧的改革是历史的必然。马师曾、红线女时代,我们粤剧的水平和全国水平没有差距,但自从1989年艺术院团改革后,我们就衰退了。为什么?因为院团领导是任职三年制,造成了许多急功近利的行为。“这种体制造成了粤剧人才的流失,出现了人才断层,造成粤剧停滞不前,跟不上时代。”

  倪惠英说,《花月影》是近几年来我们对粤剧市场、前途思考的智慧结晶,主要是针对城市观众越来越少,特别是中青年观众对粤剧的远离而创作。“广州市几百万人口,我们做了一个社会调查,广州的粤剧铁杆观众只有两三千。这个社会是不是不需要粤剧了?”

  她认为,粤剧的发展除了要培养艺术人才外,培养观众也很重要。创作《花月影》的初衷,就是要在城市里吸引新的观众群,培养新的观众群。“希望有一个戏,能够比较适合现代观众的审美理念或需求。现在的观众,需求是有很多层次的。”

  如何改革要看观众反应

  “但是,粤剧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粤剧必须姓‘粤’!”梅晓认为,有两样东西不能丢:一是我们的岭南特色,比如广东音乐,这是最大的特色;二是粤剧传统的好的手法。

  梅晓说,当时刚到广东,有两位北方来的同道踌躇满志地说:梅晓,我们来对粤剧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我说,我先花几年时间好好了解粤剧再说吧。我觉得粤剧改革的主导必须是对粤剧艺术有深刻体认的专家,粤剧的改革必须是高层次的,具有真正审美眼光的人。

  如何改?潘邦榛认为应该吸收粤剧传统精华,在保护粤剧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首先,大家都在改,如何改得更好,并不是权威或行政领导说了算。第二,要看观众的反应、评价。第三,一时无结论、还在争论的,我认为不要匆忙下结论,赞美得十全十美或者批判得一无是处都不可取。”

  本报记者 张演钦(晓航/编制)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