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英美调查性报道记者:向腐败和黑暗势力宣战(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15:46 新华网
  “我们渴望阳光、法制的透明,渴望建立百姓和政府之间的诚信,这些都是调查记者在向腐败等黑暗势力宣战的有力武器。”———查尔斯·刘易斯
  阿布格莱布监狱官兵通过卫星电视收看CBS的虐囚报道。“60分钟”资深编导哈瑞·莫赛斯透露: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曾致电节目主持人丹·拉瑟,请求他不要播出。“60分钟II”推迟一周后仍然得以播出,原因是竞争对手也得到了同样的调查材料。

  美国公众诚信中心
查尔斯·刘易斯
  “全世界80%被谋杀的记者都是报道腐败案件的,他们的一个弱点是信息不足。我们中心希望能够帮助他们。”美国公众诚信中心(CPI)的总监查尔斯·刘易斯说。

  1983年,刘易斯进入CBS的调查类节目“60分钟”。此前5年,他在ABC做了5年国际报道和调查报道。在“60分钟”工作的第一年,他调查了150个故事,其中50个写出了大纲,但只播出了3个。6年后,他对当时的工作环境越来越不能忍受:节目经常被否决;由于经常面对被采访者伤心痛哭的镜头,自己的内心常陷入痛苦的挣扎;最荒唐的是,他有时会接到任务,要求他把20多年前的谋杀案在一次采访中解决……因此,刘易斯选择了离开,甚至不惜因此违反签订的劳动合同。

  不受版面或节目的限制,独立进行调查性报道,做纯粹意义上的调查性报道,成为刘易斯的职业选择。

  1990年,刘易斯创办了美国公众诚信中心,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公共政策领域进行调查和报道。至今,该中心发表了250多篇调查性报道,出版了13本书。刘易斯著有或与他人合著了多本畅销书:《购买总统2004》、《美国受骗》、《购买总统2000》、《国会的交易》以及《购买总统1996》。

  西方一些优秀调查记者不愿意受各种利益集团的控制,尊重报道的客观中立立场,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新闻的纯洁性,为此不惜牺牲已经获得的职业成就和丰厚待遇,甚至辞职。刘易斯将这些志同道合者组织起来,建立了公共诚信中心网站,从事独立的调查性报道,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公共政策领域进行监督。CPI每年的运作经费约400万美元,资金来源主要是基金会和私人捐款,这些捐助者的名称列在中心网站上,向全社会公开。为了保证调查的独立性,CPI从不接受广告以及大公司、政党、劳工组织的捐助。

  1997年,刘易斯发起成立了全球惟一的国际调查记者联盟,目前拥有46个国家的92名成员。到目前为止,联盟已经进行了6个大规模全球合作调查报道,每个报道都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

  2002年CPI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政府在全球使用雇佣军的情况的调查报道,全文8600字。该调查显示,军事的私人化和公司化在美国存在严重问题,如副总统切尼原先所在的哈里伯顿公司就在做类似的工作。

  2003年年初,为了调查一个国际大公司如何污染水源的真相,CPI动用了30个记者编导,在全球广泛调查,从而挖掘出该公司的分散工厂如何让水源私有化的来龙去脉。去年11月,CPI发表调查报道,把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获利的公司一一列举,还向美国政府提出了23项有关《自由资讯法》所赋予美国公民及新闻机构的权利,要求获知与调查有关的信息和情报。为此,他们甚至把国务院和五角大楼告上法庭,有的诉讼还赢得了胜利。

  作为CPI及国际调查记者联盟的领军人物,刘易斯本人具有非凡的捕捉重大新闻的能力:在“9·11”之后,布什政府通过了《爱国者法》,赋予总统过大的权力。2003年2月,伊拉克战争开战之前,刘易斯收到一个线人的电话,获知美国白宫和司法部长联名提出了一个“爱国者第二法案”,布什在里面提出了更多的涉及个人隐私的要求。通过努力,他得到了这个秘密的法律草案文本,并向司法部进行核实。

  司法部回信称,这个文件并不特别重要,只是属于备忘录级别的东西。“问题是从来没有人会写一个长达123页的备忘录,而且送交给副总统”,刘易斯对司法部长秘书不要公布的请求没有理会,及时将其公之于众,从而引起全美各大媒体的关注,《华盛顿邮报》甚至为该报的相关报道做了编者按评论,最终迫使布什总统收回了这项法案。“我们当然得罪了很多人,他们对我们恨之入骨。”刘易斯说,为CPI工作的记者,生命每时每刻都在遭到威胁,其中有些记者遭到枪杀和殴打、谋杀。有些国家甚至对调查性记者提起刑事诉讼,用法律的手段进行压制。

