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省委调查报告表明:校园伤害事件呈8大特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3日11:11 新华网 | |||||||||
在昨天闭幕的全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一份团省委关于中小学校园伤害事件的调查报告引 起了与会人员的关注,且发人深省。调查发现,目前吉林省中小学校园伤害事件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校园内部,另一方面 来自校园外部。吉林省校园内部伤害事件呈现出5个特征:偶发事件频率较高、由个人矛盾引发群殴、“校园霸王”成为害群 之马、伤害事件发生有其规律性,最后一个特征是很多伤害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个女生。就校园外部而言,也呈现出3个特征: 校门口的“小混混”多为“老面孔”;“三
经过调查,团省委认为,造成校园伤害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言之,个人、学校、家庭、社会一个也不能少 。 校园内:“校园霸王”成为害群之马 团省委经过调查发现,校园内部伤害事件有5个主要特征。 偶发事件频率较高: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常常因为小事发生口角,导致动手打架。中学生在酒后或情绪出现极 大波动时也常常故意找碴儿打仗,发泄自己的情绪。 由个人矛盾引发群殴:这种情况在中学生中发生得较多。有的学校曾发生因个别较有“影响”的学生之间产生摩擦, 导致两个班级大打出手的事件,甚至演变成有目的、有组织的斗殴活动。这种情况由于参与人数多,场面不好控制,追究责任 难度较大。 “校园霸王”成为害群之马:在相当一部分中小学中,都有一个学生心中的“老大”,并细分为“学校老大”、“年 级老大”和“班级老大”,甚至还有很多“女老大”。在他们身后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追随者,形成一定势力,经常以“摆事” 等理由欺负同学。一个学校在这方面形成风气后,长时间很难彻底改变。 很多伤害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个女生:这一点不只在中学体现得较为明显,而且在一部分小学,为女生打架的现象也屡 见不鲜。 伤害事件发生有其规律性:小学高年级的校园伤害事件的高发期集中在每学年下学期,尤其是毕业前夕。中学校园伤 害事件一般多集中在春季和期末考试期间。调查中发现,越是经济条件落后地区、管理水平较差的学校,校园伤害事件发生的 频率就越高、后果就越严重。校园内部的伤害事件常常极易被社会闲散人员利用控制。 校园外:“贵族学校”发生频率较高 校门口的“小混混”多为“老面孔”:在学校曾有劣迹的辍学、毕业的学生由于对学校的情况比较熟悉,常常勾结一 些在校学生聚集到学校附近,像上班一样,活动规律很强。 “三厅一吧”(台球厅、录像厅、游戏厅和网吧)成为不良少年的聚集地:很多伤害事件就发生在其间或附近。 在“贵族学校”发生频率较高:这些学校的学生家庭条件大多数较好,所以更能吸引一些以索要钱物为目的的“社会 人”聚集。勒索学生钱物事件多发生于新学期开学、节假日过后,对象多为穿戴较好的学生。 成因分析:个人、学校、家庭、社会一个也不能少 团省委经过调查后认为,造成校园伤害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4个原因: 个人方面:表现为学生不理智,做事不计后果;表现欲强,盲目效仿;贪图享乐,不能正确对待现实和幻想之间的差 距。 学校方面:部分小学采取“开放式教学”后,管理不力,社会闲散人员乘机混入学校,给学生带来安全隐患;此外,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心里承受能力,而且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视不够,导致学生通过其它方式进行发泄。 家庭方面:表现为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学生产生惟我独尊的畸形心理;部分家长素质较低,对学生行为习惯 产生不良影响。很多学校每年都有素质较低的学生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和老师或别的同学发生纠纷,不分青红皂白冲进校园 殴打他人的现象发生。 社会方面:网吧、游戏厅大量存在于学校周边,没有严格执行有关法律规定;新闻媒体追求社会兴奋点,对教师管教 学生过严做法过分 渲染,使教师不敢严管学生,责任意识淡薄,造成“5<2”现象发生(学校5天的教育效果不如2天的家庭教育) 。某些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影视作品、网络游戏过分渲染暴力、色情场面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记者宋治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