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场农业耕作制度的革命—写在我市夏粮丰收之际(二)(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4日11:05 燕赵晚报
  千百年来,农民种地都讲究精耕细作。可是如今这一传统的耕作观念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近年在我市推广的小麦免耕技术,取得了比精耕细作更高的效益,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免耕法不但大幅度降低了作业成本,还实现了高产,促进了农民增收。今年我市采用免耕技术种植的10万亩小麦又获得了大丰收。免耕与精耕的较量

  “郭小磨:免耕播种。4.2亩小麦毛产量2659.2公斤,减水分17%,净产2207.1公斤,合亩产525.5公斤。郭志华:传统播种。5亩小麦,毛产量2915公斤,减水分17%,净产为2419.45公斤,合亩产483.89公斤。结果郭小磨家小麦亩均比郭志华家高41.6公斤。”这是6月14日,藁城市农机局工作人员在该市北贾同村对免耕播种小麦和传统播种地块产量情况所做的一份现场调查。

  郭小磨和郭志华是叔侄俩,均为藁城市北贾同村农民,两家麦田相邻。去秋,两家的小麦是同一天种的,品种都是藁优9409,底肥施得也都相当。整个生长过程,郭小磨只浇2水,未追肥;郭志华浇3水,并追肥6袋碳铵。两家小麦同一天收割,都是农机局现场过秤,结果却亩产量竟然相差这么多。乐得郭小磨合不上嘴:“这法可真不赖,省工省水产量还挺高。去年俺收完玉米,秸秆没刨地也没耕就直接种了小麦,省去秸秆切碎、旋耕、耙地、镇压这几道程序,每亩就能节省40元,少浇一水每亩又能省下15元,要再加上每亩多收41.6公斤麦子折人民币60多元。一反一正,一亩地就能多收100多块钱。看来,这老辈人常说的‘深翻地多施肥,粪大水勤不求人’的理儿该变变了。”

  藁城市农机局局长葛振平告诉记者,郭家叔侄俩这样的对比结果并不新鲜,自2000年起,他们局就开始了冬小麦免耕技术对比试验,到今年已从最初的21亩,扩展到了4.1万亩。至2003年,他们连续3年试验对比结果都是免耕播种比传统播种方式收入高,特别是秸秆直立免耕播种这种方式,增产效果特别明显。虽然今年对比最终结果尚未出来,但从今年小麦长势和已经测出的部分对比结果看,同等地力情况下,采用免耕法种植的小麦产量均高于传统播种方式种植的小麦。

  这是一场新的农业革命

  由不耕作到刀耕火种,由畜力耕作再到传统机械,农业耕作技术发生了三次重大变革,这三次变革走的都是精耕细作的路子,每一次的变革都通过干预自然实现农业生产的飞跃。但精耕细作,在带来粮食高产的同时,不但加大了农民劳动强度和农业投入,还严重破坏了对地面的保护,导致土壤风吹水蚀加剧,使土壤失去活力,近年的沙尘暴肆虐,作业成本上升都与之有关。寻求既能保证粮食高产,又减少农民投入,还能保护生态环境的耕作方式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保护性耕作应运而生。

  据介绍,保护性耕作又称免耕播种法,是一项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与传统的翻地、土壤裸露耕作相比,可蓄水保墒,能增加休闲期贮水量14%至15%,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5%至17%,亩节水40至60立方米;增加土壤肥力,能提高土壤有机质0.3%左右;节本增效,能提高小麦产量7.3%左右,减少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10%至15%(30至40元/亩)。目前我市采用的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分秸秆直立免耕播种和秸秆还田后免耕播种两种形式。实践证明,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减少了旋耕整地这些程序,可节省作业费30至40元;少浇1至2水,节省水电费15至30元。节本就等于增收,目前我市实行免耕播种的小麦面积已达10万亩,仅此一项,每年即可使种粮农民增收45至70万元。我市500万亩小麦若全部实施保护性耕作,那产生的效益将是上亿元,为此,今年我市专门将保护性耕作推广列入了粮田亩增百元工程。

  市农业局局长赵国三告诉记者,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不仅对广大农民种粮增加收入意义重大,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生产效率,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大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耕作技术革命值得推广。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夏季房展6.24国贸开幕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2004世界难民日:回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