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战线上第一代社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4日08:27 东方网-上海青年报 | |||||||||
本报记者 龚小莉 王文 卢湾,19个社工,653个帮助对象。社工的努力,让很多像阿三这样曾经陷入绝望的吸毒者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以魏静等人为代表的第一代社工,走家串户,在社会禁毒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日复
社工是什么? 魏静的丈夫也不太明白 6月21日,已经连轴转了两周的魏静,被社工站负责人要求休息一天。然而,这天上午,一名吸毒者来到了社工站,点名要求获得魏静的帮助。刚想休息的魏静,又来到社工站上班了。魏静告诉记者,很多群众对社工的理解,认为就是居委大妈。 卢湾区社工站,位于上海市蒙自路一个居民小区内。然而,这个小区的大多数居民,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社工站在自己的身边,更不知道社工是做什么的。 不仅居民们不知道社工的工作内容,社工的亲属其实也不了解。魏静的爱人,至今仍不完全清楚魏静究竟在做些什么,只知道魏静成天在忙忙碌碌。 群众和社会的不了解,一度使社工的工作难以开展。有一次,金桢樑的案主(即帮助对象),被单位调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上班,金桢樑前往说情,单位负责人说:“社工?干什么的?拿介绍信给我看看。”当时,社工站还没有做好介绍信,金桢樑只好去自己原来的单位开了一张介绍信,以原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去为自己的帮助对象说情。 对于社工的工作职责,卢湾区社工站站长周兴亚用八个字加以概括: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周兴亚说,社工开展具体工作的原则,也是八个字:尊重,接纳,真诚,服务。社工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情感上尊重帮助对象,在内心上接纳他们,真诚地为他提供服务,寻找工作信息,协助办理他们个人难以办理的事情,最终使他们融入社会。 屡遇案主恶语相向 社工坦言角色反差强烈 卢湾区社工站是2003年11月10日正式成立的,当时考虑到帮助对象的复杂性,社工站的19名社工,有15名是从政法系统抽调来的老同志。李新华来到社工站之前,是上海市公安局水上公安分局政治处的副处级干部。其他几名社工,来之前都是正科级干部。而如今,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走家串户。 社工李兰亭来到社工站之前,是卢湾区交巡警支队车辆检测站的站长。对于以前的工作,李兰亭说,那时,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司机满脸堆笑地找上门来,请自己“高抬贵手”,自己多少有点“朝南坐”的优越感。但是,来社工站不久,李兰亭以及他的同事们,很快就有了“朝北坐的”感受。 2003年11月,李兰亭来到一位案主(帮助对象)的家里,想说服案主去做尿检,了解他近期有没有吸毒。案主把门一甩,狠狠地说:“我没吃那东西,我干吗要去尿检!”随后关上了大门。 而李新华直到现在,在一名案主面前,仍然扮演着“朝北坐的”角色。几年前,这名案主为扩大自己的居住面积,从一楼搭起一个空中楼阁。居委会干部和派出所民警多次上门劝其自行拆除,均遭断然拒绝。案主的违章建筑,最后被相关部门强制拆除了。从此,案主产生了敌意。李新华第一次到这名案主家上门联系时,遭到破口大骂:“什么社工,滚!”离开案主家后,李新华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我不是处级干部,我只是一名社会工作者。直到现在,李新华每次给这位案主打电话,都被掐断。 一个月的培训课 学会与吸毒者聊天 2003年8月,李兰亭报名参加了司法社工的考试。在前往培训的路上,包括李兰亭在内的10多名社工,才知道自己被分配去帮助吸毒者戒毒,顿时,车内一片哗然,甚至有人说了句“惨了”。李兰亭说,他当时心里直打鼓。 2003年10月,李兰亭和其他社工一起参加了为期四周的培训。培训请来了华东理工大学的社会学教授、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还专门从香港请来了香港社工司的专业人员。 培训的课堂上,社会学教授向他们讲解了开展工作的方式和技巧,包括衣着要庄重大方,但又不能太过严肃;第一次接触地点应该由案主自己选择;和案主谈心时,光线应该比较柔和。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则详细讲解了有关吸毒和戒毒的医学知识。而来自香港社工司的专业人员,则讲述了他们多年来总结的工作经验。 但是,李兰亭坦言,仍对这项工作没有一点底。