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从小事做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3日17:18 新华网 | |||||||||
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新华社记者鲍盛华 6月21日至22日,吉林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在长春市召开。一位发言人讲了三个小故事,虽然听着都成了“笑话”,却发人深思。
第一个“笑话”是:一个小学生,周一到周五上学,每天做作业到深夜。周六和周日又要学钢琴、学美术。他看到爷爷和奶奶很自由,早上锻炼身体,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有一天,他忍不住问:“爷爷,我什么时候才能退休哇?” 第二个“笑话”是:有个小学生中午在学校吃饭,突然发现了一个“重大”而又“奇怪”的问题,跑去问老师:“老师,为什么我家的鸡蛋与学校的不一样?”老师问:“哪里不一样?”小学生说:“我家的鸡蛋没有皮。”老师说:“你家得有三四个人给你剥鸡蛋皮,当然与学校的不一样。”老师接着问:“那你知不知道鸡蛋是哪来的?”小学生毫不犹豫地说:“冰箱。” 第三个“笑话”是:一所小学校组织了两次主题班会,一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班会,一次是邓小平理论主题班会。有意思的是,同一个城市的一所大学开展了两个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一个是“借东西要还教育活动”,一个是“禁止随地吐痰教育活动”。这两个学校的活动正好弄反了,小学生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肯定有难度,而那所大学里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与学生的年龄结构又不太符合。 第一则“笑话”说明孩子负担太重了,他们的书包太大,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这容易使孩子的心态发生扭曲。第二则“笑话”说明孩子的动手能力太弱了,这样的孩子很容易畸形发展。第三则“笑话”则说明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还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第一则“笑话”反映的未成年人教育是以社会为本的,社会上形成的氛围是:如果你不加倍努力,就要落在别的孩子后面。于是,孩子还没上小学,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就要学完;没上初中,但初中一年级的课程要提前掌握。孩子的书包怎么能不重呢?“小学生盼退休”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二则“笑话”反映的未成年人教育是以成人为本的,成人认为孩子需要呵护,所以把一切事情留给了自己,这是典型的溺爱。第三则“笑话”反映的未成年人教育是以学校需求为本的,学校认为这段时间要搞这个活动就搞这个活动,而没有从实际出发。 说到底,这三则“笑话”反映了同一个主题:在某种程度上,未成年人教育没有以未成年人为本。脱离了未成年人搞未成年人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人们在热热闹闹地做教育工作,可在未成年人那里却冷冷清清,难有回应,有的甚至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这种情况需高度注意。 吉林省有关部门针对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情况做了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要突出主体性,坚持以未成年人为中心;强化实践性,坚持实践育人;增强针对性,坚持分层次教育;注重渐进性,坚持从点滴小事做起。 的确,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时,自始至终都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改变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使未成年人处于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我说你听”的教育方式,使未成年人由教育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在互动教育中达到自我教育的升华,提高教育效果;改变成人化的传统教育,使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关专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