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贵州桐梓县朱天村粮差补贴到了农民手中变成“白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02:58 中国青年报

  本报贵州桐梓6月24日电

  人,黑压压挤了一屋子。激动的发言,总是被七嘴八舌更激动的发言打断。

  日前,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官仓镇朱天村的村民致电本报,反映了粮食差价补贴到了他们手中成了“暂收条”的情况。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夏季房展6.24国贸开幕

  6月23日,记者赶往桐梓。来到朱天村,闻讯聚来的村民已等在一户村民家中。

  “我的粮食差价补贴只有8元4角钱,而打电话反映问题就花了二三十块。”42岁的李光强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儿。钱虽少,但关系到全村、全乡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3年前,李光强离开朱天村河坝村民组,到几公里外的另一个村做起了农产品加工生意。今年5月,他偶然在与官仓镇一河之隔的燎原镇看到,镇村干部将粮差补贴挨家挨户送到农民手中。

  “燎原镇的干部们说,‘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希望你们能种好粮,多出粮’。这话让我心头感到一热。”李光强回忆。

  他想起了自己的粮差补贴,遂返回河坝找到村民组长李光吉。孰料,对方只是给了他一张盖有朱天村村委会印章的白色油印“暂收条”,上面,他的粮食差价补贴成了暂收的“2004年度农业税”,并注明“交清时换正式农业税票据”,收款人、收款时间等都未填写。

  “省里今年规定每公斤稻谷补1角钱粮差。村上刚刚开会安排,先补6分,秋收后再补4分,就不直接发给大家了,到时凭‘暂收条’从各自应缴的农业税里扣除。”李光吉这样解释。

  “报上明明说,中央要求粮差补贴直接发给农民,不准截留、挪用。朱天村凭啥子搞特殊?农民稍微晚交点税费,你们动不动就要拉猪拉牛;你们欠了补贴,我把办公桌拉走行不行?”平日爱看报的李光强越想越不对劲,转身又找到村党支部书记黄斌,双方谈得很不“投机”。

  “河坝组90户人家,1个多月了,还有30多户硬是不领‘暂收条’。乡亲们担心补贴是不是被‘吃’了。而且,小小的‘暂收条’不容易保存。丢了,村里还认不认账?”李光吉显得颇为无奈。

  更多的村民说,从未听说过有村干部主动下来就“暂收条”作过任何说明。

  黄斌是去年桐梓县撤片(区)并村后,由官仓镇下派至朱天村任村支书的。在村党支部办公室,他说:“以粮差补贴抵农业税,一是可以使农民下半年的农业税负担轻一点。二是可以减轻一点财税压力。如果农民不愿意,想直接领补贴也行。”

  “我让村民组长回去做好群众工作。我也亲自到洞子、内口、韩村等村民组召开了群众大会。”他的这一说法和村民们的说法并不一致。

  恰好正在朱天村的官仓镇纪委书记文杰认为,目前,官仓镇村级办公条件有限,大多租用民房,现金保管的安全性也是个问题。

  “全镇粮差补贴只有6万多元,对财税分月入库任务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随后赶到的官仓镇代镇长梁正志却说:“粮差补贴户均很少,一般只有几元钱,多的也就十几二十元。为了避免让农民往返奔波,我们征求了大多数人的意见,才决定用补贴抵扣农业税。农民现在有看法,主要是由于干部个人能力及正值村两委换届,干群沟通不够。”

  在桐梓,记者找到县委办,县委办叫记者找县政府办,县政府办又叫记者找县委宣传部或县农办。记者最终没能了解到县里对此事的态度。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李长春出访亚欧四国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