因为很多吸毒者,都曾被采取过强制措施,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没有退路的李兰亭告诉自己:用心去做吧,别想结果。 李新华发现,做了几十年的老公安,现在要“低声下气”地去求人接受自己的帮助了。李新华说,以前和工作对象的对话是讯问式的:“你叫什么名字?家庭住址?今天为什么叫你来?”而现在,李新华和帮助对象说话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能和你聊聊吗?你有哪些困难,可以告诉我吗?” 李新华悟出一个道理:社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 6月22日,社工的“娘家”———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副总干事何锡金说,社工承担的压力非常大,他们为戒毒人员的工作、生活到处奔波,反而时常得不到戒毒人员和社会的认可。他们不仅对戒毒人员“助人自助”,甚至还要“助己自助”。 朋友赞美社工工作 好像“香港太太” 如今已把社工工作干得有滋有味的魏静,曾经心萌退意。魏静是新疆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的高材生,曾是一名军校的教师。在军校教书时,魏静曾获得全军优秀教研文化标兵,受到过中央领导的接见。到社工站之前,魏静在上海市公安局轨道分局工作。 到社工站工作之初,正是上海最冷的时候,办公室又没有空调,本来体质就较差的魏静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感冒一次。上门服务时,很多案主家连厕所都没有,魏静只能尽量少喝水。这些辛苦都不算什么,真正让魏静更难受的是,自己的工作对象不仅是一个灰色、绝望的群体,还敌视她的一片好心。 一次周末,魏静约了一个好朋友在一家咖啡店里谈心,谈她对社工工作的迷茫,一谈谈了三个小时,直到深夜。这次谈话,改变了魏静对社工的看法。 朋友说,社工这个工作,是一个非常神圣的事业,也是一种非常时尚的职业。在国外,只有最富爱心的人,才有资格从事社工工作。朋友还说,魏静像一个“香港太太”。 魏静不知道“香港太太”的喻意,朋友告诉她,在香港,那些经常参加慈善活动、愿意献爱心的女性,常常被称为“香港太太”。朋友对魏静的认同和赞誉,缓和了孤寂中魏静的情绪。 而魏静帮助对象阿三的转变,更坚定了魏静坚持做下去的决心。 一次,魏静生病了,阿三听到消息后,赶到社工站等着魏静。魏静带病来上班了,阿三轻声地对魏静说:“听说你生病了,我来看你。”阿三说这话时,有些手足无措。因为缺钱,他的手上空无一物。那一刻,魏静非常感动。魏静说,阿三知道来看望我,说明他信任我,重视我,说明社工这个工作有着积极的前途。 “你是病人,不是坏人” 一句话感动吸毒者 对自己目前的角色,社工们很快就转变了过来。2003年11月的一天,李兰亭来到一名案主的家里,谈心时,李兰亭对这名吸毒者说:“你是病人,不是坏人,你也是受害者。”李兰亭发现,案主眼睛里竟然饱含泪水,手脚颤抖。 魏静第一次去阿三家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听说阿三生病了,我来看看他。”阿三后来说,正是魏静的这句话,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 和案主多次接触后,李新华有一个“惊人发现”:吸毒者并不是想象中的强势群体,凶横霸道,而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李新华说,吸毒者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朋友,甚至没有亲人,他们缺乏情感的归依。由于毒品对身体的侵害,吸毒者大多身体虚弱。同时,部分吸毒者从小缺乏教育,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去养活自己。 李新华呼吁,吸毒者是被社会遗弃的群体,但是,他们也有常人的情感需求,也渴望过上正常的生活,但他们普遍缺乏自救和自助的能力,全社会都应该来帮助他们。 李新华了解到,这名吸毒者的妻子正在劳教,女儿在读小学三年级,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基本依靠低保金,举步维艰。李新华立即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联系,希望得到基金会的帮助。上周,李新华将申请报告报送给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李新华在报告中拟定,希望给予吸毒者的孩子费用额,小学一次性支付1000元,初中一次性支付1500元,高中一次性支付2000元,大学一次性也支付2000元。李新华说,这个报告有些眉目了,有望在下半年开学之前落实到位。 三番五次帮找工作 哪怕只干一星期也好 大家都意识到,吸毒者只有参加了工作,才能真正融入这个社会,哪怕每个工作只做一个星期也行。 金桢樑在从事社工之前,是外滩水上派出所的副所长。