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干部文凭不是绝对标准
党建专家称惟“文凭”“年龄”两格取材的简单化做法将被纠正北京消息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党建专家钟岩指出,前不久中央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不再将“年轻化”作为评价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也不再把文凭作为选拔干部的一个绝对标准,这些重要变化,是中央为杜绝文凭“注水”现象发出的重要信号和政策导向。钟岩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干
部队伍建设中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干部老龄化。很多干部包括一些重要领导岗位的干部年龄偏大,不适合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小平同志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提出干部“年轻化”,当时,此举作为解决干部新老交替的权宜之计,大面积地、迅速地解决了我国干部队伍中的老龄化问题,很多年龄“到点”或“过点”的干部从领导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钟岩说,当时,按“年轻化”标准选拔的干部大都有两个特点,一是年轻,二是有文凭,正如人们一度所说的“年龄是个宝,文凭少不了”。这给我国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打下了很深的烙印,即,组织部门在选拔任用干部时,简单化地套用“年龄格”和“文凭格”这两项指标。其结果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成了凭“年龄”、“文凭”两格取人才。一些干部开始为拿到更高的文凭继而获得知识化、专业化的“认证”而努力。钟岩说,刚开始,很多干部在认识和接受学历学习这个问题上,态度是认真严肃的,走的路也是端正的。比如说,他们通过电大、函授、自学、在职学习等方式,获得相应的文凭,成为知识化、专业化的人才。但是到了后来,受社会风气影响,一些干部求学的过程慢慢变成了只求学历、专求文凭的过程。有了这种变味的需求,也就有了满足这种变味需求的市场。一些原本是知识殿堂的学校,开始演变为交易文凭的市场。有的领导干部工作很忙,时间相当紧张,但为了获得文凭,或请秘书代为听课,或请人代替考试,甚至直接与学校、老师谈交易,交钱拿文凭。钟岩认为,文凭“注水”,是用简单化的方式解决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复杂问题带来的后遗症。随着我们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合理、更加科学,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惟文凭是举的简单化做法,已经开始被纠正,文凭“注水”现象将逐渐减少。(万兴亚)作者:万兴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