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写:“博士”科尔解读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8日21:10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6月8日电(记者季明)没有长长的礼宾车队,没有森严的安全警卫,8日上午,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乘坐着大巴来到复旦大学,向200多名复旦师生发表题为《多极世界中的欧洲未来》的演讲。

  这已是科尔第八次访华。1974年,当时还是联邦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联邦主席的科尔首次访问中国,此后他又先后四次以总理身份来华。此次复旦演讲的宣传册上对他头衔的介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爱孩子从这里开始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意乱情迷不妨颠鸾倒凤
绍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赫尔穆特·科尔博士”。

  “博士”的头衔显然不足以概括这位注定将被载入史册的政治家。在其一个小时的演讲中,科尔这位曾经的历史创造者从个人角度对历史和未来进行解读和展望,他用得最频繁的两个词是“构想”和“时机”。记者强烈地感受到,设定正确的“构想”,然后选择恰当的“时机”坚定不移地实现它,就是科尔得以创造历史的奥秘所在。

  科尔回忆说,20年前,当时欧洲大多数人不相信欧盟能够取得成功,很少人料想到成立之初只拥有6个成员国的欧共体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25个成员国,4.5亿人口。“如果没有构想,现实就不可能成功。”科尔说。

  基于同样的原因,科尔坚决支持欧元这一当初并不被人看好的货币。“许多人问我为什么要放弃心爱的马克,”科尔说,“因为欧元将使得欧洲统一的方向不可逆转。”

  但是作为老练的政治家,科尔十分清楚把握时机的重要。1984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科尔参加诺曼底登陆四十周年的庆祝活动,科尔拒绝了,因为他认为“时机尚未成熟”。

  之后,德法两国首脑经过沟通,商定在纪念德法间最惨烈的战事——凡尔登战役的活动上共同亮相,科尔与密特朗手牵手站在那片曾经吞没100万德法士兵的战场的照片,也成为标志两国和解的经典照片。

  如今的德国已经沿着科尔及其前人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在科尔拒绝邀请20年后,德国总理施罗德参加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他在演讲中承认德国在二战中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并向英勇抗击纳粹军队的盟国军人表示敬意。

  作为一名政治家,科尔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可以改变历史的“时机”。1989年,两德统一出现机遇,此时的科尔把握住“时机”,实现德国历史性的统一,他也以“统一总理”被人们记住。

  作为中国的老朋友,科尔认为中国不乏正确的构想和时机。“每次访问之后,我对中国的好感都会更进一步。”科尔在演讲中丝毫不吝对中国的赞美之辞。

  让科尔喜欢中国的理由首先是中国的文化,“它在过去几个世纪中时时散发着魅力”。其次是因为中国人的和蔼可亲,科尔认为这是德国人应当学习的。最后是中国支持东西德统一的立场。

  “邓小平先生曾经问我,席勒是西德人还是歌德是东德人?这个例子我曾在强调两德必须统一时多次引用。”科尔说,“因此我很能理解中国对一个中国政策的坚持。”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
八国首脑会议8日召开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北京煤矿发生坍塌事故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