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个人档案为何受冷落?“死档”现象不容忽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0日20:19 新华网

  记者今天从教育部门了解到,今年6月底到7月初,首批将户口和档案保留在母校的高校毕业生享受的两年保存期将陆续到期,有关部门提醒毕业生及时到学校办理相关手续。

  据了解,国务院办公厅在2002年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制定的19号文件,将毕业生的择业期延长为两年,以缓解高校扩招后突显出来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状况。如今两年的保存期已到,高校方面表示,希望毕业生及时与他们取得联系,自行选择户口、档案的去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夏季房展6.24国贸开幕
向。

  据了解,对于那些不主动前来办理手续而校方也联系不上的毕业生,各高校将依照相关规定,将他们的户口、档案迁回到前户籍所在地管理。

  “死档”现象不容忽视

  据校方反映,大多数将户口、档案暂存学校的毕业生并非没有找到工作,而是他们就职的单位特别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不需要也不接收户口、档案。因此,对于究竟有多少人主动来学校办理迁出手续,校方表示忧虑。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处副处长王燕华:这种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在有效期之内就把档案转走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占30-40%的样子。那么到了两年截止日期这些同学能不能像我们当初所签的协议里面那样主动的和学校取得联系把他们的户口和档案转出去还是一个问号。

  另据了解,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积存着近十几年来各届毕业生弃置不顾的“死档”。

  北京外国语大学人事档案科孟扬老师:九几年的时候有些学生面临着出国,他们就觉得档案不重要,以后他到某公司去可能那个公司不需要档案,所以他们觉得要不要无所谓,也不来找。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如果说高校毕业生对人事档案的漠视只是一些个别现象,那么在全国各地的人才服务机构中长期积存着数量庞大的“死档”,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专家指出,近年来各地人才服务机构存放的“死档”数量在逐年攀升,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主动放弃自己档案的“弃档族”。

  “死档”也叫“无头档案”,是指由于不知人事档案相对人的去向而积存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材料。据专家估算,全国各省市人才中介机构中的死档率至少达到10%左右,有些地区的死档率甚至高达70%。比如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所代理的5万余份档案中就有1.5万份遭遗弃,而目前四川省全省的人才“死档”已超过20万分。

  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人事档案社会管理中心邓丹宇主任:现在社会因为人才流动非常快,有些人长期在国外也有的人长期在外地,还有的人是在这几年暂时还没有用到,忘记了交费,这种情况都存在。

  据专家介绍,“弃档族”主要包括三类人:一是改革开放初期下海经商者,从单位调出档案后就不再加以理会;二是跳槽人员或在非公有制单位打工人员,由于单位不接受档案,而自己一时用不着,于是放弃档案;三是由于没有找到工作或选择到非户口所在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往往不到有关部门办理档案移交手续。这个人群所占比例在逐年增大,成为“死档”的最大来源。

  个人档案为何被冷落

  曾经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的个人档案何以被人们冷落?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与人事档案功能的逐渐弱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过去,调转档案是录用人员时必不可少的手续,如今人才录用机制灵活多样,很多用人单位不再要求转档案了。专家认为,档案内容陈旧,已经不符合时代量人标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王英玮副教授:由于过去人事档案比较偏重于政治色彩,对于一个人的政治表现这方面的纪录比较多,而对于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实际的工作业绩积累保存的比较少,造成一定的限制。

  公司职员:(档案)基本上没有用。现在看来就是一个身份证就可以了,其他的也没有人要,即使有人要我只要说找不到了也没关系。

  当今社会中,档案不仅对人们的求职谋生已经不具有决定作用,而且它的人事服务功能也有弱化的趋势。比如在全国很多地方,因私出国、领取结婚证等已经不用由存档部门提供材料。

  另一方面,目前人事档案管理混乱,调档手续繁复也迫使一部分人选择放弃档案。

  公司职员:转档案特别麻烦。我要把档案从石景山人才转到北京人才,在几个地方来来回回跑了7、8次,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把手续办完。

  一方面是“弃档族”人数的日益壮大,而另一方面,一些“弃档族”在需要档案的时候,却吃到了“弃档”的苦头。

  公司职员:几年前从单位出来以后没在乎档案不档案什么的,也没会去要,后来到了新单位单位需要档案给我上保险这时候我有点发懵了,回去一找,没了。所以说现在觉得确实有点后悔应该注重档案这个问题。

  专家提醒人们,遗弃档案是不明智的做法。因为档案作为记录个人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内容的文件材料,目前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过去和现在,人事档案仍然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社会管理工具,因此每个公民都应该重视自己的人事档案。”

  另一方面,人事档案的未来发展应当摆脱对人们自由流动所起的种种限制,建立电子化的个人信用体系,对档案信息实行动态化的管理和维护,建立人才业绩档案、个人诚信档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弃档”、“死档”问题。(来源:央视国际)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