  CPI记者经常面对的是政府、某些公司及劳工组织的谎言。对此他们坚持一个信条,“不去听他们怎么说,而去看他们怎么做。”

  刘易斯领衔的国际调查发现了一个特殊现象: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无力,全球目前约有3000家公司占据了5万亿美元资产,相关政府机构却对这些资产的合法来源从未进行充分了解。

  CPI的调查性报道促成了很多立法,让一批官员下狱,还涉及总统的经济问题。在过去几年中,刘易斯和他的同事们撰写了大约400万字的调查性报道,先后获得美国及国际20多个重要新闻奖项,目前全球很多重要媒体都采用CPI记者的调查报道,这为他们赢得了非凡的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

  刘易斯宣布于明年退休。但他还表示:“我要继续写书,仍会有很多人因为我的书而愤怒。”

  英国调查新闻中心
加文·麦克法蒂安
  像美国CPI一样,英国调查新闻中心阵容强大,旗下聚集了《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媒体的最优秀的调查记者,中心下属的调查团队约有20个记者,此外还有四五个退役警察,他们经常参与国际事务的调查,涉及政府政策、人权环保等方面的问题。他们制作的《世界在行动》系列电视调查,基本没有出镜记者,他们关注的重点是要讲的故事本身。

  如何维护报道的独立性,是麦克法蒂安及其同事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会议现场播放了英国调查新闻中心为BBC制作的有关南非钻石金矿经营黑幕的大型报道片断。据麦克法蒂安介绍,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公司戴比尔斯家族控制了南非钻石金矿的开采和经营,旗下有500家子公司,600亿美元资产,控制了约翰内斯堡股市的百分之一,此外它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秘密警察”队伍,内部保安达26万人。

  此次跨国调查长达七年,最后的成品片长3个小时,动用了两个编导、十个助理,还有众多部门人员的协作,经费创下BBC专题的最高纪录,达170万英镑。出资者包括澳大利亚广播公司(70%)、美国“前线”(15%)、BBC(15%)。

  调查揭露的事实触目惊心:该家族控制了全世界85%的钻石、30%的白金及25%的金矿供应,此外垄断了前苏联的硬通货,控制了6个国家和政府的经济命脉,全球雇员达上百万。即使如此富有,其拥有的钻石金矿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依旧非常恶劣,有些工人在矿井工作没几天就悲惨死去。

  作为编导之一的麦克法蒂安说,“想通过戴比尔斯购买大量钻石,要通过指定的供货商交易,还要向他们提供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这个家族也坚决支持南非种族隔离政策,还是南非核计划的主要赞助者,但它给公众造成的假相是,一个保持自由派观点的家族,而且热心于慈善事业。”

  在该片制作的后期,戴比尔斯向麦克法蒂安所服务的独立电视台Granada提出了法律诉讼,指控多达140条。“BBC虽然拥有强大的律师队伍,但不愿意和我们站在一起,他们担心浪费大量的诉讼资金。”麦克法蒂安说。

  麦克法蒂安的团队聘请律师和BBC对簿公堂,最后赢得了官司。后来他才发现,BBC高层和戴比尔斯已签订协议永久禁止该片的播放,其中重要原因就是,“BBC的董事长曾是戴比尔斯的雇员。”此次调查和有关诉讼在英国新闻界掀起轩然大波,BBC的规则也发生了变化:高层经理都必须公开他们在哪些公司当董事;在南非、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非法钻石生意最终被禁止。

  “我真笨,没有事先去查一下这个董事长的背景。”麦克法蒂安说。

  对于调查类记者可能面临的法律麻烦,麦克法蒂安归纳说:“(在英国)如果你写一篇文章,你的主角不喜欢,记者需要证明你写的是真的。在美国是反过来的,举证责任倒置。所以在美国控告记者很难,在英国相对简单。美国的坏人来英国打官司。在美国,他们也会一直告下去,即使告不赢,也会拖住你花钱。”

  曾长期在美国工作的麦克法蒂安介绍,在美国,由于有自由资讯法,很多资料和官方调查都是公开的。比如,跨国公司的相关资料必须在每个州都有备案。任何公民都可以申请,每次5美元或免费。他还介绍了获取资料的个人经验:花很少的钱买很多上市公司的1股股票,公司就有义务提供资料,从而得到大量重要信息——他个人拥有600个公司的股份。

  还有另一种促使调查报道成功的趋势,就是进一步深挖历史题材的内容,以现在眼光回顾历史。麦克法蒂安3年前曾经和他的团队耗时13个月,揭示了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失去王位的真相,制作经费也达到50万英镑。

