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别来无恙?--三峡蓄水一年间周边的变迁(5)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0日11:51 南方周末 | |||||||||
● 一些环保专家认为,在三峡库区管理中应运用经济手段,贯彻 “谁破坏,谁恢复”、“污染者负担”、“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等原则,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水资源补偿制度。 ● 重庆市一些卫生专家指出:如果库区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治理,不但会影响经济发展,还将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成库后污染物扩散减弱,积聚在城区江段,将严重威胁部分县城工业用水和居民饮用水;大量疫源地被淹没后,血吸虫病、疟疾等传染性疾病发作可能性加大;岸边固体废弃物中有毒重金属将沉积水中或富集在水生物体内再通过食物链
——根据近期新华社、《南风窗》相关报道摘编 篇五:175米诱惑三峡? “三峡发电,真是一场及时雨。” 毕亚雄非常满意三峡工程的表现。 6月3日,本报记者追到三峡大坝,终于追上了忙碌的毕亚雄。这位三峡总公司的副总经理,正在给三峡电厂职工开防汛动员会。 “今年全国的缺电形势已成定局,三峡发电非常及时。” 他说,“三峡去年发电86亿度,超过预期30多亿。今年目标是346亿度,年底可能还会超过预期。” 三峡船闸的使用,也大大改善了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航道。 三峡工程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但是,它和它的建设者们,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很多的疑问。 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对本报记者说:“对三峡工程有不同意见,可以促使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本报驻京记者 刘鉴强 何时蓄水到175米? 水不蓄上来,三峡的发电量就受限制。而太快蓄水,又担心重庆遭受淹没损失和淤积灾害。一说早见效益,一说谨慎从事,三峡水位该何去何从? 三峡水库蓄水一周年,在北京劲松小区,91岁的陆钦侃不担心自己的病体,却在为三峡工程忧心,知道本报记者要赴三峡水库采访,陆钦侃说:“你帮我问问他们,是不是很快要蓄水到175米?” 曹广晶的回答很干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加快蓄水,越快越好。” 陆钦侃是防洪专家,自从三峡工程论证以来,他一直强调要谨慎从事。曹广晶是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这家直属于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的公司全面负责工程建设及建成后的经营管理。 为什么急于蓄水?曹广晶说:“水不蓄上来,没有库容,防洪功能谈不上。同样,水位上不来,发电量受限制,航运改善的里程也少。水库三大功能的发挥,都需要早蓄水。” 国家电力紧张和发电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尤其鼓励三峡总公司早日蓄水。三峡总公司一位科技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电力如此短缺,水太宝贵了,不能浪费。如果我们大坝完全建好,我想不会空置不用的。” 对于三峡蓄水问题,据本报从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得到的资料,本来初步设计的安排是:工程开工第11年,即2003年,水库蓄水至目前水平135米,工程开始发挥发电、通航效益;至第15年中,即2007年,水库开始按初期蓄水位156米运行;若干年后,水库抬高至最终正常蓄水位175米。何时抬高到175米,要根据水库移民安置的情况、库尾泥沙淤积实际观测结果,以及重庆港泥沙淤积影响处理方案,相机而定。初步设计是暂定安排观测6年,即2013年蓄水到175米。 现在,三峡总公司将争取提前一年,到2006年就达到156米这个水位。还希望能在2009年,也就是在156米蓄水3年后,就将水位提高到175米——这比初步设计提前了4年。 蓄水到156米还是175米,对发电收益的影响巨大。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毕亚雄算了这样一笔账:汛期过后,蓄水到175米,就像存下大量的煤一样,用这些水发电,然后在第二年汛期之前把这些水放完。“每6立方米的水发一度电,你可以算出蓄水175米比156米多发了多少电。” 记者估算了一下,根据三峡总公司枢纽管理部副主任冯正鹏提供的数据,蓄水156米的库容是234亿立方米,而175米时的库容是393亿,两者相差159亿。