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谈话:中国的海外利益和潜在威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3日09:14 新华网

  特邀主持:张运成

  ◎中国谋求海外利益,必然要追求海上通道的安全、重要海峡的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龙目海峡、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台湾海峡等许多海峡,对于急需能源的中国而言都是“石油海峡”,而马六甲海峡更是成为中国的生命咽喉,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将给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形成所谓“海峡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夏季房展6.24国贸开幕
困局”。

  新利益观悄然成形

  张运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现在,无论哪个国家发生了恐怖事件或意外灾害,中国使领馆总要迅速查证有无中国人受伤或遇难,并不时向国人发布某国是否安全的警告;国内汽油价格总伴随着国际价格波动,许多家庭紧盯着加油站的告示牌;有消息指美国准备用军队保护马六甲海峡通道,引发中国担心;在伊拉克的7名中国人被劫持到获释;在巴基斯坦的多名中国工程人员因爆炸事件丧身或受伤;在法国戴高乐机场候机厅部分屋顶坍塌两名中国公民遇难;在阿富汗一伙恐怖分子袭击一个中国援建的建筑工地,造成11名中国工人死亡,4人受伤……对于全球各地发生的事件,中国几乎都在意。细心解读,这里似乎都隐藏着一个有关中国在海外利益的命题。

  冯仲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欧洲问题专家冯仲平):的确如此。中国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崛起为举世公认的区域性强国,与世界关系的内涵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中国一举一动都可能牵扯世界的目光,所谓“树大招风”;另一方面,国际风云的变幻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日常生活,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基于这样的背景,公众的关注点也随之变化,政府开始审视中国海外利益问题。围绕家、国、天下的利益观彼此交织,互促互动,所牵动的格局影响极其深远。

  傅梦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美洲室主任):中国必须走出去,寻找属于自身利益的世界“坐标”。中华自古就有“天下”概念,韬略鼻祖姜太公曾说,“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近代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世界眼光的重要性,但国力衰微,国人不能主动出击,相反,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胁迫下,被动与外面的世界发生碰撞,进而成为列强瓜分的势力范围。真正有机会、有条件付诸实践,从而开启中国国家利益向海外延伸先河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现在是真实的。

  刀书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南亚问题专家刀书林):全球竞争态势已经明显,中国的未来承受不起对海外利益熟视无睹。我们搞改革开放,踏上的就是一条探寻海外利益的不归之路,是新时代的“长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这里所谓的“三无私”,实际上也隐藏着某种利益观下的全球平等竞争思想。我借用这句古语,是想把话题再引伸一步。机会摆在每个国家面前,你不去拿别人就会去抢。在追求海外利益过程中,虽然中国寻求海外利益的脚步来得有些迟,但并不算太晚,特别是中国追求海外利益沿着全球化路径蔓延,中国与世界整体利益联系将日益紧密,前景不可限量。:海外利益实实在在

  海外利益实实在在

  张运成:中国海外利益观的产生无疑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让我们将目光拉近,谈谈中国海外利益的内涵。

  刀书林:“海外利益”实际上是“境外的国家利益”,属于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简单地说,中国海外利益即在中国领土之外的中国国家利益。分类上包括海外政治利益、海外经济利益甚至海外文化利益,以及为维护这些利益而相伴的海外安全利益。境外中国工作人员、侨民以及相关机构等是中国海外利益的载体。

  冯仲平:中国海外利益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已经有了更广阔的内涵,当前正处于扩展态势,深度与广度前所未有。从其内容、规模来看,商品出口、原料进口、吸引外资、技术引进、国际旅游、承包工程、劳务出口、境外投资和技术出口等方方面面都有了长足进展。经济利益首当其冲,政治利益和安全利益其次,三方共同构成国家海外利益的战略核心。

