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不给违规项目留下任何生存空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0日09:0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作者:刘文宁 由哈尔滨港务局与一家公司共同投资近4000万元建设的哈尔滨港务局果菜批发市场,最近被哈尔滨市政府确定为“违规建设和经营”项目。可这个违规项目在被限期清理后不仅没有得到清理,反而设计投入更多资金建设二期工程———近日,新华社以《谁给了违规项目生存空间》为题,报道了此事。
为什么哈港项目没有取得审批手续就大胆建设?报道中提到,相关水利部门一位人士透露,“哈港市场最后很有可能得到有关水务部门的批准,补办手续”。而记者在哈尔滨市规划局和国土局的两份文件中也都看到,对待哈港市场的建设,这两个部门也曾表示要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或“大力支持的原则”,给予补办相关手续或提供“服务”。 看来,违规者的胆量不是没有来由的。“边建设、边审批、边经营”嘛,大不了“补办手续”———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合不合规,只是早晚的问题。 这样的做法,我们似曾相识。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在开发区、高尔夫球场等城市建设项目中,违规立项、开工建设以至违规经营的现象,时有出现。其中,就有不少是“边建设,边审批”的,名曰“打破常规”、“特事特办”。这些建设项目违规而上,或是打政策的“擦边球”,或是干脆先斩后奏,造成既成事实,事后再想办法打通环节,领取合法“身份证”,由“黑”变“白”。如此“成功”运作的先例,在一些地方并不少见———无疑,它们往往鼓励且诱导着后来者大胆效仿。 事实上,这些“超常规”的违规项目,最后往往能通过种种办法变通成合法合规,很少会有人被追究责任。不仅如此,违规者还能得到诸多方面的实惠,如创造了招商引资的骄人业绩,提升了所辖区域的GDP数字,创下不凡的“政绩”,博得有关方面的首肯,等等。而那些规规矩矩者,却可能眼睁睁看着违规者出尽了风头。 守规者吃亏,违规者得利,这种不正常的局面一旦形成,往往会给后来者一种负面“示范”。于是,原来的中规中矩者,可能会动摇信念,效仿违规者,挖空心思钻国家政策的空子,争打“擦边球”,或干脆来个“生米煮成熟饭”,大不了,留下个烂摊子,自有人出面收拾。 说到底,这其实是一种以牺牲国家利益、挑战党纪国法的严肃性为代价的谋私行径。其中之私,既可能有个人之私,也可能有局部、小团体之私。江苏的“铁本”事件,使当地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之巨,设想一下,如果“铁本”不被及时叫停,那么其破坏程度该有多么严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种守规矩者吃亏、闯红灯者得意的现象,既暴露出某些行政管理制度有待改革,同时也反映出某些领域的事后责任追究的乏力。某些人不把党纪国法、中央大政方针放在眼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顶风而上,肆无忌惮,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它既使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被大打折扣,又使社会管理的成本陡然加大,从而造成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我们相信,随着问责制的严格实施,那些胆敢挑战党纪国法“高压线”者,那些抱有某种侥幸心态的人,终究会尝到自酿的苦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