金桢樑把帮案主寻找工作,看成是自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4-6月,金桢樑就三次帮一名年轻的案主阿进(化名)介绍了工作。 阿进读完初中二年级,就离开了学校。2000年6月,阿进被强制戒毒三个月,出来不久又复吸了。2001年4月,阿进被送进了劳教所。2002年释放后,阿进的母亲成天守着他,直至他逐渐离开了毒品。阿进的母亲开始带着儿子四处找工作,但每次都无功而返。直到今年3月,金桢樑出现在阿进的家门口。 金桢樑开始为阿进寻找工作机会。金桢樑发现,阿进虽然“要学历没学历,要经验没经验”,眼界却很高,一般的工作不愿意去做。金桢樑劝阿进要先学点东西,才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金桢樑联系阿进去了教育基地,接受免费培训。 4月16日,金桢樑带着阿进来到了职介所。一家超市正在招聘保安,金桢樑帮他报名、填表,之后陪他回家。4月30日,还没有接到通知的金桢樑打电话给超市,询问招聘结果。 这段时间,阿进在没有告知金桢樑的情况下,报名参加了空调维修班。应聘的艰难,让阿进自己也想到了要学点东西。 5月17日,金桢樑又托自己的朋友,帮阿进找到一个在电器商场做营业员的工作。但因为上班的时间和空调维修班上课的时间冲突,阿进做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辞职了。 6月4日,金桢樑又帮阿进在一家“洋快餐”找了一份工作,做钟点工。阿进至今仍在做着。 蒋先生“尿检风波” 让他更加信赖社工 社工的努力获得越来越多的回报,吸毒者对社工的信任与日俱增。金桢樑的一名案主蒋先生,就专程从南方某城市飞回上海接受尿检。蒋先生想让社工和社会放心,他确实戒毒了。 今年年初,金桢樑了解到蒋先生现在在南方某城市做生意,目前不清楚究竟是否戒毒。金桢樑找到蒋先生的母亲,想让她把蒋先生的电话告诉自己,劝说他回来接受尿检,当时遭到了拒绝。 今年4月,蒋先生突然给金桢樑打来电话,答应回来接受尿检。4月25日,蒋先生回到了上海,在金桢樑的陪同下,前往瑞金医院卢湾区分院进行尿检。 没多久,尿检的结果出来了,竟是阳性!民警把蒋先生带去了派出所,准备送去戒毒所强制戒毒。蒋先生大喊冤枉,但尿检结果似乎说明了一切。 金桢樑分析,如果蒋先生确实还在吸毒,他应该不会专程从外地赶回来做尿检。金桢樑焦急地告诉民警,希望给蒋先生一个机会,再做一次尿检。金桢樑跑来跑去为自己奔忙,蒋先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民警答应了复检。第二次尿检结果出来了,是阴性!这证明了蒋先生的“清白”。 5月8日,金桢樑接到从南方某城市打来的电话,是蒋先生的。电话里,蒋先生万分感谢金桢樑的帮助,并保证今生都不会碰毒品了。快挂电话时,蒋先生把自己在南方城市的所有联系方式都告诉了金桢樑,希望成为金桢樑的朋友。 信赖社工 搬了房子不愿迁走户口 小谷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也是李兰亭的帮助对象。今年3月,一直蜗居在茅棚里的小谷,在李兰亭的帮助下,迁往黄浦江的对岸生活。然而,小谷却不肯把户口迁往新住所,和李兰亭数月的接触,她已经离不开这里了。 小谷的人生和很多吸毒者一样,也特别坎坷。1998年,小谷的丈夫离开了小谷,至今生死不明。2003年回到家后,小谷带着孩子,吃着低保,住着茅棚。 今年2月25日,李兰亭第一次到小谷家上门沟通。 3月30日,在李兰亭的不懈努力下,小谷终于在黄浦江的对岸,分到了一套明亮的新房,小谷对生活越来越感到满意。随后,当地居委会要求小谷尽快把户口迁过去。 然而,让李兰亭意想不到的是,5月19日下午,小谷坐了2个多小时的车,来到卢湾区社工站,对李兰亭说,她不想把户口从卢湾区迁走。虽然新住所所在地也将很快成立社工站,会有新的社工和她联系,但她已经完全信赖卢湾区社工站和李兰亭。 19个人的社工站 一个温馨的家 卢湾区社工站共有19名社工,帮助600多名吸毒者走向社会。但事实上,在对这600多名帮助对象的倾心帮助下,蕴涵着每一个社工的心血,每一个吸毒者的转变,都是社工站集体劳动的结晶。 由于是内地第一代职业化社工,魏静和同事们对社工这项工作,没有找到任何可资借鉴的模式。工作中,他们摸索出一个方法:遇到的每个问题,都由社工站全体社工共同解决。 每到星期五,卢湾区社工站全体社工都会赶回办公室,召开一个特别的会议。办公室没有圆形会议桌,大家就坐在办公桌上,嘈杂地讨论着。大家把一周来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切磋。 最开始,讨论的主题多集中在穿着、第一次和案主联系应该说点什么等问题上,渐渐地,大家讨论的主题越来越多:怎样帮案主找工作,怎样抚慰受到挫折的案主,怎样让案主走向社会。 在这600多名帮助对象中,很多吸毒者至今仍然不能理解社工的工作,仍然敌视社工的真诚和苦心,这让社工承受着太大的心理压力。但是,社工们互相关心,极力在社工站内营造一种家的感觉,弥补着工作中产生的巨大痛苦。 对这种家的感觉,魏静的感受很深。5月底,魏静过生日那天,她和往常一样来到社工站时,看到一束鲜花躺在自己的桌子上,一张卡片上书“生日快乐”。魏静被深深感动了。