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政府放高利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2日14:00 东方网-上海青年报 | |||||||||
据新华社电 河南省镇平县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县城,然而在县城内,豪华别墅却是随处可见,更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别墅群都是建在改制后的国有企业的生产区内。这是怎么回事呢? 【怪现象一】
17家厂区500多栋别墅 记者先后来到原镇平县羊毛衫厂、原镇平县玉雕厂、原镇平县有线电厂、原镇平县丝织厂的生产区,现在这些地方都已变成了洋房别墅区。记者初步调查统计,在镇平县的17家企业的厂区中,有500多栋洋房别墅。一些原国企职工纷纷向记者反映,全县在改革前有34家企业,现在全面临这种情况,镇平没有工业了,国有企业全部瘫痪。厂里的房子都卖了,地皮也卖了。 工人们说:“过去很多企业都很红火,现在搞得工人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知情者还透露,仅在镇平县有线电厂生产区别墅群里,就居住着7个县里局委以上的干部,另外还有这些领导的亲戚朋友。 90%企业破产或无法运转 据了解,镇平县原是一个工业强县,全县有34个国有企业。1997年,镇平县被河南省定为国企改革特试县,对全县34家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然而经过6年多的改制,却有90%的企业破产或无法运转,80%的工人下岗,70%的下岗工人拿不到最低生活保障金。为了生存,厂里又把土地作为抵押,向政府有关部门高息贷款。 在镇平县经贸委,记者看到了一份《关于深化直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上面写道:“经贸委14家直属企业,账面负债3.9亿元,其中,拖欠职工工资、集资款及劳动保险费约近5000万元,14家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高达355%。” 【怪现象二】 政府职能部门放高利贷 记者发现,有些国有企业虽然已经倒闭,但是厂门口却还有人看守,看门的职工说,这是他们自发组织的一个工人护厂队,主要是为了防止厂里的设备不被偷走。 镇平县有线电厂破产后,大量债主涌上门来。为了保护工厂剩下的设备,有线电厂的职工自发组织了工人护厂队。但护厂队难以护厂,2003年11月23日晚上,车间和仓库被一把大火烧掉,案子至今没有破;一些参与护厂和追讨国有资产的职工还遭到打击报复。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一些企业《负债明细表》上显示的债权人,除了金融部门以外,还有镇平县财政局、民政局、粮食局、经贸委、社会保险局等许多政府部门。” 借来的钱领导占为己有 在镇平县民政局,农村养老保险处的主任李冰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账目簿,记者在上面看到,在1997和1998年县民政局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就向原县丝织厂、印刷厂、有线电厂、曲轴厂、织袜厂等十几家企业,发放贷款近1000万元。” 记者:“镇平县1997年在民政局贷款的有多少家企业?” 李冰:“有10多家吧。” 从李冰提供的账目簿上记者看到,1997年7月30日,原县印刷厂的负责人贷了两笔款,一笔是60万元,一笔是73万元;原丝织厂、光学公司、曲轴厂于1997年分别在此贷款30万元、46.5万元和79万元;鑫鑫集团公司在同一天贷了两笔款共123万元,这些企业都是以2分7厘的月息,1到3个月的期限贷的款,贷款到期后,由于企业无力还贷,只有将设备和房地产等抵押品,由法院拍卖还贷了。 记者:“贷给他们是什么样的利息?” 李冰:“上面写的都有。” 记者:“两分七(厘)。有线电厂总共贷了多少钱?” 李冰:“34万9(千)。” 记者:“现在这笔钱还了吗?” 李冰:“还了,还了8万多,还有26万,这26万是用他们厂的地皮还的。” 采访中,镇平县的国有企业职工纷纷向记者反映,政府职能部门的高息放贷,是造成企业倒闭停产、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而这些不合情理的借贷行为没有企业领导的参与是不可能发生的,企业借来的钱也大都在改制过程中,被企业领导以各种名义据为己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