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正常日子远走他乡 一"老"一"少"戒毒长征(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4日09:17 新华网
  “我再也不走那不堪回首的老路了”,这位已经第二次解除劳教的戒毒人员要与毒品决裂。
周来福戒毒成功,离不开警察的帮助。

  李景泰(化名)第二次到广东省戒毒劳教所办理解教手续,这天离“国际禁毒日”还有整一个星期。在这里,像李景泰一样反复“回炉”的共有850多人,占全部人数的四成以上。李景泰说:“再不回来了,不能跟警察过一辈子!”

  阿泰同班同学中有26个男生,毕业时赶上“白粉狂潮”,其中20人当了“粉仔”。

  在叛逆的年代,吸粉是炫耀的标签。

  吸毒10年,李景泰烧光了20万元,换来肺结核。虽然出所就医,但他还是劳教学员。

  出院没几天,朋友聚会晚归,有人要求停车买粉。阿泰塞给他50元,“给钱你坐车,我们先走!”阿泰劳教两次了,一旦复吸被抓,一签又是3年。

  “还养不养父母,要不要老婆,生不生小孩——我今年已经二十九!”

  有了吸毒史,人生从此不同。歧视不要紧,最恨是“道友”,“最好是离开”。李景泰在东莞谋了一份工作,月薪600元。

  钱不在多,够用就行。不求“老板”、“经理”,生活有所寄托是真。

  “戒毒搞掂先!”阿泰说。自己毕竟耽误了10年光阴,李景泰害怕急功近利、得意忘形,一旦遭遇挫折,立即心灰意冷——“痛不欲生的时候最危险。”

  从家乡到东莞,200多公里,可是还不够远。阿泰家有海外关系,他准备去香港,再转道去加拿大。李景泰要出国,“走得越远越好。”

  别人睡意尤浓,阿泰在操场上训练。别人全家团圆,阿泰在反躬自省。

  现在阿泰在公司独当一面,3个月下来虽然累了一点,但是他在享受自由,他在过正常人的生活。

  公章盖在解教证明上,阿泰的身份又和普通人一样了。省所干警执意送他一程,“3个字,‘就这样’(指阿泰),一切都好!”

  挈妇将雏走过6年

  周来福喂鱼的时候,儿子坐在沙滩上打水漂。来福媳妇说,“你敢再吸,我就敢抱小孩走!”

  周来福(化名)早就是免检人员了。但是6年来,他还是每年4次到管理区“过泵”(尿液检验)。来福没有难为情,警钟长鸣是好事。

  周来福一共戒了5次,最后一次是在省戒劳教所,周家两兄弟都进去了。

  当时家里房子刚盖了一半,工人忙了一天,老母亲没给师傅做饭,因为再也拿不出钱买米。

  吸粉的时候,周家兄弟上午9点、下午2点、晚上9点准时出门。“吃粉不吃饭”,“火柴头那么大就要50元”,平常人家顶不住,“再抽下去就是等死了”。

  劳教不是光彩的事。周家一时门庭冷落,乡里乡亲串门的少了。来福妈妈也不出去走动了,留在家里给来福兄弟带孩子。

  1998年来福解教回家,来福妈妈又做了“恶女人”。跟踪帮教的干警来了当做贵客,周围“道友”来了扁担伺候。“‘粉仔’想要进门,除非从我身上踏过去。”来福妈妈说。

  周来福家仍然不富有。6年来,来福到广州打过工,到镇上卖过菜,没有赚到钱。他索性回了家,耕田、种菜。

  现在来福包了三亩二鱼塘,就在家门口。种地可以糊口,养鱼发点小财。

  这段时间龙舟水来得痛快,鱼塘用水充足,来福省心不少。

  来福的女朋友是“骗”来的,“认识的时候不敢告诉她自己曾经劳教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来福兜了底,“我抽过白粉,你会不会后悔?”

  1999年初,女朋友做了周家媳妇。

  今年,来福的崽5岁了。爸爸喂鱼的时候,儿子坐在沙滩上打水漂。来福媳妇还是说,“你敢再吸,我就敢抱小孩走!”

  6年不复吸,不等于终身不复吸。周来福挈妇将雏走在戒毒的大道上。

  记者手记

  拨正这根线需要一辈子

  广东省戒毒劳教所的一份资料显示,所内戒毒人员中,两次以上“回炉”的共有850多人,占所内全部人数的40%还多。三番五次戒毒,并不是稀奇的事情。

  “吸毒劳教人员就像搭错线的收音机。”戒毒所干警打了一个比喻。收音机搭错线就会发生杂音,沾染毒品就会走上歧途。这根线要扭回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要把扭回来的线固定在正常的频道上,几乎可以看成是需要一辈子努力的事。

  李景泰刚刚出所,他给自己定的目标很低——希望有份工,希望家庭成员不要“揭伤疤”,他强烈要求换一个环境生活。戒毒的万里长征,李景泰才刚刚起步。

  “倒贴钱我也不能再抽了”,周来福说。他戒毒6年没有复吸,保证家庭的完整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主动寻找监督是他成功的办法。

  每个刚刚走出高墙的戒毒人员都是李景泰,几年后又能剩下几个周来福?

  戒毒人员操守率低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香港这类操守率较高的地区,社区义工在戒毒人员跟踪帮教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戒毒人员一旦离开政府戒毒组织,能够迅速融合到民间的戒毒组织中。

  在内地,人们的自治组织管理还没有形成社会风气。大多数戒毒人员出所后,立即陷入个人信息的盲区。用劳教干警的话来说,“我们愿意跟踪帮教,可是我们找不到他”。

  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戒毒”,这又是一次观念的革新。吸毒人员竟然为一种物质左右,这是全人类的悲哀。从这个意义上说,戒毒并非与不吸毒者无关。(曾庆春贺信冯党生 陈志德 刘洪群 摄/莫伟浓 刘力勤)(来源:南方都市报)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夏季房展6.24国贸开幕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2004世界难民日:回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京华时报摄影专栏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