  傅梦孜:中国海外利益已经扩展、延伸至全球。经济利益是海外利益的核心和基础。中国海外经济利益大部分集中在发达国家。但从地缘战略角度出发,中国在亚洲和周边的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正日益增加,扩展速度超过世界其他地区。中国与亚洲以外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近年也快速增长,主要是中国对当地的能源与原材料需求强烈。

  刀书林:中国的跨国公司,包括国有公司和民营公司和其他中资经济机构,是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的主要载体。中国的海外经济利益可分为基本利益和增殖利益。基本利益指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基本要件,如能源、原材料的海外供应,相关的供应链安全,包括海道安全,属于海外安全利益;增殖利益指在境外获得利润的利益形式,主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劳务输出、境外工程承包等体现。基本利益与增殖利益的划分并非十分严格,可能会有重合,但对于从质上区分海外利益是有意义的。需要实现的是基本利益,需要拓展的是增殖利益。

  张运成:中国海外利益正处于扩展态势,深度与广度前所未有,可否作一历史对比。

  傅梦孜:新中国成立后相当一段时期,我们对国家利益关注的指导思想与今天所言是不一样的。60年代中国企业也曾走出去,但当时主要考虑的是政治利益、国际主义利益,并把它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与抛弃“左”的思想是同步的,中国开始考虑本国的国家利益。但在经济上忙于国内自身的发展壮大,无暇顾及走向国外市场。目前,中国寻求海外利益的时机和条件已经与以前的情形大不相同。追求海外利益是建设民主、富强与繁荣的中国这一最高国家利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冯仲平:成就是实实在在的。统计数字显示,到2000年为止,中国企业在160个国家投资了大约6000个项目,投资总额为70亿美元。到2002年底,中国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达6960家,中方投资金额近100亿美元。截至目前,经外贸部门批准在海外投资的中国公司已超过7000家,投资合同金额高达130多亿美元。有关部门估计,中国境外所有投资项目的资产总和已达1500亿美元。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企业进一步参与海外竞争的条件更加成熟。:探求属于龙的“坐标”

  探求属于龙的“坐标”

  张运成:中国已经踏上寻求海外利益的征途,海外利益对中国国力增长日益重要。那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的海外利益?如何准确定位?

  傅梦孜:传统上国家利益的体现有较明显的地理界限,一国的利益更多的是在其领土内体现并得到保护。这种国界内的利益也比较单一,一般不会牵涉其他国家。但随着国际社会相互关系的深化,国家利益体现的地理界限已有所突破。特别是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和对外投资的加强,使中国面临更多的海外利益,如海上通道的安全、在外公民的人身安全等。

  冯仲平: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提供了外部的最佳时机与条件,不仅使中国国家利益的地理范围扩大,而且促进了中国海外利益与世界整体利益的日渐交融。不同于历史上其他大国,中国海外利益的拓展始终伴随着中国崛起的进程,两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是共同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核心因素。中国要维护和扩展自身利益,关键是要处理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参与是中国处理好与外部世界体系的唯一选择,不参与将有被“边缘化”甚至被“孤立”的危险。

  刀书林:拓展海外利益既是中国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提高自身国际影响力的必要途径,又是提高相关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特别是经济依存度的必要途径。一方面,中国海外利益的深入拓展能够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国海外利益的拓展使相关国与中国“荣辱与共”,从而使双边和多边和平友好合作关系具有可持续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傅梦孜:中国主动地维护海外利益不仅是自身内在要求,实际上也是蕴含着对国际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有着越来越大的期望。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其影响世界的方式应该是多元的。

  刀书林:中国获取的海外利益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亟待拓展和提升。据统计,中国的所有投资占全球外国投资总额不足0.3%,未来应当将拓展海外利益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快一些。:全盘谋划取之有道

  全盘谋划取之有道

  张运成:中国海外利益正一步步变得厚实,我们的经验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未来还要做大、做强。怎样更好地实现和拓展中国海外利益?

