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引咎辞职中被误读的“大”和“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5日16:22 观察与思考

  杭州 俞 评

  以中石油总经理马富才、密云县县长张文、吉林市市长刚占标等人的相继“挂冠”为发端,前一阵子引咎辞职在中国政坛掀起的旋风,预示着这一官员问责制行将具化为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党政官员正在成为一种“高风险”职业。我们终于看到,七品芝麻官的名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有了“实践者”。

  但是,笔者也注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只要出了大灾大难大祸大案之类的大事儿,原因还未查明,性质还未搞清,结论还未出来,公众舆论便一哄而上,不由分说地把矛头指向这个长那个官——毫不掩饰地表露出对官员们引咎辞职的浓厚兴趣和急切期待。引咎辞职仿佛正在被解读为:凡是出了大事,就得有官员承担责任辞职走人;凡是不出大事,就不必动“铁交椅”,继续当你的“太平官”便是。这种以是否“出大事”作为判断标准的新两个“凡是”,是对引咎辞职的误读,也不是实事求是看问题的方式,倒有“客观归责”之嫌。

  《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引咎辞职给出的条件是:“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不宜再担任现职。”《规定》还详列了九种应该引咎辞职的情形。因此,一个地方或部门出了“大事”,官员是否该自请摘去乌纱,关键得看他对公共安全能不能、有没有承担起应当承担的职责。从事后公布的调查结论看,发生在重庆、密云、吉林的三起重特大安全事故都是可防可控的,但作为第一责任人的马、张、刚三人却怠于职守、疏于防范,以致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严重损失,引咎辞职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不应就此了事,要像查处阜阳劣质奶粉那样一查到底,如果他们中有人触犯了党纪国法,就不是“回家卖红薯”那么简单了,还须追究其纪律、法律责任。而对于偶发的、难以预测预控的意外事故或治安案件,即便够上“重大”,只要有关官员事发后尽职抢救、全力侦破,则不应“见事便责、见官便轰”,甚至以一种阴暗的仇官心态看待一切。那样,对人既不宽容,又不公平,搞不好舆论这把“双刃剑”还会误伤了好官、清官,演变成引咎辞职扩大化。

  说到这里,笔者倒以为真有必要对引咎辞职的“咎”作一番新的解读。所谓“咎”,《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是“过失、罪过”。按照现代政治理念,为官者的过失标准应当高于普通公务人员,权责应该是对等的,因此能够使其引以辞职之“咎”,不应仅仅限于工作上的严重失误、失职,还应及于官德的失范。依笔者之见,在引咎辞职的制度安排上,更应注重对官德的考量,即官员是否具备与其官职相称的道德操守。事实上,那些引咎辞职的官员之所以漠视人权、失职渎职,根本原因就出在他们缺乏为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礼记·大学》上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也提出为政者要弘扬“九德”,天下方能“垂拱而治”。可见,官德的好坏殊非小事,而是事关江山社稷的大事。在国外,一些官员被迫辞职,不是因为出了什么惊天大事,而是由于看似小事的丑闻被揭。日本内阁“大管家”、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因被查出3年未交养老保险金,在民众的舆论压力下宣布引咎辞职(新华社5月7日电)。几年前北欧某国女教育部长辞职的原因更绝,仅仅因为她出国多报销了差旅费。这些在我们看来似乎不可思议的辞职事由,老外却看得很重,因为这样的丑闻损害了政府在国民中的公信力。反观我们的少数官员,少女为避让市长车队不慎失足落水,市长居然视而不见;公安局副局长只为被看不得拖案不办的农妇骂了一句,就把人家给拘留了7天;还有包“二奶”、卖“官帽”、瞒报疫情、数字造假、强制拆迁与民争利……拿着人民的俸禄却干着这些扰民欺民、狗盗鸡鸣勾当的官员们,没见有谁因愧对人民而主动引咎辞职的,他们奉行的是这样一条官场潜规则:只要大事不出、上面不查,这些“小节问题”算不得什么。

  如此看来,要使党政官员真正受到监督和约束,人命关天的大事要查究,有失公信的“小节”亦须问责,让官德缺失、官声狼藉者再也无法安享其位。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