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谁动了我们的理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1日03:37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成彪

  6月1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该报记者对马加爵临刑48小时前的独家专访。面对记者,马加爵谈了很多,其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说的一句话:“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据此,他认为“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是失败的”。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夏季房展6.24国贸开幕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像和希望,难道马加爵不曾有过理想?马加爵有过,他说:小时候想过当科学家,长大后就没有什么理想了。记者问他为什么上了大学,有了知识、能力来实现理想时,理想却没了?马加爵回答:“不知道。理想这个词,可能在初中就消失了。理想很重要,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成为没什么理想的人了……”

  马加爵不知道为什么有了知识、能力时反而失去理想,这正是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关于理想,有两个发人深省的事例:一个发生在美国。一位小学教师退休后拿出当年孩子们留下的“我的理想”作文,逐一找到那些已长大成人的孩子,“核对”他们理想的实现程度,结果发现有近半数人实现了当年的理想,还有两成人接近于实现理想。于是他得出结论:理想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另一件事发生在新加坡。一位中国父亲携子到新加坡读书,他的儿子参加了新加坡教育部组织的智力测试,成绩很好,教育部允许他的孩子报考新加坡最好的11所中学。经济繁荣、精神文明的新加坡至今没有提出普及大学教育的口号,还专设有许多技术学校,学生总能到“理想”的学校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解读上面两个事例,我们能够挖掘出咱们理想消失、理想实现程度低的一些原因:一、美国家庭尊重孩子的选择,充分发展孩子的个性,孩子的理想比较容易坚持;而我们呢,孩子被看作是不懂事的,父母的设计代替了孩子的理想,父母看似也围着孩子转,其实是牵着孩子往前走———我们没有尊重孩子理想的习惯,更不用说为了实现孩子的理想而创造条件。二、新加坡为了满足不同孩子的理想需求,政府主动提供多所不同特色的学校供孩子选择,以便让孩子找到实现理想的场所;而我们呢,划定施教区实施的义务教育,孩子从一生下来几乎就固定了十二年的读书场所(含幼儿园),而在诸多学校里,开设的都是“公共课”,学生多彩的理想在这儿几乎找不到土壤和阳光,只能读万人一式的课本,走亿人一路的成才道路。

  父母包办排挤了孩子的理想,学校单一扼杀了孩子理想,“内外夹攻”之下,有几个孩子的理想能够从一而终?外国人评价咱们是“不会疼孩子的中国人”,这话绝不虚妄。对中国的孩子来说,理想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如果环境干扰多了,有也等于无!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