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郑市“科学补钙”育强工业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04:42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本报讯对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市来说,工业化恰恰是整个经济建设中的“软肋”,如何为这根“软肋”“补钙”,真正使其强健起来,新郑市在发展工业经济上采取“科学补钙”的做法,着实让人眼睛一亮。

  从去年开始,新郑市委、市政府响亮提出了“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也为这个战略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实施方案,那就是科学开发利用资源、科学优化产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夏季房展6.24国贸开幕
业结构,用科学的发展观为工业经济“补钙”。

  科学开发利用资源,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新郑市物产资源丰富,就大枣来说,全市现有枣林20万亩,年产红枣3000万吨,是国家林业总局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地下煤炭储量也十分丰厚,仅辛店镇赵家寨煤田已探明煤炭储量就达4.7亿吨。新郑市委市政府在大枣深加工上,坚持走规模化和品牌化道路,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今年4月8日,省内唯一一家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河南奥星实业有限公司,在孟庄镇开工建设全国最大的大枣生产加工基地,年可加工大枣10000吨,带动枣农3000户,农民年均增收800元。今年2月,总投资10.4亿元、年生产能力300万吨的赵家寨煤田正式开工建设。新郑电厂引进新技术,新上了一个年产30万吨的淀粉糖项目,目前已初见效益。羚锐制药为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在新郑兴建一个制药车间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4000万元,扩建了三个生产车间。这些都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新郑工业经济进入了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今年1至5月份,该市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84亿元、31.9亿元和15.5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64.8%,真正撑起了县域经济大半江山。②7(赵建中)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李长春出访亚欧四国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