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信函被毁案再起波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4日11:36 法制日报 | |||||||||
张晗 本报记者 王辉交寄的信函进了废品站 周兴和利用秸秆开发的墙体及装饰建材技术,是受四川省政府重点扶持、发展和推广的项目。为了让全国建筑行业更多地采用绿色环保建材,周创办了星河建材公司,不断向全国各地企业发出商业信函拓展业务。因为这家公司发出商函的数量之大,光邮资每年就将近百万元,在公司所在地成都,就有多家邮政机构主动找上门来,希望能揽下这笔业务。或许
星河公司说,从2002年4月到9月,他们公司向邮政部门交付的信函达两百余万封,依照合同约定每月结算邮资,公司为此支付的邮资费已达八十多万元。可是,让星河公司的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那阶段公司发出的商业信函是前一年同期的三倍,但效益却明显下降。特别是七八月份以后,情况更加不妙。投入更多的商业信函发布信息,公司反倒门庭冷落,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连续一周,公司向应收商函单位电话咨询,得到的答复如出一辙———没收到商函。 都收不到商函?一定是邮寄出了问题!问题究竟出在哪个环节?在排除种种因素后,周兴和把目光定格在商函公司。为尽快弄清真相,他派几名下属暗中来到绵阳,细心观察本公司送往商函公司信件的处置情况。观察了一天又一天,但见他们的商业信函一袋袋被送进这家商函公司,却不见拉出去邮寄。终于,在10月3日傍晚,他们见到有人用三轮车拉出了一大麻袋一大麻袋的信,不由长吁一口气:这不是发寄了吗!赶紧用手机向公司通报过这一情况后,他们便急不可耐地想回成都了。是啊,国庆放大假,谁不想阖家团聚,好好乐一乐?然而,眼看着三轮拐了个弯,行进的方向似乎不对劲了。跟着走!最后他们看到的是,三轮车进了一家废品收购站。 当跟踪而至的人走近那家废品站,送“货”人正迅速离去。第二天傍晚,同样的情景又出现了。 这地方是绵阳市国富废品收购站第十二门市部。在那里,星河公司的人看到,大约上百平方米的院坝里,散乱堆放着的全是星河公司的商业信函,其中大部分已经被分拆开来,还有少部分完整的正被分拆着。废品站的老板对来者说,这些信函是由另一个收荒匠雇三轮车送来的,事前双方已商定,信封按废纸计算,每公斤0.30元;信封内的印刷宣传品,每公斤按0.80元计算。 废品站老板承认,他做收购废品的生意也好多年了,还从未见过这么多信被当废品卖掉。事先商定价格时,他并不知道有多少信,送来后看到这么多信函,他的头都大了。破案后带来的种种疑问 10月5日,星河公司向绵阳警方报了案。星河公司副总经理周开洪打过110报警电话,半小时后绵阳市高新区石桥铺派出所两名警察来到现场。他们查看了一下准备离开,在周开洪的要求下,才给做了笔录。警察走后,不知如何是好的周开洪打电话到法院咨询,一名法官建议他们叫警方封存现场物品,进行证据保全,周立即前往石铺桥派出所要求出现场的警察封存现场物品而遭拒绝。第二天,绵阳市高新区检察院应星河公司的请求,到门市部封存了留在现场的22麻袋信函,据清点统计大约有十几万封。10月8日,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牵头、高新区公安分局配合的专案组成立,对此案进行侦查。10月23日,绵阳市公安局向媒体通报了案件侦破过程。警方宣布,这是一起偶发的盗窃案件,纯属李长春等人的个人行为。李长春于10月6日到石桥铺派出所投案自首,说这两起信函被卖事件中“信函全是我一人偷的,与他人无关”。警方查明,这名叫李长春的男子,是绵阳邮政局商函处理中心业务主管的亲戚,事发前他在邮局里打杂。涉案的还有一男三女,是李长春的家人或亲戚。 李长春交代,9月30日,他找在邮局工作的亲戚要了钥匙住进商函制作室,第二天,看到屋里到处堆放着成捆的商业信函,“动了邪念,想偷几捆出去卖掉”。他开始拆毁信函,一直拆到第三天上午,也没拆出多少,便叫妻子、侄女、侄女婿等人来帮忙,然后找第十二门市部的老板谈好价格,雇了几辆三轮车分两天拉出几十麻袋信函卖到了废品站。据悉,李长春为此已受到公安部门的劳教处罚。 十几万封信在邮局被盗,盗信人把它拉到废品站卖了废品,这事说起来让人感到那么的荒唐。此案果真如绵阳警方所说的那样,只是一起偶发的盗窃案件吗?事实上,案发后废品站老板曾交代说他的门市部此前也收购过星河公司的信函,卖信者是邮局的人。时至今日,案发已近两年,人们还会提出种种疑问:偷盗者为什么要选择这目标大、值不了几个钱又费事的信函,干嘛不选值钱又轻巧好下手的东西偷?既然是偷盗,在邮局的办公室里分拆信件,就不怕被人发现?