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百年“董府”在泣诉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07:50 宁夏日报

  虽偏于一隅却曾极尽繁华

  董福祥系清朝固原州王朝山村(今属甘肃环县)人,生于1840年1月(清道光19年12月),卒于1908年2月(清光绪34年正月),以其军功跻身于清廷武将大员,先后任总兵、提督等要职,并皇清诰授尚书衔、光禄大夫、建威将军,加封太子少保,赏穿黄马褂在紫禁城骑马肩舆。1901年初,清政府迫于洋人的压力和维持残余政权的需要,将董福祥所任各项实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夏季房展6.24国贸开幕
职革去,仅留所加荣誉,使其秘密遣回固原故里。在固原城暂住了一年静观世事变化后的董福祥,经过慎重思考后,毅然将其居家安身立命之处选在了既与喧嚣惹眼的城市若即若离,又占天时地利人和,可保后生后世安富的金积堡。

  1902年春,董福祥开始在金积堡大兴土木,历时3年,耗费巨资于1905年建成了他的宫保府。整座建筑按尚书衔提督府规格建造,占地约34650平方米,由主体建筑群、府墙、府郭、护府河四部分组成,其中主体建筑群占地11025平方米,为传统的砖木斗拱结构,运用彩、绘、雕、刻、塑等手法,又配以碑、匾、题、画点缀装饰,布局呈“三宫六院”宫廷式格局,庭院错落,以回廊贯通,结构精巧,工艺精湛,风格古朴典雅,堪称融清代工艺于一体,汲取了唐代以来我国传统木构建筑的营造技巧,兼容并蓄南北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董府建成后,随同董福祥一同而来的属下等人也先后以董府为中心,建造了自己的宅第,这些宅第加上董府,在当地形成了一道恢弘壮观的庞大建筑群。直到1908年董福祥去世前,各地军政要员、大小官吏豪绅及社会名流频频造访,董宫保府门庭若市。董福祥家族以及随属的活动,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商贸产生了很大影响。董福祥去世时,上至朝廷,下至各地督抚要员蜂拥而至,尤其引人瞩目的是,那些出自于董氏麾下或与董氏有直接渊源的西北地方要员,无不感激于当初董氏的提携或助推,董氏家族享受了最后的哀荣。

  历经风雨如今空留一声叹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董府这个在宁夏乃至西北地区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迹,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弥足珍贵。1988年,自治区政府将其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以董府为依托,成立了银南地区(现吴忠市)文物管理所。国家及自治区曾屡次划拨专款予以修缮。多年来,先后有10多个摄制组,在此拍摄了一批优秀的影视剧作和专题片,每年也有大量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其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董府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更没有得到相应的修缮与保护。特别是在1988年前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董府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人为破坏和干扰,曾经被当作机关学校甚至医院的驻所。府内不少陈列物不时消失,一些古迹原貌被毁或永久性改变造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与遗憾。如今,董府经过百年的风风雨雨,原有的外寨和护府河已经荡然无存,府墙摇摇欲坠,主体建筑严重风化剥蚀,地基下沉,部分建筑已陷裂错位,整个面貌残破陈旧,令目击者深感惋惜。

  吴忠市文体局及文管所的负责同志焦虑地说,如果不及时修缮,部分建筑将在一两年内坍塌,造成更大的损失。据介绍,现在董府的日常管理维护,虽有文管所负责,但各方面每年给的费用极为有限,只能勉强维持现状,至于修缮则根本无从谈起。吴忠市有关方面曾多次给国家和自治区上报过修缮意见,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至今仍未实施。据了解,目前自治区已向国家申报将董府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论结果如何,董府作为一项宝贵文化遗产,应当得到必要的呵护。(本报记者王伟实习生 吴少男)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net)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曾庆红李长春出访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