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留守孩子”渴望亲情滋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1日07:42 荆楚在线-楚天金报

  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李昌建 通讯员胡光凯

  提要

  5月初,十堰一名叫小强的男孩,始终见不到在外打工的父母,留下一份万言遗书后投河自杀。“留守孩子”的生存状态如何呢?请看记者的调查报告——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夏季房展6.24国贸开幕

  小强遗书让人心痛

  小强的失踪,曾经让学校惊慌不已。而真相大白后,带来的震撼力,让他的班主任周老师现在依然觉得胸口隐隐作痛。

  今年17岁的小强读高一,来自十堰农村,其父母在石家庄打工。小强学习和生活都不愁钱。

  学校每一次开展向贫困学生献爱心活动时,小强常常是第一个捐款并且捐得很多,他学习成绩在班上也位于前列,乐于为学习落后的同学辅导功课,被同学们一致推举为寝室长。

  “以前,我一直觉得,小强是一个让人省心放心的学生。”周老师这样说。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5月初的一天,小强突然从学校里失踪了,而他的床铺上也只剩了一口小木箱。周老师和学校领导都慌了,赶紧打电话给小强的父母、舅舅及其所有的亲戚了解其行踪。

  两天时间在老师们的焦急中悄然过去了,而小强仍然杳无音信。周老师从小强的突然出走中似乎感到了不妙,忙和其他老师一起打开了小强的小木箱。

  这口小木箱揭开了小强的出走之谜。小木箱里放着小强一封长达15页的遗书。

  小强在遗书中写道:他3岁时父母就一直在外地打工,因此,他非常想念父母。每次在学校里看到别人的父母来看望孩子,他都羡慕不已,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因此,多么希望在父母怀抱中撒娇,哪怕是挨父母的一顿骂都愿意。而他却没有这个挨骂的机会。同样,自己生病之后也缺乏父母的照顾,面对这些他觉得活着真是没意思。小强在信中已经表明,为了减轻身心痛苦,他决定自行了断人生。

  看到这封遗书之后,学校立即通知小强远在石家庄的父母,迅速组织师生和其亲戚沿堵河和交通线寻找,并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寻人启事:小强,你回来吧,你的同学、你的老师、你的父母都在苦苦寻找着你……

  而此时,小强已在堵河投河自杀了。半个月之后,人们在当地的堵河边找到了他。

  “留守孩子”泪眼汪汪

  “由于父母上班,至少一成以上的孩子往往被家长锁在家里不让出门,到了暑假、寒假就更多了。”硚口“小童星”幼儿园负责人告诉记者,“武汉市越来越多这样的三口之家,父母是双职工要上班,孩子只能锁在家里——一套空荡荡的房子,一个孤零零的孩子。大多数孩子只能呆在家里,看着父母‘哐啷’一声锁门而去,再盼着父母早点下班回来。”

  在幼儿园,记者随机采访了13个三口之家,在将孩子“托”给幼儿园前,其中8个家庭的孩子只有双休日才被父母带出来“放风”——有5个孩子整天被单独锁在家里;另外3个和爷爷奶奶在一起。

  “我们也是没办法。”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绝大多数父母是很想把孩子带在身边的,但是,经济上的窘况,使他们不得不“远离”自己的骨肉:“这里大街小巷到处是游戏厅、网吧、迪吧,我要是不把他锁在家里,我把他放到哪儿?让他出去学坏呀?”

  “这是目前多数孩子成长中所面临的困惑”,一负责青少年教育的街道干部说:孩子“锁在铁门内,两眼泪汪汪”,缺乏主动学习和玩耍的自由,容易使天真无邪的童心被压抑,好奇心和创造性被扼杀。

  隔代抚养有错吗

  据了解,“留守孩子”的监护主要有隔代监护、父母同辈人(亲朋戚友)监护和自我监护三种形式。

  “在武汉市,由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抚养这种情况最为普遍。”“小童星”幼儿园负责人说,“这种家庭的孩子,较多地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单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在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即使明知不对、大多也是持一种宽容甚至放任的态度,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这个由他爸妈回来管’。结果孩子只知道淘气,幼儿园老师们带起来很吃力。”

  她举例说:“园里一个只有6岁的小孩,他奶奶就要给他配手机,说是方便联系。被我们挡了回去,结果孩子哭闹个不停,老师们几天才哄好。”

  “另外就是部分双职工家庭,有的要么将孩子‘全托’,有的则把孩子关在家里,等孩子大一点就由他们自己支配。这些父母认为,自己长期在外,又无人照顾孩子,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金钱上就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久而久之,这种方式极易养成孩子奢侈、浪费,不知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不良行为习惯。一个孩子经常把朋友请到家里玩,有一个晚上仅电话费就花了300多元。”

  给孩子多一点“生存关怀”

  “留守孩子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武汉大学周运清教授认为,“留守孩子现象”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

  湖北大学心理系严梅福教授认为,父母长时间不回家,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势必会淡漠,孩子年龄越小,造成的“关爱缺失”越明显,并影响到孩子健全人格与道德观念的形成,进而在其一生中都会留下痕迹。

  严教授还分析说,父母不在,孩子由爷爷辈抚养,称为“隔代抚养”,由于隔代抚养人心理上常常处于一种孤独状态,急需一种人群来填补空白,因而他们容易对孩子“保护过度”,被过分溺爱的孩子,性格也会出现扭曲。

  对于城市里的“留守孩子”现象,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周运清教授认为,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生存关怀”,遇到难题时,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情感支撑”,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如显得忧郁、不自信等,从而影响学习情绪和成绩,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从家庭的角度看,有必要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子沟通方式。

  如果父母中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全国英语四级考题泄露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南高考舞弊案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2004世界难民日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