  冯仲平:随着海外利益不断扩大,对外投资、对外部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中国急需重塑世界观,努力实现从被动到积极应对、再到主动谋划与介入的战略转变。既要主动遵守“合理规则”,确立国际信誉,又敢于和善于进行“合理冲撞”,在既有规则中寻找空间,谋求利益。

  刀书林:十分明显,经济利益应成为先导,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成为拓展海外利益的开路先锋,通过获得海外市场扩张利润。其中,对外经济合作是切入点,获得技术与资金;对外援助是铺路石,获得能源和各种原材料。多年来的援外实践表明,中国的外援工作正面临从单一目标到多重目标的转变,更趋务实性,追求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的实际利益。

  傅梦孜:海上通道安全与否,直接攸关海外利益能否实现。中国有着漫长的水上海界。在漫长且广阔的海域,存在着中国重要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海域管辖主权和海洋权益及远洋通道安全权等,直接关系到中国发展与崛起的经济安全利益。从这个意义上,中国在审视国际安全环境中,其必然的思维逻辑在于,对领海权利及涉及国家发展利益的海上安全的重视将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冯仲平:在获取海外利益过程中,企业是拓展海外经济利益的核心角色,政府则扮演引导和服务的角色。经济先行,政治、外交、安全与军事要紧紧跟随。中国外交和安全利益范围将随着中国经济利益的全球化进程而不断扩展,并且为之服务,确保海外经济利益、公民及其财产的安全。

  张运成:中国的海外利益要取之有道,不会也不可能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扩张与掠夺之路,请大家作一比较。

  傅梦孜:古代的明君贤士都以“平天下”为政治理想,“治国”只是达到目标的技术操作。平天下是“道”,治国只是“术”。中国的海外利益不是狭隘的国家利益。中国崛起与外部世界的紧密关联性决定在考虑国家利益时不是孤立的国家利益,而是与全球和地区利益有相容性。中国追求海外利益必将秉持属于中国国家品质的道义原则。

  冯仲平: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中国谋求海外利益高举的是“道义”与“共赢”大旗,绝非霸道。所谓道义就是树立自己的文明,但包容历史的遗留物,也包容异己,有了历史和异己的坐标,就知道自己是否有进步。所谓霸道就是以自己的文明为宗,贬抑、灭绝异己。基于此,中国不会像西方那样通过殖民、武力扩张手段来拓展海外利益,这是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之一,也是拓展海外利益的基本准则。

  刀书林:中国自古倡导“道济天下之弱”。中国人只想自卫、保护属于自己主权范围内的和已融入世界的中国利益,并不想排斥其他国家各自追求合理的国际利益。例如,中国长期以来在发展中国家树立的良好形象,已经成为中国拓展海外利益的政治资本。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中国无论是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都在全面深化,在诸多国家已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对华利益团体,这是可资依靠的资源。:潜在风险“戳痛”中国

  潜在风险“戳痛”中国

  张运成:中国保护海外利益的手段目前仍然薄弱。国际风云的任何变幻都牵涉到中国海外利益及其安全问题,都会给我们实现海外利益带来障碍与风险,请各位具体分析。

  刀书林:中国一方面可以分享地区和全球经济繁荣出现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要承受外部动荡的风险和外部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首要的是国家与政治风险。例如潜在的军事冲突与政治对抗带来的风险,还有国际恐怖主义在中国境外发动的恐怖袭击可能危及我国海外利益,如驻外机构、人员、石油通道等。

  冯仲平:除了在获取俄罗斯能源上,中日进行外交与经济角力外,中国和日本还在海外石油的开发上不断展开“较量”,中国面临激烈竞争甚至争夺风险。

  刀书林:存在企业海外市场运作、投资的风险。像对国外投资市场不清楚;对当地法律法规不了解,导致“水土”不服;在投资地选择合作伙伴不够谨慎;缺乏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等等。以上因素阻碍了中国对外投资,具体表现在投资项目少,成功的更少。例如,截至2001年,中国在斯里兰卡先后兴办的十多个企业中,仅有6个在运作。投资成了变相援助,不遵循市场规律,是一些投资不成功的重要原因。此外,在境外开展业务的多为国有公司,民营公司太少,而许多国有公司自身存在的缺陷阻碍了其在境外的发展壮大。

