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毁林案发生后农林执法“迟到”20多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5日01:37 现代快报 | |||||||||
“滥伐”长达20多天 “管事的”这才有动静 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毁林案,已责成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昨天,快报刊出开发商“砍”出南京近年来最大毁林案的报道后,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该案件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依法处理。记者了解到,昨天,阳光聚宝山庄的工
发人深思的是,一个简单的山林违法砍伐事件,从发生到现在已经20多天,为什么迟迟没有政府部门过问? 农林局:毁林超过20立方米可追究刑责 昨天下午2点半,南京农林局执法人员进入聚宝山对被毁林地进行现场勘查。前两天还作业繁忙的挖掘机昨天已经不见了踪影,被砍伐林木现场只能看见稀稀落落几个树桩,和一些没有清理干净的小树枝。但是,被挖掘机压过的地面还清晰地留有履带的痕迹。 “毁林只要超过20个立方,就可以追究毁林者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具体结果要等精确统计后才能得出。”工作人员对记者解释20个立方林木的概念:按照常规,1个立方林木约等于3棵直径达30公分的林木。而20个立方林木的概念大约为六七十棵直径达到30公分的林木。“但是由于树种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 在毁林现场,南京市农林局调研员张炎福随手捡起一块木片,指着木片上清晰可见的年轮告诉记者:“这棵树至少也有三十四年的树龄。”在树桩已经被基本清除的现场,这样的木片还有很多。 但基本清理干净的现场已经很难准确计算出被毁林木的面积,工作人员只好选取紧挨着现场的林木进行测算,以此来估算出被毁林木的面积和林木树种的基本情况。昨天,沿着近千米的“树桩带”,执法人员选取了3个100平方米面积的点进行测算,对于直径达10公分的林木进行了统计。等到数据汇总后,测算结果才能最终得出。 昨天,对被毁林地的室外测算作业基本完成。然而,工地的负责人却一直不出面,农林局执法人员希望毁林责任人出面接受笔录调查的计划没能完成。记者在办公房旁的空地上看到百余根被削尖的树棍堆,长度都在1米5左右,树皮大都还很新鲜,一位工人挑水的“扁担”也是用一根手臂粗的树棍。 根据南京市农林局的调查,“这块土地被征用后已经属于国有土地,原来的农民也成了城镇居民,土地上的林木同时属于国有林木,开发商购得这块林地后,也获得了这些林木的使用权,但尽管如此,开发商即使砍伐自己的林木,仍需要得到林业部门的同意。” 张炎福说,“目前首先要确认这次毁林事件的违法主体;其次要对毁林的违法行为进行定性,即确认究竟是盗伐还是滥伐;第三个就是处罚的程序。”“要想恢复这片被毁的林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人工造林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远远比不上天然林的效果。开发商没经过我们的审核就砍掉林子就逃避了我们的审核,我们事先根本没办法进行把关。 张炎福表示,对于事件的发生,林业部门的态度十分明确,就算开发商提出砍伐申请,林业部门也不会批准,因为这些林木都属于天然林,除了地铁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建设项目外,林业部门决不会同意任何出于经济目地来占用林地的申请。” “滥伐”之后,农林执法“迟到”20多天 在法律严格限制,政府部门多重监管之下,滥伐事件还是发生了。南京市农林局认为:开发商擅自砍伐树木的行为让农林局十分被动。然而,发人深思的是,在事发20多天后,农林局并没有对开发商的行为加以制止或是查处。在此之间,政府部门有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5月中下旬砍伐事件发生后,南京市农林局并不知晓开发商的违法行径。6月7日,记者向南京市农林局了解砍伐事件的情况,南京市农林局表示并不知情,但是同意进行调查,结果一连几天,竟没有一位工作人员到现场了解相关情况。直至昨天快报相关报道见报后,南京市农林局才于当日下午赶至阳光聚宝山庄现场,进行取证工作。这时,距离聚宝山滥伐事件发生已经20多天,现场都已经被清理得差不多了,只剩下零落在地上的树桩和树枝。 记者通过南京市农林局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平时也有类似砍伐林木的投诉案件,但是“农林局的人员严重不足”,要将每一个投诉都加以解决,也的确有些现实困难。该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明,有关违法砍伐林木的调查工作十分繁琐,通常首先要立案,然后现场勘验、调查、询问记录。几套工序结束后,才可以确定违法性质,随后追究责任,下处罚决定书。如果构成犯罪,还要移交司法部门。 然而,该工作人员对记者所介绍的这个“繁琐”的工作程序在昨天一个下午几乎全部完成。记者在现场看到,所谓的面积测算,通过一个简单的GPS测量仪器可以轻松完成;树的直径、树种、大小的判断也并非难事。一位现场测算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室外作业”完成后,进行下一步的数据汇总、测量计算也只需要半天的时间就可完成。 6名工作人员,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却“迟到”了整整20多天。这其中,相关政府部门的“不作为”,责任又应该由谁来担?对此,快报将继续关注。快报记者 郝倩 张大卫 翁叶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