晚上,社工站的全体同事,请魏静去了一家廉价但很温馨的酒家,和她一起过生日。魏静说,她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从新疆来到上海,换了那么多的单位,从来没有感受过这样温情的时刻。 资金短缺队伍青黄不接 社工事业期待社会支持 卢湾区社工站社工们服务的对象为600多人,但社工只有19人,每人服务近40人。刚成立时,卢湾区社工站有20名社工。今年4月,一名年轻的大学生考上了公务员,离开了社工站。剩下的19名社工中,年轻的社工只有4名,其余都是从政法系统抽调来的老同志。社工们有些担心:再过几年,当他们这些人跑不动了,社工站的工作由谁去开展? 事实上,这些从相关系统抽调来的老同志,目前从事社工工作时,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社工们说,就算一个案主每星期只登门服务一次,每天也要跑6个不同的地方。6月22日,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副总干事何锡金说:“有时一个社工的服务对象远在40公里外,老实说,找一个人谈了话后,就得马上赶回来,不然的话,太晚了,回家都有困难。” 很多人都曾问过何锡金一个问题:社工的工作时间是怎样的?何锡金说他真的很难回答,“我们社工的工作时间,既不是准时,也不是弹性,我们发明了一个新名词‘差时’,就是说,吸毒者一有需求,我们的社工就马上开展工作,几乎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何锡金很是感慨:“社工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 资金紧缺也是社工站面临的另一个问题。6月17日,记者第一次走进社工站时,看见三间狭小的房间内摆放着12张办公桌,19个人挤在这三个狭小的房间内办公。房间里,没有传真机等起码的办公设施,电话是三人共用一个号码,每次电话打进时,房间内立即响声一片。何锡金说,社工用复印材料时,纸张都是以“张”为单位领取的。 卢湾区社工站站长周兴亚说,本来社工站是没有空调的,在社工站成立后不久,卢湾区区委领导来到社工站,看望这些改造受损心灵的社工。时值隆冬,没有空调的社工站办公室阴冷异常。几天后,区委送来了三台挂式空调,每个房间安装了一台,并送来了一台微波炉,方便这些经常不能按时吃饭的社工。 5年后 上海社工将达1万 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为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人性化服务,以“助人自助”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社工起源于西方,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社会工作者被认为是“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人。 在发达国家,社工成为承接部分政府职能的“第三种力量”,在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香港地区每1000人中就有1名社工。 2002年,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项大型调研工作,主要调查上海市综合治安治理情况。调研发现,长期以来,对“高危人群”的管理,一直注重强制措施,忽视服务意识,社会消极因素开始积淀,负面影响开始显现。而犯罪预防的专门机构力量相对薄弱,上海市仅有为数不多的专职禁毒干部和缉毒警力。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吸毒人员数量急剧上升。 为此,调研报告首次建议,尽快培育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成立禁毒、社区矫正和青少年管理三个非赢利机构社团组织。 2003年8月25日到31日,上海首次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社工,前来咨询者高达5000多人次,有2367人报名应聘,其中公务员社工260名。通过统一笔试和面试,考试合格后,组建了一支399人的专业性强、人员精干的社工队伍,成为中国大陆首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专业社工。在这399名社工中,禁毒专业社工为131名。 2004年5月13日起到18日,上海第二期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开始接受报名。在今后的时间里,上海每年都将举行一次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5年后,上海的职业“社工”将达到1万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