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酒后代驾:如何顺畅“上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6日13:46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 郭宏鹏 本报实习生 章水仙

  “醉酒驾车=15日以下拘留+暂扣3至6个月驾照+500元至2000元罚款”,道路交通安全法这样警示着人们。5月11日深夜,著名喜剧演员牛振华酒后驾车遇难的悲剧更是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波澜。近日,福建省厦门市悄然出现了“酒后代驾”公司。“酒后代驾”能否真正承担生命之重呢?实际运营过程中能否得到民众的认可呢?日前,记者来到了厦门一个刚成立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2004车展大饱眼福
一个月的“酒后代驾”公司探个究竟。

  这是一家名为“约书亚”的企划公司,酒后代驾是其中的一项服务内容。据公司的负责人王经理介绍,在这里,签约并不代表上岗,所有的代驾司机在上岗之前要经过一系列的培训;首先,公司将邀请交管部门的执法人员为代驾人员指导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步,公司聘请有资质的教练员为司机补充额外的私家车驾驶注意事项;第三步,公司还要进行礼貌用语等服务方面的培训;最后,公司将专门组织考核,只有取得代驾证后方能正式上岗。

  据了解,该公司此项服务的收费标准为50至70元之间,相对厦门的消费水平而言,这样的收费并不算高。但是公司营业一个月以来,门庭冷落,业绩并不是很好。那么为什么这个服务项目却不能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支持呢?记者又走访了厦门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博士生导师柳经纬教授。

  柳经纬分析认为,虽然代驾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道路安全的维护,但在目前相应法律法规尚属空白的情况下,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实际问题,如:代驾司机的驾驶资格、收费标准、诚信程度;代驾过程中代驾公司、代驾司机、酒后顾客三方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的规范;途中事故或者纠纷的责任承担等等。在法律法规空白的情况下,应遵循相关的基本民事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等等,并尽早设置一些公平的代驾合同范本及行业惯例,引导三者建立诚实信用、公平合理的民事合同关系。另外,建议顾客在选择代驾服务后一定要签订相应的书面合同以免日后“口说无凭”。

  酒后代驾作为一项新兴的服务项目,在维护道路安全畅通、标志城市文明、引导安全新意识方面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是酒后代驾是否等于又给司机一个喝酒的理由、纵容司机饮酒呢?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是需要代驾制度的不断规范,也希望这个新兴的行业经过完善,能够真正担负起“为生命保驾护航”的重任。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河南高考舞弊案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