  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历史故事,已经在全世界传播了66年之久,但麦克法蒂安的调查显示,爱德华八世对纳粹德国、日本非常崇拜,曾经与其进行金钱交易,阻止英国向纳粹宣战。当时的英国政府因而百般阻挠爱德华八世的婚姻,在公众中散布辛普森夫人的谣言,其中之一是在1920年代的上海做过妓女。这种做法十分奏效,英国公众对辛普森夫人的印象非常坏,迫使爱德华为了结婚放弃王位。

  “这显然也是公众十分感兴趣的题材。”麦克法蒂安说。(南方周末 记者 朱强 雨晨)

  调查性报道在国外

  2004年5月20至22日,由李嘉诚基金会赞助、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新闻学院主办的首届纪实报道电视节,吸引了包括美国“60分钟”栏目资深编导哈瑞·莫赛斯、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前线”栏目执行制片人路易斯·威利、美国公众诚信中心(CPI)总监查尔斯·刘易斯、英国调查报道中心主任加文·麦克法蒂安、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制片人张洁、执行制片人胡劲草等新闻记者前来参加。

  会议期间的系列讲座包括经典纪实新闻片“60分钟”剖析、从“新闻调查”栏目看中国新闻调查的发展、从“前线”看调查性节目在美国的现状与危机、大型历史纪录片《幼童》的台前幕后、英国调查性节目的现状与危机等。

  会议现场播放了PBS与《纽约时报》耗时6个月联合调查、制作的节目《危险的工厂》,调查讲述了美国一个十分富有的大企业为赚取更多利润而不人道地劳役员工的故事,《纽约时报》因此获得2003年度的普利策奖。

  美国三大电视网(ABC、CBS、NBC)在196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严肃的新闻报道节目,每年会制作几部调查性报道,1970年代后开始走向繁荣。

  与会的资深记者与新闻学者一致认为,如今的调查性报道在西方已经明显走下坡路,电视台日趋商业化,往往盲目追求商业利益和收视率。有些国家的播音机构都在不择手段,俄罗斯甚至出现了无上装播音,广播电视也日益受到政府的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舆论监督已经变得残缺和无能为力”。

  CBS“60分钟”是美国调查类电视新闻报道的先驱者,该节目是美国惟一一个定期播出的时长为一小时的电视新闻专题,每周在全美349个电视台播出一次,因为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被誉为公共事务节目的“旗舰”。

  但现在此类调查类节目的生存受到了严峻挑战,节目时间压缩了,像每集“60分钟”里调查类的报道节目长度往往只有12分钟。由于制作成本和制作周期都在上升,节目面临着资金断层的压力;制片人则认为受众对严肃的新闻调查不感兴趣,因此从事此类报道的记者纷纷改弦更张,制作更能吸引观众的节目。

  英国的调查性报道起源于1960年代初期,动荡的年代为调查类报道提供了生存的条件。1963年开始,Granada电视台开始播出系列时事调查片《世界在行动》,这个栏目每集长度约为26分钟,被誉为是英国400多年以来最大型、最成功的调查性报道。BBC(英国广播公司)也在同时制作了类似节目,同样获得巨大成功,并引起全国调查性报道的热潮。目前制作《世界在行动》的英国调查新闻研究中心主任加文·麦克法蒂安认为,这两个节目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BBC和Granada之间有个君子协定———从不进行任何的恶性竞争”。

  与美国相似,英国目前的调查性报道也呈现出大起大落的局面,最高峰在1970年代末,每年出产300部,目前只有35部左右。

  虽然现状堪忧,对调查性报道的前景,英国调查新闻研究中心主任加文·麦克法蒂安仍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认为,就目前调查报道的深度及社会影响而言,在总体上仍旧保持着优秀的质量。

  与英国的状况略有不同,欧洲其他国家的调查报道记者大都是在平面媒体工作。法国的调查报道记者数量最近增加了3倍,德国电视台第二、三频道都有很多优秀的调查类记者;北欧及南欧的国家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记者,他们对政府行为及公众事务有兴趣,为公众提供了真实和有力的节目。

  “调查性报道在西方并不是整体意义上的衰落,平面媒体还有很大的空间,电视媒体也不是严格的江河日下。”麦克法蒂安说,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调查性报道的语言和形式越来越新颖,寓教于乐。据他了解,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后,英国公共电视台第4频道用于调查性报道的资金大幅增加了约二三百万英镑。(南方周末 记者 朱强雨晨)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2004车展大饱眼福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八国首脑会议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