这一项就可多发电26.5亿度,如果按三峡电力平均上网售价0.25元计算,就是约6.6亿人民币的收入。 毕亚雄说,水库的水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置换,重复利用。三峡利用完这些水,还可供紧接的葛洲坝电厂使用。因此,实际增发电量还远大于这个数。 三峡公司能不能抵住175的诱惑?——这正是陆钦侃们一直在担心的。5月20日,陆钦侃和其他各领域的36位专家学者,联名给中央写信。他说,“现在有个苗头,要很快把水位抬上去。我们希望谨慎从事,三峡蓄水到156米后,一定要先停下来,不要贸然蓄水至175米,否则可能会发生很多问题,包括上游洪灾和重庆港淤积。” 重庆港会不会淤成“死港”? 泥沙淤积是关乎何时蓄水到175米的惟一关键问题。实际上,泥沙一直是三峡工程从论证到现在的核心问题。有学者描述了泥沙可能造就的灾难性图景:如果蓄水至175米,1998年那样的大洪水再次出现的话,库尾将淤积数亿吨泥沙——长江泥沙较粗,还有砾卵石——重庆港将成为死港。 按目前已完成投资测算,三峡建设共需动态投资1800亿人民币,在如此大的投入压力下,如果能够使三峡工程早日发挥效益,收回投资,自是一件好事。 何时蓄水到175米,取决于两个关键性因素,一是移民进程,二是泥沙观测。三峡总公司冯正鹏说,现在移民只剩下30万人,一年迁移10万人,3年也就差不多了。 如此,泥沙是关乎何时蓄水到175米的惟一关键问题。三峡总公司对此也很乐观。“从目前的观测来看,泥沙情况也比预想的好。” 曹广晶说。 三峡总公司的乐观却令地理学家金绍绸很不以为然:现在才蓄水一年,泥沙的情况看不出来。十年八年才会看出来。三峡只观测几年怎么行? 金绍绸说:“水库成败,全在泥沙淤积。宜昌到重庆之间,平均落差每公里20厘米,落差较大。三峡大坝一堵,落差减少,没有急流,带不走泥沙,肯定要淤积。世界上没有水库的库尾不淤积,世界上没有大城市在水库库尾,而重庆就在库尾。” 泥沙的危害不仅在于影响大坝库容。重庆港的安全,更是三峡工程所要考虑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有学者指出,长江航运是国家经济命脉,对重庆和四川经济万分重要,无论如何重视也不为过。作为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港口,重庆港区如果因为库尾逐年淤积而成为死港,西南经济将受严重损害,波及全国。 因此,针对葛洲坝工程,周恩来总理曾警告说:“长江是一条大河流,不能出乱子,如果航运中断了,坝是要拆的,那就是大罪,那和黄河不一样,黄河不通航。” 那么,如果蓄水到175米,重庆港的命运究竟如何? 李昌均,重庆市交通委计划处副处长,在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情绪激动:“重庆人民很担心重庆港区的淤积问题,从泥沙模型实验来看,会有这样的结果,而现在正逐步变成现实!重庆港区肯定是会淤掉的!关键是要提前出方案,知道淤掉后如何处理。要提前把问题解决掉,不能先蓄水再说,不管以后。” 实际上,三峡总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位员工告诉本报,其前任总经理陆佑楣曾对重庆方面说过,如果实在不行,三峡总公司可以出几个亿,把重庆的九龙坡港口搬到条件更好的寸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副总经理曹广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而另一位副总经理毕亚雄说:“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解决泥沙问题的方式、方法,我想总归是有办法的。‘三门峡’是个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吸取。” 荣天富国务院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成员一直在研究重庆港的问题。他明确告诉本报记者,三峡蓄水175米以后,由于泥沙淤积,重庆的九龙坡港和朝天门码头都会出现断航。他说,三峡总公司出钱挖淤,用发电效益来整治,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总的态度是积极的。 而一位水利界人士做了这样一个总结:“三峡总公司的想法是,我多蓄水,多发好多电,多赚好多亿,然后给你重庆几个亿挖淤。他是从企业角度来考虑问题。而重庆就不这样想了,如果泥沙淤积多了,河床抬高,洪水势必抬高,原来移民的高度不够,就需要二次移民。库尾淤掉,如果变成死港,那对重庆来说就不是钱的问题了,而是生存问题。” 2003年6月,重庆市投资15亿元建设的寸滩港已开工,将于2010年建成,李昌均说,我们现在启动寸滩港建设,除了九龙坡港已满足不了重庆货运的需要,就是怕九龙坡会很快淤掉。但寸滩港不能替代九龙坡港,它们有不同功能。九龙坡港区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水运联运港,对重庆的货物运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