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诸暨轻工技校把老师“赶”到企业学技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5日09:1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本报讯(记者李刚殷)教材陈旧,应知不知,应会不会,只知不会,只会不专,职业教育的弊端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技工”培养。面对这种状况,浙江省诸暨市轻工技校的做法是:把专业课教师“赶”到企业去学技术提高技能。

  当赵建龙老师第一次走进万安集团金工车间时,他感到的是震惊:车间共有44台车床,其中普通车床2台,其余全是数控车床。而他教的《车床工艺学》,全书13章,12章是普通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2004车展大饱眼福
车床。再一了解,他发现在诸暨这样的发达地区,普通车床已基本被淘汰。实际上,自己过去煞费苦心教育和学生耗费精力学成的这门课,到企业却派不上用场。

  诸暨轻工技校校长郭丽萍,显然更早地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她说:“为什么我国每年培养出这么多技工,企业却聘不到熟练技工?为什么职教普教比例已实现1:1,技工还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关键是职教培养出的人才严重脱离实际,无法为企业所用。职教培养方式不变,再过10年、100年后还照样会缺技工。”

  郭校长认为,目前的职业教育弊端甚多,教学上空对空,教师知识陈旧,教材落后,课本上写的技术和工艺在企业早被淘汰,培养的学生不懂当前企业的技术。若我国每年培养的数百万技工都是需要重新锻打的毛坯,国家该有多大损失!

  正是为改变这一现状,该校从去年开始推出了一项改革:实行“六个一工程”,逼着老师到企业学技术。这六个一是:联系一家企业,学精一门技术,结识一批专家,带好一批学生,每周下厂一天,每学期完成一篇调研报告,从而使专业课教师拓宽视野,增强竞争和应变能力,使教师具备独挡一面的能力,同时把企业的先进理念、前沿技术带进课堂。

  从2003年开始,20多位专业课老师每周一天全下到了企业。

  刚进厂时,教电工课的郑飞对数控车床内控制板上的熔断器和变频器也分不清楚,这是以前自己都没学到的;张靖波下厂实习时发现,企业的生产线大量使用树脂造型铸造工艺,而这是他任教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中没有的内容;杨建权老师发现,企业使用的液压机、线切割机中电器控制采用的是可编程序编制器控制,而这一知识教材中没有。

  接触企业使教师强烈地意识到,现有教材已严重脱离实际,课本里的设备、工艺、规范标准都比企业落后。为此该校决定校企合作共同编写校本教材,编写教材请企业技术人员当第一主编,老师当第二主编。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目前校企合作编写的校本教材已有8种,《机械制图》、《铜加工工艺》、《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企业精神和文化》等已经完成。

  “下一步,我们还要让老师参加企业职工的技能比赛和企业管理层的培训,教师不光要懂技术,还应该懂管理。”郭丽萍这样说。

  编后

  “三十万年薪招不来一个高级技工”,“五十个技工招聘岗位,应聘者不到十人”……我国劳动技能人才、尤其是熟练技工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严重问题。企业在呼吁、社会在呼吁,有关部门也在呼吁:再这样下去,未来谁来当工人?

  分析技术工人的短缺原因,大可从一些大环境上去找,比如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不够,还比如就业观念上的偏差,上技校在很多家长看来是“没出息”等等。

  这些当然都是原因。但报道中诸暨轻工技校校长郭丽萍的问题,却相当尖锐地让我们直面:“为什么我国每年培养出这么多技工,企业却聘不到熟练技工?为什么职教普教比例已实现1:1,技工还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答案还得她们自己找:关键是职教培养出的人才严重脱离实际,无法为企业所用。

  职业教育作为全社会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技术工人培养链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这个环节“掉链”了,整个技术工人培养工作就会“全线崩溃”。

  值得高兴的是,诸暨轻工技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且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办法补救。

  而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思考的还不仅限于此。比如文中提到的,教材与实际相比的严重滞后,这显然不该是一所技校能解决了的,尽管他们也在努力。那么,是不是我们的教材选题、编纂、发行体制出了问题?大量过时无用的知识还堂而皇之地占据着课堂,有关部门又是否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