  傅梦孜:地缘政治研究表明,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格局迄今无一不受地理位置的制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国运。近、现代以来,大国对两处地理位置的关注从未有丝毫松懈:一为战略要地,二为海上通道。当今中国的海外利益日益扩大,造成拓展、保护海外利益的方式与手段逐渐跟不上海外利益发展态势的要求,一个主要表现是中国无法保障自身所倚重、必经海上通道的安全,或曰受制于人。

  冯仲平:中国谋求海外利益,必然要追求海上通道的安全、重要海峡的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龙目海峡、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台湾海峡等许多海峡,对于急需能源的中国而言都是“石油海峡”,而马六甲海峡更是成为中国的生命咽喉,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将给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形成所谓“海峡困局”。:锁定目标付诸行动

  锁定目标 付诸行动

  张运成:上述障碍与风险提醒中国考虑增加实现和拓展中国海外利益的方式与手段,提醒决策层要有更大的战略思维。那么我们有何针对性强的对策与措施?

  刀书林:加强国家间合作与协调,维护国际道义,维护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树立道义大国形象,是中国海外利益扩展到全球的前提条件。中国在处理反恐事务上,表现了成熟的政治艺术和高度智慧,成为当今唯一净土,更成为向海外拓展利益的政治资本。

  傅梦孜:要充分利用国际机制中有利于中国的部分,以国际通行规范开展活动,拓展利益空间。例如,要熟悉并运用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保护自己的海上通行权利,这对出现海上纷争时进行谈判以至诉诸国际仲裁而言,均是必不可少的法理依据。此外,海上能源通道涉及领海无害通过、群岛通过以及国际海峡等具体概念的界定,均为相关国家长期以来特别关注,中国应对此加强研究。

  冯仲平:中国不称霸,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保护已融入世界的中国国家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讲,2003年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的战略意义,体现在中国希望在世界大洋上寻求确立自己的地位,特别是要确保自己的海上能源通道。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强化海军、空军力量,使其具备保卫中国海上资源和能源补给能力,逐渐发展远程作战能力,以打破对中国可能进行的经济和能源补给的海上封锁,至少要做到在重点海域和海峡通道影响力的存在,才能保卫自己所依赖的石油运输通道。

  张运成:中国拓展海外利益必然挑战现状,如何处理与重要大国或集团的关系?

  傅梦孜: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和现存霸权美国有着维护海上安全的共识:除了在反恐问题上中美正在形成战略共识外,中美在海上安全上的共识集中表现于在以下问题上的相互合作与期待:一是反武器扩散;二是促进贸易自由;三是反海盗、走私贩毒以及危禁物品运输;四是共同参与地区和海上维和行动和直接参与对海上通道安全的管理与塑造。

  冯仲平:发达国家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对象。中国要维护自身不断增大的海外利益,处理好与大国及其集团如北约、欧盟、“八国集团”等的关系十分重要。例如,欧盟不仅是中国技术和资金的重要来源地,也是中国引进技术和设备最多的来源地。

  刀书林:从某种角度看,中国的地理因素,也可转化为拓展海外利益的有利条件。中国位居亚太中央,有与邻国相连的陆上交通网,东北与西北有两条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通道,东部可与亚太海上通道相通。周边国家已经成为中国拓展更大的海外利益的重要桥梁。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哪里有海水,哪里就有华人”,遍布全球的华人社群和网络毫无疑问是中国拓展海外利益的人脉。(来源:《时事报告》杂志)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三轮六方会谈
大学生非法传销
英语四级考题泄露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伊征兵中心遭袭击
2004世界难民日
2004欧锦赛 2004温网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