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祠镇:端午节的“故乡”过端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2日22:36 新华网 | |||||||||
新华网长沙6月22日电(记者明星、黄兴华)在端午节的“故乡”过端午,还有原汁原味的风俗吗?6月22日,正值端午佳节,记者来到了湖南汨罗市屈子祠镇。汨罗江从镇子中间穿流而过,屈子祠掩映在江边的茂林修竹之中,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水稻田。 端午节的印记烙在了屈子祠镇的每个角落。记者见到,这里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插着菖蒲,挂满艾叶,散发出浓浓的幽香。在镇子的街上,一群天真可爱的小孩子穿着过节的新
记者走进周世元老人的家中,她和邻居何七喜正在包粽子。虽然年逾花甲,但周世元的双手仍然十分灵巧,像变魔术一样,一串串碧绿的粽子立刻就包好了,用水一煮,整个房间都是粽子飘出的清香。 周世元坐在木椅上回忆说:“小时候,端午是孩子们最盼望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妈妈都要带着我到外婆家过节,看热闹的龙舟赛、陪外婆包粽子、穿妈妈缝制的新衣服。尽管家里很贫穷,但粽子煮熟后,外婆总是会拿一些,抛到汨罗江中。外婆说,这是给鱼虾吃的,它们吃饱了,就不会吃投江的屈大夫了。” 老人的回忆充满诗意,她的两个孙子在一旁听得入迷。 “走,跟奶奶抛粽子去。”周世元端着满满一盆粽子,带着孙子去了江边。 光阴荏苒,民风依旧。古老的传统,就这样传了一代又一代,成为一种无法磨灭的文化记忆。 屈子祠中,前来凭吊、缅怀的游人络绎不绝。在屈原的牌位前,摆着粽子和香烛,寄托着人们绵延不断的怀念之情。 屈子祠是战国时楚人为纪念屈原而立,现存建筑为砖木结构,是清朝乾隆年间重建。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现存纪念屈原的唯一古建筑,屈子祠沐浴了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闪耀着一个爱国诗人的伟大灵魂。 记者在屈子祠采访时,恰巧遇到了香港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覃百荣,她对研究屈原十分着迷。从南海之滨的香港到汨罗江畔的屈子祠镇,覃百荣一路奔波,克服重重困难,经过10次转车,才得以到达。 剪着一头短发的她对记者说:“在端午节的‘故乡’过端午,感到特别亲切和兴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符号,有着巨大的文化凝聚力。在香港这座中西文化交汇的大都市,传统节日正在逐渐走进年轻人的生活。人们很看重过端午节,也包粽子、赛龙舟,保留着与内地一样的各种风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