被盗信函数量巨大,李长春叫来家属亲戚多人将已封好的信函拆毁,然后堂而皇之地拉出邮局大门,为何没人阻止…… 随着星河公司状告四川省和绵阳市邮政局侵权赔偿一案的开庭审理,这个曾经引起舆论哗然的拆毁信函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开庭过后,有记者在绵阳游仙区义和镇九村找到李长春。据李长春说,他已被取保候审放了出来。听说是为偷盗信函的事采访他,他不愿谈那些事情,只是说:“这事把我们全家害惨了,走路都不敢抬头。放牛娃怎敢把牛卖掉,是上面安排卖的……”协商处理未果走上法庭 不仅是解不开的诸多疑问让人难以释怀,事件发生后,星河公司感到,与绵阳邮政部门一直难以协商解决此事。他们说,当初签订协议时,绵阳邮政局领导也在场,但后来绵阳邮政局声称这是商函公司经理张道荣背着局领导擅自作主搞的,局领导根本不知情。绵阳邮政局不但不想就其给星河公司造成的损失加以赔偿,而且提出,协议中规定的交寄信函价格为0.26元/封,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寄往外埠0.60元/封的资费标准,会给国家邮政造成损失,邮局方面要在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同时,还要向客户追缴邮资欠费,要求星河公司补交欠费八十余万元。 见协商解决得不到结果,无奈之下,公司将绵阳邮政部门告上了法庭,要求邮政部门赔偿其商函未寄出而给他们带来的各项经济损失三千万元。因绵阳邮政局是二级法人单位,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他们的上级四川省邮政局亦成为本案的被告。 原告星河公司指出,绵阳邮政为星河公司邮寄商函,双方有协议约定。他们与绵阳邮政局的商函公司于2002年3月12日签订过一份协议,3月26日双方废止了这份协议又重新签订了一份,此后履行的是3月26日签订的这份协议。原告提出,由于被告丧失邮政诚信,严重违反“负责、准确、及时、一封不漏地”为原告寄发商业信函的合同义务,其违约行为给原告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公正裁决。而对这份协议,省市两级邮政部门都是不认可的。省邮政局法制处处长沈成华,在绵阳中院开庭审理此案的庭外,对多家媒体明确表示道:协议不合法。商函公司为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绵阳邮政局的一个下属单位,根本不具有签约主体资格,而且协议违反了国家邮资费规定,因此,该协议无效。 庭审质证时,对原告星河公司提出被邮局拆毁未寄出的信件达两百多万封这个数字,被告也不认可。原告提出,被告对此应该提供相应证据,因为本案属民事合同纠纷,应适用民法和合同法有关规定。根据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而作为被告的省市两级邮政部门,均以邮政法规为依据加以拒绝。他们说原告邮寄的是平信,按照邮政法的规定,对于平常信件,邮政局收寄时不出收据,处理时不做登记,投递时不签收,并且不接受查询。 星河公司的代理律师指出,本案中作为被告的邮政部门所以搬出邮政法的“四不”,因为这“四不”侧重保护的是邮政一方当事人的利益,而忽略了广大邮政客户的利益,这种规定明显违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的立法精神和公正的法律原则。作为被告的邮政部门严重违背了邮政诚信,难道客户支付了几十万元邮费,却连查询一下的权利都没有吗?透过本案,让人看到在刚刚走出计划经济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制定的邮政法,已凸显与当今市场经济的不相适应而须修改了。 星河公司的人知道,以他们这样一家小小的民营企业,要与资力雄厚的国有邮政部门打这场官司,哪里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他们来说,这无异于一场消耗极大的旷日持久的“战争”。公司于2003年3月20日向四川省高院依法提起民事诉讼,省高院指定绵阳中院立案,到7月28日,他们接到了绵阳中院的立案通知书;从绵阳中院立案受理,到第一次开庭,差不多又十个月过去了;而什么时候能看到案件审理结果,他们现在根本不得而知。公司员工说,为了打这场官司,公司的不少业务难以如常进行,这对公司的发展肯定会产生不少负面影响。周兴和说,不管这诉讼最终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他都坚持打这个官司,这绝不仅仅为要个经济损失的补偿,他要为企业讨“说法”,为全国的邮政用户维权,更是为了以此给邮政部门敲敲警钟,促进邮政体制的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